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神楽坂週記》 令人懷念的「黑電話」並不僅只是懷舊對象

古老但成熟的科技,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儘管可能會遭到大多數人遺忘,然而只要電信機房交換機仍然接受脈衝式訊號的一天,這些早已成為古董的黑色電話機與它們的夥伴們,在21世紀已過了五分之一的今日,仍然有屬於它們不可取代的地位。

神楽坂雯麗

除了辦公室場合以外,如今真的需要拿起市話話筒來撥打一通市內或長途電話的機會,其實已經越來越少了。更別說那種外觀厚重,撥一個號碼要幾十秒鐘的撥盤式電話,已經被大多數人當成純粹的古董,僅是偶然一瞥之下可能會引起短暫懷舊鄉愁的存在。

在這個智慧型手機上各種簡訊、通訊軟體、推播通知叮叮咚咚響個不停,簡直令人恐慌症為之發作的年代,撥盤式電話撥號時特有的那種「嘰 — — 喀啦喀啦喀啦」機械聲響,對於筆者這類眷戀古老科技的人士來說,也居然有種神奇的療癒作用。

筆者曾收藏的電信局600型電話機,是過去台灣最為普及的市話話機機種。(作者提供)

外觀通常是黑色,有著厚重話筒與捲曲電線的古典撥盤式電話機形象,對於較為年輕世代的人們來說,可能已經只不過是手機應用程式,或者印刷在設計較為古典的名片上的一個圖示(Icon)而已了。然而機械式的「鈴鈴鈴鈴鈴鈴鈴~」敲擊鈴聲,卻也仍然一直是各種智慧型手機中幾乎必定內建,可供使用者選擇的鬧鈴提示聲響之一。 這個在今日手機中莫名富有存在感,在幾十年間裡曾經響徹世界上大部分家庭與公司行號辦公室的機械鈴聲,今日最廣泛的用途,很可能僅是作為許多人放在床頭的手機上,代替鬧鐘的響亮起床號而已了。

電信局600型電話機底部。從底板上「1978」的鋼字刻印可見其年份,整整40年後也依然運作正常。(作者提供)

幾天前,一名日本推特用戶發推提到:他最近投宿了一家有點歷史的旅社,服務人員告知他「用餐完畢請(撥內線電話)聯絡櫃台」。然而他要打電話時,才發現客房內的電話分機居然是顯然比他還要「年長」的撥盤式電話!

日本推友在老旅館裡偶然遭遇撥盤電話的趣聞,引發廣大回響。(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makonnu5959/status/1354399114998341637)

因為完全沒有使用過這種古老的電話機,在對老電話白費了一番力氣嘗試之後,這位推友總算靈機一動,拿起智慧型手機Google了「電話 撥打方式 有轉盤的那種」等關鍵字,才靠著當代行動網路科技順利解決這個「古典的技術問題」。

這則推文發出兩天後,受到大量推友轉推打心,成了又一則日本推特熱門推文。除了敘述中「依賴智慧型手機與行動網路搜尋老電話撥打方法」、「以最新通訊科技解決古老電話問題」的對比頗有趣味之外,也引出了其他較為正經實用的討論,那就是—事實上,在大規模停電時,這種以電話線供電的脈衝式老電話機,由於材質耐用、構造單純,在災害情況下仍然能夠撥打或接聽,正常運作。

經過簡單的接線改裝作業,老電話依然能接上今日的市話線路運用,只是打一支手機要花幾十秒。(作者提供)

在近十年前的311東日本大地震時,就有不少災區居民,在大規模停電,手機行動通訊與固定網路完全癱瘓的情況下,依靠這類不需透過插座供電的古老電話機,成功與外界親友或救援人員建立並維持通訊。2011年地震後,過去曾經是撥盤式電話大宗廠家,目前轉型主要生產氣象與防災觀測儀器的日本明星電氣公司,便曾緊急增產這種在日本俗稱「黑電話」,在停電時仍能維持通話的傳統電話機後繼型號(但當然已改為較為方便的按鍵式面板),以供應防災緊急之所需。

古老但成熟的科技,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儘管可能會遭到大多數人遺忘,然而只要電信機房交換機仍然接受脈衝式訊號的一天,這些早已成為古董的黑色電話機與它們的夥伴們,在21世紀已過了五分之一的今日,仍然有屬於它們不可取代的地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