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誰想逼小英說出「那四個字」!

從觀光業的遊行抗爭到特定台商斥責「台灣社會真的有病」,目的其實只有一個︰就是逼迫蔡政府說出「那四個字」,即由前陸委會主委蘇起坦承自創的「九二共識」。雖然那四個字與台灣絕大多數民意背離,但不可否認的,中國以商逼政的力道將逐步增強,因此那些迎合中國意圖的抗爭行徑看似可笑、可悲,然而「以商逼政」有長期二、三十年厚植的基礎,政府的應對絕不能輕忽。

中國對台政策的一貫目標係併吞台灣,但策略上則因應不同的時空背景而有所轉變。蔣介石敗逃台灣之初,中共在戰場上摧枯拉朽、秋風掃落葉,贏得壓倒性的勝利,此一階段自然而然延續國共內戰的武力解放策略,宣稱血洗台灣。然而,受制於韓、越戰爆發,共產集團與民主世界兩極對立的冷戰格局確定,台灣因處於阻擋紅色中國向外擴張的戰略位置,因此在美國強力保護下,免受中共武力荼毒。至蔣經國執政晚期有意採行本土化,且經黨外反對運動的抗爭,民主逐步萌芽,經濟更是循日本的發展經濟經驗突飛猛進,躍升為四小龍之首,相對的中國,處於文革的大整肅烽火,社會封閉,經濟落後,國弱民窮,根本無力武力犯台,因此鄧小平等務實派上台後,乃改採冷和戰略,拋出一國兩制的誘餌,企圖展開所謂國共第三次和談,但在蔣經國定下「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戒律下,國共第三次和談圖謀破局。

第一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上台,展開民主化與本土化的進程,認同台灣的本土意識滋長,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成了多數民眾的共識,中國遂掩蓋猙獰的面貌,戴上統戰的笑臉,主要策略則是「以商逼政」,在經濟產業上另闢戰場,即所謂「以銀彈取代子彈」、「買台灣取代打台灣」。不可諱言,此一策略實施多年下來成效可觀,不僅讓台灣因產業人才資金的西進外流,形成產業的空洞化,經濟發展失去動能的困局;相對的,中國卻因引進台資助長經濟發展,使其國力迅速茁壯。諷刺的是,當台灣經濟日漸枯竭,而中國經濟快速成長時,台灣對中國依賴就日益加深,有如施打嗎啡減少病痛,失去了對抗中國以商逼政病毒的強健體質。甚至可能因無力解決困局,逐漸走上主權退讓的不歸路。

其實,中國以商逼政讓新政府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乃是可以預見之結果,並非不可測的變局。吾人對於箇中利弊早有深入分析,力諫馬政府不可向中國傾斜。無奈馬政府時期,一方面是親中意識形態作祟,一方面則是經濟衰退無計可施,因此向中國全面傾斜,作為提振台灣出口與內需的解藥。台灣傾中之路遂由傳統製造業、科技業西移,轉而引中國觀光客入台,以填補台灣內需缺口。而中客來台大門一開,因中國刻意鼓舞與操作而一路暴增,台灣各處景點與夜市充滿中客,製造出內需熱絡的景象。然而,中客挹注台灣經濟只是假象,在開放中客來台的同時,中港資也在台灣建立「一條龍」營運模式,從旅行社、導遊、飯店、餐廳、禮品店,囊括中客來台觀光的絕大多數利潤,台灣本土業者只能喝到剩下的湯。即使如此,中客來台提供低薪就業人口與店家的微利,仍然是中國以商逼政的重要籌碼。

本土政權上台後,中國以商逼政的效應全面發酵,而其武器卻是我方長期以來自動提供。一是我方以中國為代工廠,使得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超過五成,就業機會流失,薪資倒退,乃失去了對抗中國政治壓力的經濟基礎;一則中客來台,雖然對內需並無強力挹注,卻製造了以此維生的數萬就業人口,以及相關設施的過度投資,必須靠著中客不斷來台方能維繫,對中國的依賴逐漸養成難以戒掉的癮頭。因此中國發動以商逼政的攻勢,乃成了小英執政以來的重大考驗,只有台灣經濟迅速脫離中國的軌道,不再依附中國,才能真正因應這個挑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