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改變窮忙、薪酸和年金失衡的現狀

在年金改革與週休二日的辯論中,工作與所得同是最受關注的議題。經過數月討論,儘管社會尚未達成最終共識,有幾項失衡而明顯不合理的現象浮現,必須力求調整改變。

其一是窮忙的問題。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本週發表的調查,我國的非典型就業七十九萬多人,占全體就業約七%,是歷來最高。所謂非典型就業,包括部分工時、臨時或人力派遣,收入不如全職,是導致工作貧窮問題的主因之一。

其次是上班族「薪酸」以致「藍瘦香菇」(難受想哭)的問題。官方統計顯示,我國受僱者平均月薪約三萬七千一百元,受僱者不含加班費、獎金、紅利的月收入低於四萬元者占六成八或六百萬人,不到三萬元者也近三百三十萬人。

另一方面,所得不均不僅反映於近年社會的貧富日益懸殊;即使同為受僱者之間,也存在不同職業別的退休收入或年金明顯差異。以退休者的平均月入為例,軍公教從四.九萬元到六.八萬元不等,都遠高於老農民及退休勞工,甚至多過大多數現役上班族;「週休七天者」月入高於每天仍在職場打拚者,制度的不公不義,這就是顯例。

尤有甚者,軍公教非但所領年金相對優渥,由於退休年紀較低,根據本報本週一的專題報導,在國內出現「勞工做到老、軍教退休早」的明顯差異,也嚴重拉低了我國整體勞動參與率。統計顯示,我國去年勞動參與率五十八.六五%,低於二十年前的五十八.七一%,不但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不如美國的六十二.八%,在亞洲國家也墊底。

事實上,我國二十五歲到四十九歲的青壯人口勞動參與率在全球居前段班,但因實際退休年齡較亞洲鄰國平均早十歲,以致整體勞動參與率不但今不如昔,較諸各國也瞠乎其後。其中,軍人平均退役年歲四十四,或有其職業特殊因素;但教育人員最早五十歲可退休,公教平均退休年齡低到五十五.七歲及五十三.七歲,相對於近年國人平均壽命已提高為八十歲,現有各種年金的收支出現逆差,甚至破產在即,其實都是從常識、常理就可看出的必然後果。

不論早年的恩給制或如今的提撥制,年金的大部分提撥及支出仍來自雇主和政府,其間加上十八趴特殊優惠,以及軍公教所得替代率高達八、九成,甚至有超過百分百者,都凸顯這一制度的改革,必面臨既有權益者的反彈。然而,現行制度不公不義,不僅導致職業別之間明顯差別待遇,現役與退休者之間收入錯亂倒置,「薪酸」的年輕世代須承擔日增銀髮族的退休所得,年金機制本身的財務及運作也無以為繼。更糟的是,除了在社會造成差別待遇,也正在拖累整體經濟及財政。

以勞動參與率為例,少子化的台灣本來就面臨不利衝擊,年金所助長的勞動參與率下降,在亞洲居末段班必使經濟更難提振。「勤勉是使人民富庶、國家繁榮與福祉傳播的資本」、「個人與任何行業若要成功,沒有不需運用頭腦或手,或兩者並用的」,這些源自英國工業革命之後的說法,在今天的台灣仍然適用。問題在於,我們的青壯世代是很勤勉,但因上一代的制度設計缺失,正為窮忙所困。就此而言,年金改革在諸多決議中,把我國偏低的退休或提領年金的年齡提高,不僅是紓解年金困境的有效方策,也符合國際潮流,更重要的是終結不公正也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及世代落差。

誠然,從工作貧窮到年金財務危機,根本的改善之計仍在振興經濟,只要台灣整體經濟活絡了,足以創造出較大的餅,這既是人民的期待,也是主政者的基本使命。除此之外,如今的執政黨以「民主進步」為名,政治上致力轉型正義的民主深化,經濟上做好年金改革等分配正義機制,才能無負公眾付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