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一隻中國「鴿子」之死

◎王景弘

從尼克森開始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美國的「中國通」挖空心思,找各種理由替政策轉變護航。但是,蘇聯瓦解,中國民族主義高張和霸權作為,證明他們的立論都失準。「中國通」已江郎才盡,難再提出服人的論述,反而是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坦白承認受中國欺敵之術所誤。

像白邦瑞這樣誠實,公開承認自己「不通」的美國學者不多,有人還對中國走向民主、和平與理性帶幻想。但隨中國群鷹之間罕見的「鴿子」、曾任駐法大使與外交學院院長的吳建民六月中因車禍過世,「中國通」憂心代表鄧小平外交方針的最後聲音消失。

「中國通」江郎才盡 難有服人論述

吳建民與義和團形的羅援、胡錫進對嗆,在當前中國外交界很少見。但他反映的實際上是毛澤東、周恩來與尼克森、季辛吉打交道時的承諾,也是鄧小平與卡特談判建交及世局問題所持的態度。

他對中國外交政策主張所謂「三要」與「三不要」:要和平、要發展、要合作;不擴張、不稱霸、不結盟,都是鄧小平與美方會談的基調;不擴張與不稱霸更是列入上海公報的承諾。

這些原則符合當年美、中的共同利益:美、中雖未結盟,卻同意採取「平行措施」,以約制蘇聯的霸權主義。鄧小平坦言,中國要開放改革,需要有和平的國際環境,不受蘇聯威脅。

毛、周、鄧態度也親日本,要美國鼓勵日本強化國防,勸說日本與中國的和平友好條約列入反霸條款。中國立場聯美、聯日,共同制衡蘇聯霸權。

當然,美、中建交後,世局的重大變化,包括天安門事件、蘇聯瓦解、美國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二○○一年美國受恐怖攻擊、伊拉克及阿富汗戰爭,都衝擊美、中關係。

天安門事件改變許多美國人的看法,也讓中共疑心美國企圖以和平演變改變中國政權;誤炸使館事件煽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在教科書把美國當敵人,並趁美國忙於戰爭,到處挑戰美國利益。

這幾十年的演變過程中,「中國通」替美、中關係護航的說詞包括:雙方唯一的分歧是「台灣問題」;不要把中國「妖魔化」;使中國開放及融入國際體系,它會成為負責任的成員;中國會走向更民主開放的社會;圍堵中國不會成功,只會引起中國民族主義高張,對外擴張;中國崩敗,難民外流,各國無法承受。最早的想法當然是聯中制俄。

中國對外霸道 對內壓制人權

事實證明美、中之間,不只是台灣問題;中國自己擺出妖魔姿態,不能怪別人;中國不是接受國際體系,而是要改變國際體系的規則;它對外更霸道,對內更壓制人權、嚴控資訊。

中國的作為要打破世局現狀,尋求霸權:放棄親美、親日,轉為挑戰美、日,霸凌鄰國。它要求美國信守上海公報認知中國立場的「台灣條款」,卻無視公報中更明確的「不爭取霸權」條款。

「中國通」或權謀軍師看中國,常帶過度的情緒。白邦瑞最早也抱聯中制俄的思考,但他在一九九○年代中國民族主義高張後,認定中國有「百年馬拉松」,要挑戰美國地位。

卡特受布瑞辛斯基、奧森柏親中仇俄派影響,與國務院主張公平對待中、蘇的傳統外交官意見分歧。當年駐蘇聯大使華森(Thomas Watson)反對聯中制俄,一針見血當面向卡特指陳,中國人靠不住,有「不斷換床的習慣」。布瑞辛斯基輕俏的回應:也許我們是很有魅力的人。華森還有先見之明。

也許正如白邦瑞所言,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扮豬吃老虎,以開放騙美國及西方國家,取得科技及貿易利益,建立強大軍力。但吳建民這隻中國「鴿子」相信毛、周、鄧的和平發展路線正確。中國到處樹敵是自找麻煩。

中國到處樹敵是自找麻煩

前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在「中國─脆弱的超強」一書,引述一名中國外交政策專家的話說:「我們並不擔心美國和它的盟國包圍中國。只要我們是和平的,沒有人能包圍中國。中國最大的威脅是內部。」

她沒有透露專家是誰,但吳建民曾公開說「中國最大敵人是自己,只怕自己頭發昏。」所謂美國包圍中國不會成功的論斷,前提是中國要維持和平,但中國頭發昏,放棄和平政策,走向霸權與對抗,那被包圍是咎由自取!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