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鏗鏘集》新國家願景

迎向新年代,正常國家都會有新願景。在台灣這個「國家」,不只要有「國家」新願景,更要有新國家願景,並非放放焰火、升升旗,這回事。

蔡英文政權在二○一六年春再度取代中國國民黨,並在國會過半形成民主進步黨的完全執政,人民的期待多,面對的挑戰也大。儘管考試院、監察院的累贅二權仍然存在,但新政權肩負重大的政治責任,成敗關係到台灣是否能脫歷史悲憤,走向昂然的新歷史。

蔡英文政權小心翼翼,以「維持現狀」尋求在國際強權、美中角力下的平衡,「維持現狀,就是落伍」,這一銘言早就在國內一個財團創業時被引為企業格言。企業若維持現狀就會被淘汰,遑論國家。

「維持現狀」是護身符,也是綑身索。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現狀與中國分立,具有民主和自由。這個意義與價值的維持是應該的。但如何確立?難道不應該要成為一個真正真實、正常的國家嗎?

是不是一個真實、正常國家,有客觀的認知條件,是法現實而不只是情與理的觀照。是不是一個好的國家,有主觀的判斷,是另一回事。台灣的文化課題存在著一種盲點,反映在對自己「國家」的認知概念和思維。

癥結仍然在於台灣內部的差異認同。一九四五年代表盟軍據台進佔,於一九四九年從中國流亡來台的殘餘中國:「中華民國」跟隨者、認同者,尤其中國國民黨許多黨人,無視於昔日蔣介石國家已亡論,以及日後的現實,仍墨守這個被中國國民黨追捕的國家意理。

大多數台灣人,甚至一九四九年後移入者後代,認知到台灣不屬於中國,但仍然存在著「中華民國」的迷障與迷惘。以總統直選就確立新的國家主權,其實不必然。這種走一步算一步的保守心態,缺乏進取的格局,不能建構新的國家共同體國民意識。

台灣尚須脫胎換骨,以新的共同體意志與感情建構新國家。這不只是經濟課題,也是文化課題,有物質構造也要有精神構造。蔡英文政權要有革命性才能有所創造。不只是社會改造的努力,也要有國家重建的思維,經歷李登輝時代的不完全變革,陳水扁時代的改革中挫,蔡英文政權承擔後繼的更大責任。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