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劉克襄/被忽略的小巴美學

劉克襄/作家

內湖白石湖地區,最近出現了一座大跨距的龍骨吊橋。如今各地若有這類天梯出現都會大肆宣傳,藉此吸引遊客。但這一座完工後低調許多,甚以隱形吊橋自許,我決定上山瞧瞧。

我選擇從大湖公園出發,沿大溝溪信行,再翻上鯉魚山。天氣悶熱,攀爬不過一、二小時即汗流浹背,體力有些透盡。觀賞完橫跨山谷的恢宏吊橋,我決定在碧山巖搭乘小2公車。那是唯一可快速下山的交通工具。

非例假日,等車的清一色是老人,多數是登山運動的,也有一些前來祭拜神明,或下山買物品的,大抵便是這樣。他們的平均年紀,遠比我大上許多。接近耳順之年的我,竟然最年輕。

有位老翁問我:「九點這班,怎麼還沒到?」

我回答,那班剛剛有看到,早已下山。他說怎麼提早了,現在可要多等半小時。

周遭幾位老先生也呆愣了一下,但時間似乎是站在他們這邊。大家沒什麼怨言,都願意再等下一班。有的乾脆繞到旁邊,先跟擺攤的小販買些蔬果。

又過一陣,小巴上來了。先繞到終點再折返,車上坐了六、七人。但在碧山巖候車的人已有十來位。我估忖,待會兒一定有不少人沒座位,自己遂最後一個上車。

小巴僅有十四、五人座,最後,大家都設法擠上,跟我一樣站立的有四位老翁。若在香港,絕不允准任何人站立,但台北班次不多,只得從寬。緊接著,小巴在山路上彎轉,搖晃得厲害。行動有些遲緩的老翁擠在裡頭,還得緊緊抓住公車上任何可以站穩的器物,讓人看了委實有些不忍。

台灣的老齡人口目前世界排名第四,未來只會愈來愈多,身體強健可走路的,更需要接觸郊野環境,調養身體。如果小巴士班次密集,老人家願意出來走動,減少病痛的發生,對全民健保只有加分。

很多城鎮因經費不足,小巴一天只有三、四班,常教登山者卻步,或者乾脆請家人開車上山。台北市以目前周遭山區的小巴為例,平均每半小時都有一班,相較於其他都會,服務算是較為周延,但顯然還可再努力,至少要達到讓每個老人都有位置可坐。

像白石湖這類新興重要景點,多數市民偏好開車上山,不太愛利用小巴。每到水果盛產季節,例假日的車潮往往塞得嚴重,對山林環境並非是最好的配套。如今又有吊橋,衝擊恐怕更大。若透過照顧銀髮族的思維,機動地安排小巴班次,提供更多來去的方便,市民開車上去的意願相對會減少。相信許多熱門休閒地區的交通,應該會更順暢。

台北委實也應多宣傳,這一城市的小巴美學。環顧周遭世界各國,目前很少國際城市可以提供如此密集的小巴服務,在周遭山區來去,讓人藉此深入平時不易接近的地方。

若果規劃允當,一輛輛小巴將彷彿綠色快遞。不只是樂齡者可享受,市民亦能被引領到自然郊野。山上有此便捷的交通路線,無疑也會是這個城市最美麗的風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