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德瑞克說碳金融》第九講:碳價格ETF 介紹 ─ 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Strategy ETF

德瑞克

新年好,借用一下綠色能源風力與太陽能作諧音梗,祝大家新的一年,「虎虎」生風,陽光「虎」照。我是德瑞克, 我對氣候變遷議題下的碳金融有高度興趣,同時也抱著高度質疑。

面對「碳排放」這個世紀議題,不只是避免異常氣候,很多人認為是產業乃至於個人財富重分配的關鍵。在轉型方面,金錢往往跑得比產業更快,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第一個例子,中國「太陽能一哥」隆基綠能在2021年十一月,市值曾經超越中國石化,當時兩者都是四千多億人民幣的市值。

要知道,中國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公司,在2019年 Fortune全球五百強曾高踞第二名。比對一下雙方的營收可以看出差距。隆基的月營收是60億人民幣,中國石化月營收是2000億人民幣。投資者卻用錢投票,覺得兩者的市值是同水平的。我們可以看到,資本市場對於減碳與綠色能源,有多麼深的厚愛。

第二個例子,從ETF.com的公開資料來看,2021年度最佳表現ETF裡面,第一名是航運(代碼BDRY)就不說了,大家看長榮年終就知道。

整年度表現第二名與第四名的,就是與碳價格直接有關的ETF,它們的2021年度漲幅都超過100%。

整個市場也就只有四支碳價格的ETF可以買,撇除掉兩支規模小的,碳概念股在2021年可以說是全中而且大賺。

因為減碳現在是顯學,所以此類主題會受到金融市場的特別甚至過多的關注,此系列碳金融文章,主要是介紹碳市場的遊戲規則與故事背景,沒有鼓勵任何投資。在資產被炒作過高的同時,散戶往往是承受下行風險的人,請諸君多做評估。

有交易就有價格,而只要有價格波動,金融家們就能變化出衍生商品。(https://www.freepik.com/)

提醒過後,讓我們延續前面提到的碳價格的ETF。

第一支是ETF.com公告2021年度表現第二名的ETF,巴克萊資本發行的iPath Series B Carbon ETN(代號GRN)。

它跟踪碳相關加權指數。這支ETF在2021年的表現是+147%,只是這支基金的相對比較小,目前規模是1.14億美金,比下一支要介紹的ETF小了10倍,因此我們以下一支ETF做主要說明。

第二支碳ETF是KraneShares Global Carbon Strategy ETF(代號KRBN),它是2021年度最佳表現ETF的第四名。而它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大的碳ETF,規模達16億美金。網路文章只要提到散戶投資碳市場的問題,幾乎都一定會提到KRBN。

KRBN的發行者是中國國際金融股分(CICC),它可是大有來頭,是中國國有四大銀行之一的中國建設銀行與摩根史坦力共同設立的。而這支KRBN在2021年的表現亮眼,成長+107%,價格漲翻倍。

可以說,KRBN的策略很聰明。因為它追蹤世界上現在交易最熱絡的三個碳市場。

第一個是我們一直提到的歐盟,第二個是美國思想最前衛並且碳排放也最嚴格的加州,第三個是美國東北九個州聯合的區域溫室氣體倡議(RGGI)。

上述三個區域都實行「總量管制與交易」(詳見德瑞克說碳金融第二講),而管制企業一定要拿到碳額度才能運作,這使得碳交易變得勢在必行,所以市場上交易熱絡。

有交易就有價格,而只要有價格波動,金融家們就能變化出衍生商品。

這裡KRBN所使用的是上述三個市場的碳期貨。也就說,買的是未來到期的碳排放權。而不是現在當下的碳排放權。這跟大宗商品ETF(如小麥或是石油)規則一樣,都是買期貨而非現貨。

因為這些碳ETF只是要投資用,並不是像火力發電廠是真的要買碳配額來跟政府履約。所以它不希望帳戶裡真的交割拿到碳排放額度,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KRBN買的是未來到期的碳排放合約,例如2022年12月到期的碳額度合約。而當2022年12月快要到期交割時,KRBN就去賣掉2022年12月到期的合約,然後買進2023年12月到期的新合約,這就是期貨的轉倉。

靠著持續轉倉,就能夠免除掉實體交割碳排放權的問題,而讓資金持續留在這些碳期貨中。據KRBN公開的資料顯示,它七成部位是歐盟碳配額(EUA),兩成部位是加州碳配額(CCA), 然後不到一成部位是RGGI配額。

在這裡還是要提醒大家注意風險,不要只是看碳價格一路走高就開心的進場。期貨賭的是市場對未來的期望值。當ETF當初建倉(2020年)在買進2021年到期的碳期貨的時候,碳的價格還很便宜,所以當2021年碳期貨到期時,基金表現非常亮眼。

可是2021年碳期貨到期的同時,要轉倉為2022年碳期貨。這時候因為市場已經把2022碳期貨價格炒高了,那麼除非2022年底的碳價格又比現在預期的更高,不然獲利恐怕難以複製2021年的盛況。
這個,就是碳期貨的風險所在。

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KRBN的基金經理人Luke Oliver對談KRBN基金

訪談中主持人問Luke這支基金最大的風險是甚麼?

Luke說了三點,第一點是如果在碳金融上賺錢算不算不愛地球?第二點是如果世界上能有一個神奇裝置把二氧化碳都吸走了,那碳金融是不是就玩完了?坦白說,我認為這兩個問題,基本都不能算是風險。

第三個問題倒是實實在在的風險了,那就是KRBN會不會像原油期貨一樣,面對已經被炒高了的未來預期價格,導致期貨到期時獲利的侷限。

我對Luke的答案賣個關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聽聽看,只能說面對商品期貨共通的風險,碳期貨ETF自然也無法免除。

除了上述直接跟「碳交易」連動的ETF,在低碳概念下,還有哪些相關的投資呢?下一講,我們來談談這些投資標的背後的邏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