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薇拉夫人的國際關係料理藝術》從儒家天下觀讀懂習近平(一)

2018年中國人大會議投票表決正式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並將習近平思想、監察委員會等內容入憲。此舉被外界批評為「習皇帝」。若由君主、天下帝國、祖先觀點來看,習近平要效法堯舜湯夏周這些聖王、君主不但有德政,還沒有任期制。這是中共當局取消習近平任期制的理由與立論基礎。

黃惠華

2021年習近平的新年賀詞中談到「和衷共濟、團結抗疫。疫情防控任重道遠。世界各國人民要攜起手來,風雨同舟,早日驅散疫情的陰霾,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更稱,「大道不孤,天下一家」,「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

2021年,正值中國推動「十四五規劃」,意即2021至2025年間,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國《中央電視台》聯播節目稱要「一起學習」習近平對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央視近期推出報導《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也回顧了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思想是「中國夢」的理論基礎,稱其內涵融合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思想,號稱可以解決中國許多問題,是最適合中國的理論。並據此還要求黨員與公務員下載「學習強國」APP,研讀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思想,就連記者考試都需加考習思想,測驗不及格甚至還會影響未來出路。

習近平思想是「中國夢」的理論基礎,稱其內涵融合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思想,號稱可以解決中國許多問題。(AP)

那麼,什麼是習思想?「中國夢」內涵又是什麼?我們又該從哪個角度理解習近平談話?

習思想理論的立論基礎

古代東方國家文化稱為傳統社會,其思想通常是將自然與社會融合一起,例如日本自稱「朝陽升起之地」、中國是「天朝」、「天下帝國」等等。自然概念包括人性概念,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成為東方古代文化的象徵,例如禪宗、佛教等精神文化目的是協調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擴大人類身體與心理能力。而神話與宗教決定傳統社會中的人們的態度,古代東方民族都有著關於人類起源故事,這些故事是神靈或文化英雄的神話。無論是日本神道教、中國儒家、道家思想,或者印度佛教,在古文明的傳統社會中,人的宗教意識與神話具有文化性質,也就是說,傳統社會人們想像的世界圖像主要是由神話與宗教決定的。

中國古代東方哲學中的聖賢人物通常透過自己認識周圍的世界,進而成為一套生活道德學說、理論,例如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創造出一種道德而非宗教制度的理念與學說。此外,在古代東方文化特徵中,象徵性的思維體現在藝術獨創性上,透過文字記載著真理的概念、思想,成為時代精神文化的永恆之作,例如哲學經典或宗教經典等。

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同時也是儒道的哲學教義發源地。幾個世紀以來,儒家世界觀一直是中國的官方意識形態,儒家學說的獨創性與道德價值是中國文化深厚的根基。雕版印刷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中國人使用各種符號與象形文字,出版相當多的書籍,因此中國古代價值體系與世界觀得到系統化的編纂。中國古代哲學與四書五經有著密切關連性,四書五經的重點是實現「天人合一」的概念,包含儒道法墨四大學派思想,其中孔子學說包含了哲學、宗教、倫理學等要素。孔子學說將人性置於理論的中心,強調的是社會團體成為而非個人,主張社會應由道德標準所支配。儒家強調家、國到天下的理想體系是集體的,非個人的,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社會理想秩序。有別於西方的個人主義,中國社會特別強調傳統與穩定是重中之重,儒家思想下的中國古代文化社會具有壓抑性,一個人若特異獨行,有別於傳統或者破壞社會和諧行為通常都會受到譴責,若按照既定傳統價值行事則被視為最高英勇的表現。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莊學說,認為「道」乃宇宙萬化之本源,宇宙萬物皆由道化生。學說主張,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永恆常存。相信人通過修煉可以與神仙一樣消遙無待,長生久視,使生命與道合一,永恆長存,加上重生思想構成道教信仰體系。而墨子反儒,創立墨學,提出「兼愛非攻」作為學說思想主軸,並且強調「天意」是最高原則:「天之貴知於天子,以說服世人慎天意而行」。法家重點放在國家行政與法律管理上,立法者強調政治與道德不相容,理想境界是專制國家,法家學說在秦始皇統治期間雖然得以落實,但秦始皇死後,法家學說影響力大不如前,逐漸與儒家融合。

有別於毛澤東時期的「批孔揚秦」,儒家思想地位低落,當代中國共產黨並沒有否定儒家思想的存在,觀察習近平對外談話就會發現他的談話通常以儒家精神包裝,公開講稿與談話大量引用儒學的理論著作、價值觀與原則。

習近平《治國理政》充滿儒、道、法、墨家學說,在這些傳統中國哲學學說結合社會主義理論包裝下,成為自己獨特的執政主張與理念。例如2014年習近平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說:「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深的淵源。中國人自古就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遠親不如近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國雖大,好戰必亡等和平思想。愛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國處理國際關係的基本理念…」。《治國理政》中〈走和平發展道路)一文也提到,「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 好戰必亡的箴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國泰民安、睦鄰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

習近平《治國理政》充滿儒、道、法、墨家學說,在這些傳統中國哲學學說結合社會主義理論包裝下,成為自己獨特的執政主張與理念。(EPA)

其中「天下太平、天下大同」是習近平的說詞,與其它歷任領導人強調的「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國泰民安、睦鄰友邦」有所區隔。

中國古代社會是典型的東方專制主義,國家元首即君主,君主制具有父權制,是基於祖先崇拜。中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天朝、天下帝國並非新創的概念,而中國神話特徵是將神話人物轉變為現實生活的人物,古代聖王成了祖先。祭天儀式起於周朝,「天」被認為是人類最高原則,其權威性高過於一切事物。

2018年中國人大會議投票表決正式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並將習近平思想、監察委員會等內容入憲。此舉被外界批評為「習皇帝」。若由君主、天下帝國、祖先觀點來看,習近平要效法堯舜湯夏周這些聖王、君主不但有德政,還沒有任期制。以〈大學〉治國、平天下理論,將儒家思想形塑習近平成為有德的聖王,也就是治國有成,始能平天下,由此便可理解中共當局取消習近平任期制的理由與立論基礎。

從小康到世界大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的意涵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大同篇〉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2021)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習近平「中國夢」融合前任領導人的政績:鄧小平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還有儒家思想也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對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外強調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和平共處,共同創造了美好的未來,概念類似於「大同」理想社會。而這套中國天下體系理論的研發者者趙汀陽認為,「中國夢既是維護中國國家的工具,也是防止經濟崩潰的工具,其主要任務是團結中國社會,解決社會不平等等社會問題」。

如何讀懂習近平?由此大概可以清楚了解,在70年一黨制國家體制下,習近平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理論(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傳統中國哲學學說與民族主義的共生。 (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