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年金改革共識決的文青幻想

◎ 陳嘉霖

年金改革會議從六月中啟動至今,始終火藥味十足,職業階層對立鮮明,訴求共識決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年改會),從來沒有真正的達到「審議式民主」的精神,林萬億所期盼的「社會團結」,目前為止也只是文青的幻想。這場標榜「由下而上」的年改會問題出在哪?

年改會共遴選三十八個委員,分屬不同的社團及利益團體,希望透過這些委員的加入以達到「參與」的審議民主原則,並且議事規則第十七條亦明定以「共識決」為議決方式,也求符合「協商、共善」的審議民主精神。但是,「民主」會因為這些會議制度設計就因此運轉起來嗎?

年改會議應該要在什麼條件下才能良好運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比較理想的情況:在這次總統府設立年改會之前,台灣社會就有許多公民組織、社團及職業團體,他們因為長年關注年金改革議題,而漸漸形成一個互動與溝通默契,長期的對話討論使他們連結成可儲存正向「社會資本」的綿密網絡。

「社會資本」指的是彼此基於共善的體認而產生的互信,並在這個互信基礎上可以理性對話。良好運作的公民社會網絡運轉多年後,「水到渠成」的形成現在這個年改會,真正達到「由下而上」扎根在公民社會的土壤之上。

可惜,上述理想情況並非台灣社會的事實,總統府設計了以共識決為原則的年改會,但是下層的溝通互動網絡從未存在,硬是從「天上」降下一個年改會,「假裝」台灣跟北歐社會一樣存在著審議民主的傳統,結果就是造成更嚴重的對立,不具代表性的委員卻代表著廣大的軍公教。從年改會的第一次會議開始,台灣社會反而開始累積負向的社會資本,猜忌、零和的競爭心態,擴大了世代與職業階層間的對立。

年金改革工程,不能只期待年改會產出美好的共識決,必須務實地依靠廣大的公民,對應自身職業與身分別的團體,充分參與年金改革討論,使社會多元立場先鮮明浮現,並產出「真正的」公民代表,然後再匯流到全國性的改革會議進行理性討論,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耗力費時,但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為下一世代負責任。

(作者為台聯文宣部副主任、法學博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