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莫令「自我解體」危言成真

一九八八,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最近打破沉默出書揭露台灣核武秘辛。張憲義接受訪問說,當年與美國合作不是要出賣台灣,而是因擔心核武研發成果被政治野心人士利用,危害台灣安全與社會安全穩定。所謂的政治野心人士,他點出可能是軍事強人、國民黨、民進黨或任何其他人。言下之意,當時台灣所有檯面上的勢力,都有可能危害台灣,聽起來不無合理化自己「叛逃」之嫌。再早,受國民黨重點栽培的林毅夫,於一九七九擔任金門馬山連連長時泅水至廈門,隨後受北京一路拉拔,出任世界銀行副行長。他對自己的「叛逃」,當然也有其合理化的內心劇。

林毅夫「叛逃」,事在「中美斷交」之後。張憲義「叛逃」,事在蔣經國去世前夕。他們當年的「叛逃」,如果要追究政治理由,自是指向不滿國民黨政權。那些年,民進黨不成氣候,台獨不成氣候,無法成為他們「叛逃」的政治理由。張憲義,外省人;林毅夫,宜蘭人。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他們對國民黨政權心懷二志,卻偽裝忠貞進入軍事體系。核武,金門,皆屬軍事最前線。隨後,一個「叛逃」到美國,一個「叛逃」到中國,也許有其個人的主觀抉擇,但這兩種不同的抉擇仍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中華民國」是不正常的國家,所以他們要「叛逃」到另一個國家,以解決他們自以為是的「國家危機」或「台灣危機」。

事變境遷,現在有些政治人物、退役將領,不必再像當年林毅夫、張憲義那樣冒險了。現役軍官被共諜網吸收,退役將領到中國「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連胡會到馬習會、洪習會高喊兩岸同屬一中,幾乎沒有任何法律風險,只有遭民意質疑的政治風險。台灣民主的法治秩序,顯然存有極大的灰色地帶。更本質的問題,其實還是跟林毅夫、張憲義時代類似:「中華民國」是不正常的國家!如果兩岸同屬一中,則中華民國便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如果台灣未爭取成為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則總統直選、定期改選的遊戲規則,如何必然連結到國家認同?

至今,林毅夫奔喪探親,仍是政治禁忌,刑事追究沒有期限。張憲義揭露秘辛,縱使已經撤銷通緝,膽敢回台面對國人嗎?老實說,雖然他們對「國家」傷害至大,很難獲得台灣人民寬恕,但他們無非是大時代裡面的小故事,也許故事的主角不是他們也另有其人出來扮演,因為這是冷戰時代的結構主義。而隨著冷戰的終結,這些尷尬的小故事成為茶餘飯後,已經無關大局也震撼不了人心,故事的主角必須為自己當年的抉擇付出代價。張憲義已為平常百姓,那是在民主美國的幸運;林毅夫在專制中國,想必還有身不由己的剩餘價值。

今天的台灣,遠非一九七九、一九八八可比。今天的台灣,國家的概念與認同,遠比一九七九、一九八八清晰。國民黨的反攻神話、暗黑統治,已經被民主的陽光照明;反對國民黨種種的人,可以投下主人的一票,讓國民黨完全在野,驅除不可預測的惡夢。不過,許多跡象顯示,國家的概念與認同,依舊有其曖昧之處,連「維持現狀」也隱含不正常的症狀,遑論其他。現下,林毅夫、張憲義的司法、政治餘波,只能說是各人造業各人擔,台灣人民要追索的不僅是回到時光隧道去追緝,而是用他們的例子反照我們國家的當前處境,是否已經正常到足以正常地處理這些歷史遺緒?

時代變了,拒絕改變是鬧劇或悲劇。國民黨,一中各表同表,求一中原則之同,這樣的路線不正是林毅夫2.0、張憲義2.0的溫床嗎?難怪該黨逐漸淪為北京附庸。而若成為國際詞彙的「台灣總統」,卻率由舊章「維持中華民國現狀」,那麼退役將領、愛國同心的離心離德,如何以民主法治予以有效懲治?現有邦交國之苦心維繫,「英捷專案」等國是出訪,說穿了還是落在「中國代表權」的窠臼裡,「中華民國走出去」卻與「台灣國家正常化」互相牽制。如此不正常困局,北京正在加緊利用,統戰分化台灣的離心力,完全執政者必須勇於應對,莫令「台灣這個國家終將自我解體」危言成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