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北社評論)國家通訊社中央社 應該更積極

◎ 吳進生

著眼國際競爭,歷史只能寫一回。二○一七年,台灣需要加快腳步;除改變要更積極外,更需綿密資訊,連結成積極的力量。

改變要多元,先就台灣的國際關係來看。伊藤博文名言:「兩國力量相等,外交是力量,兩國力量懸殊,力量就是外交。」

一人的力量,成就力或破壞力,都是不可忽略的;那麼如果是一群人呢?力上加力,任何微小力量都不能輕忽,就非得要靠組織化傳播,否則難有足夠改變的作用。這讓筆者想到中央社!

中央社是國家通訊社,一九二四年四月一日成立。文化部每年對該社補助二億九九五七萬四千元,目前員工人數約四百人。

以國家通訊社的視野與高度,試看日本政府如何為世界有外交關係的貿易夥伴,包括台灣做傳播,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經常性的定期發行中文版十至二十頁財經報告書。內容有日本財經趨勢,亦有未來五年內,日本將完全停止核發新磚廠執照等。

中央社可扮演此重要角色,定期提供國外單位此類輕薄短小、經常性的訊息,透過外交系統給特定的在地相關人士。

這情報是份日文資訊,由駐在國外交單位交由其合作夥伴公關廣告集團,根據國情最新習慣用語、甚至選用適合的內容,製成當地語文,發佈給特定人士,另也由合作夥伴定期蒐集報章雜誌類似資訊,相對送回交流協會,因此這是定期雙向互動關係。

中央社內部的管理性問題,容暫擱下後議。專業上,面對訊息瞬息萬變,身為國家通訊社的中央社該怎麼做?是不是該朝「增強國家競爭力」的目標發展,至少有兩項具體革新:

一、核心組織:宜分為即時訊息部、長期的專業分析部。要有與其他媒體不同的差異化,定位於國家競爭層級。要能夠洞燭機先,做好前瞻性、前置性的觀察,未來的一年或數年,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

二、新聞報導:從長期整體、普世價值公義的目的,從輸入資訊端(國際取材)和輸出資訊端(台灣發出);乃至從啟蒙、中高階並重,提供生活化與科技性資訊。

二○一六年台灣民眾雖然選出的字是「苦」;但是希望在苦中仍有盼望,因為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願中央社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力量。

(作者為台灣北社理事/國際組召集人、動腦雜誌發行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