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德瑞克說碳金融》第四講:誰是碳排放大戶?從美國的數據來看三大類溫室氣體排放源頭

德瑞克

大家好,我是德瑞克,我對氣候變遷議題下的碳金融有高度興趣,同時也抱著高度質疑。

上一期我們把碳交易的兩個類別說完了,其中一個是遵守「總量管制與交易」的碳排放企業,在前兩講的故事中被類比成每一個會產生垃圾的家庭;另一個是「森林減排項目」,故事中被類比成將垃圾變黃金的資源回收廠。

其實,整個碳排放的主體圍繞在第一類別,就是那些碳排放大戶們,畢竟碳金融最終應該只是工具,目的是為了提供足夠的誘因讓大家能逐年減少排放二氧化碳,進而延緩氣候變遷。

(https://www.freepik.com/)

因此在「總量管制與交易」下的碳排放交易量也比交易「森林減排項目」的市場大得多。

可是,哪些行業會被歸類為排放大戶?

又是哪些企業會被強制列入要去計算碳排放,並且為此而付出努力呢?

我想,這是很多企業相當關心的。畢竟,在政府給的有限度配額之下,要不是想辦法技術提升減少碳排放能拿去交易賺錢,不然就是得花錢去買碳排放來達到政府規定的配額。而不管往哪個方向,企業都得為之付出成本。

從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的公開訊息來看,溫室氣體(其中大宗為二氧化碳,其他氣體往後幾期我們再細說)主要排放源來自有三;因為運輸而產生的佔29%,因為發電而產生的佔25%,因為工業而產生的佔23%,光是這三項,就佔了美國接近八成的碳排放。

(作者提供)

各國政府對於碳排放的管制秉持著抓大放小的概念,也是優先針對排放大戶,讓我們先來認識前三大類的組成。

第一名是運輸產業(29%),最主要二氧化碳排放來自於陸地上運輸。

當中的六成來自於人流的運輸(包括汽車,摩托車,公車,高鐵,捷運等),另外四成來自於物流的運輸(包括卡車,貨車等)。

運輸佔碳排的比例如此之高,也讓歐美國家制定了相對嚴格的碳排放標準,最廣為人知的的企業獲利者當然就是特斯拉,只是這部分的遊戲規則並不屬於「總量管制與交易」,我們將在下一講專文說這個故事。

第二名是發電產業(25%),因為現在發電產業主要還是用火力發電(燃燒煤炭跟天然氣)。發電產業是國家基礎產業也是民生必需,因應國情與天然環境不同,世界各國都有不同的發展策略,只是火力發電相對便宜而且穩定,現在還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電力來源。其中天然氣發電效率比煤炭高很多,這也直接造成了今年來天然氣的價格直線上漲。

第三名的排放來自工業(23%),特別是鋼鐵業,水泥業,造紙,有色金屬冶煉等這幾個產業。這些工廠的共同特色都是工序要經高溫燃燒,像是用煤炭燃燒加熱高爐或是鍋爐,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綜合上述的第二名與第三名,就是現在主流被強制納入碳排放監管與交易的行業。像是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涵蓋的產業包括了發電、工業和航空,而中國排放交易體系目前則是把發電產業強制納入,未來還將陸續納入鋼鐵,水泥等工業。

等等,怎麼第二名第三名都列管了,那第一名呢?

運輸類別是最大排放源,汽車產業怎麼不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裡?

別急,下一講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個故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