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從強化源頭打擊能力看國軍嚇阻戰略新思維

哲偉

22日晚間,中科院於台東再度試射一枚「無限高」彈道飛彈,雖中科院保持低調未做評論,但民間專家則研判此舉應是對正進行「強弓專案」的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做驗證。而觀察近期國軍軍備發展動向,不論是自製或外購,皆可發現一明顯趨勢即是不斷加長射程,強化源頭打擊能力。

近期國軍軍備發展趨勢

隨著國防軍事戰略從「防禦固守」的守勢防衛轉型為「防禦固守,重層嚇阻」,近年國軍開始重視並發展具有戰略主動與優勢作為意味的「嚇阻」戰力, 並於2016年後相繼開發或籌獲了多項新式主戰裝備: 陸軍將擁有射程達500公里的HIMARS多管火箭系統及M1A2T戰車 ;海軍推動了潛艦國造,將解決長期缺乏新式潛艦的水下戰力困境;空軍則將獲得「勇鷹」新式高教機及F-16V型 並且得到射程達270公里之AGM-84K SLAM-ER空對地飛彈,有效強化對地攻擊能力。最後在飛彈方面,除天弓三型與雄風三型飛彈皆已進入量產且亦有增程型正持續改良外,射程超過一千公里的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也以「戟鋒專案」為名進入研發階段,將強化對共軍實施源頭打擊的能力。

22日晚間,中科院於台東再度試射一枚「無限高」彈道飛彈,雖中科院保持低調未做評論,但民間專家則研判此舉應是對正進行「強弓專案」的天弓三增程型防空飛彈做驗證。(圖:民眾提供)

「防禦固守,重層嚇阻」新戰略

國軍的新式裝備以「重層嚇阻」為特點出發:目標在透過加長火力投射距離、強化源頭打擊力量;進而將火力前推,以火力創造出戰略縱深,並於敵登陸作戰全程依託縱深進行多層次、立體化的聯合打擊,透過極大化敵登陸損失,藉此嚇阻共軍不敢輕啟戰端。

前瞻未來「戰略嚇阻」軍備需求

而要對日益強大與現代化的共軍進行嚇阻,除了戰術上的源頭打擊及重層嚇阻兵力建構外,筆者認為於「戰略嚇阻」上亦應加以考量;惟目前「核不擴散」之原則仍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因此就現實面與技術面而言,發展攜帶傳統彈頭之中程彈道飛彈是較為可行的選項,只要具備足夠且足以威脅上海乃至北京等中國大城市的2000公里級中程彈道飛彈,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對中共創造戰略嚇阻效果:當其在決定對臺動武前,必須先考慮我國對北京等城市的飛彈攻擊,這將讓中共在思考是否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前多加深一層顧慮。

(作者為軍事研究人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