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限時批》病毒變種!全球疫情雪上加霜!

宋娣

近日驚傳英國爆出變種病毒,無異使延燒一年多的全球疫情雪上加霜,而被世人質疑隱匿延誤的中國疫情,亦復拉警報,使世人未來的工作及生活將更趨嚴峻!

此一號稱比原先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毒,還要增強70%的傳染力,已促使英國下令封城,亦使許多國家對英國班機發布禁令引起全球高度的關注。

英首相强生和頂尖科學家19日就表示,境內出現傳播速度更快的變種病毒株,傳染力增加達70%,但據信不會更致命,且疫苗應該仍然有效。

衛生大臣韓考克(Matt Hancock)20日則表示,變種病毒很難控制,但是英國實施新的全國性封城,並非不可避免。他說,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有助於遏止這種疾病。

今(21)日早上有旅英台人在PTT八卦板PO文,指出他們夫婦都遵守防疫政策待在家中,未與外人接觸,但還是遭受病毒感染。並指出,他們夫婦在英國口罩「戴很大」,每天都用消毒紙巾,並且遵守防疫政策待在家中,但還是在近期被驗出確診,只能說新型突變病毒的感染威力真的很強。

而他在文中提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已在家中待了這麼多個月,到底怎麼被傳染的,於是第2天便向公司請假,驅車前往得來速檢測中心進行自我篩檢。48小時後結果出爐,老婆確診,同時他也開始高燒不退,截至21日上午,他們已經感染第4天了,他透露遭感染後的生活,「每天睡不到3小時,因為到半夜就會被高燒熱醒,只能靠狂嗑退燒藥存活」,而確診後吃東西的味覺也逐漸喪失,同時感到嗅覺詭異。十分驚恐,只得靜候治療。

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週六(19日)表示,病毒的新變種比其他現有病毒株的感染性要高出70%,而且看似正在主導著英國南部和倫敦地區的疫情,導致這些地區的確診數字快速飆升。(法新社檔案照)

由於英國變種病毒太可怕,已有逾10國禁止英國航班入境。據《CNN》報導,對英國班機發布禁令的國家包括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比利時、荷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土耳其、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則是禁止包含英國在內的所有國際航班,捷克雖然沒有拒絕英國客機,但所有從英國入境者都必須強制檢疫10天。

法國總理卡斯特克斯(Jean Castex)表示,由於新的健康風險,從當地時間20日午夜開始將暫停英法交通往返至少48個小時,多佛港、英法海底隧道隨後都已關閉。愛爾蘭也宣布21日、22日禁止英國航班,無論國籍都不得搭乘飛機前往當地;義大利衛生部長史伯蘭沙(Roberto Speranza)則指出,除了英國航班不得降落之外,過去14天內曾到過英國的民眾也無法入境。

另一方面,葡萄牙只允許葡籍人士從英國搭機返國,而且必須驗出武肺陰性才能登機。比利時總理德克魯(Alexander De Croo)則說,從21日開始的24個小時將防堵英國旅客入境,如果必要的話可能延長禁令,至於英國人前往比利時最常使用的交通方式歐洲之星長途火車,也在入境禁令之內。荷蘭、拉脫維亞都宣布直到明年1月1日為止都禁止英國班機,荷蘭還同時禁止了英國渡輪。至於愛沙尼亞,也中止與英國的空中交通直到今年底。

沙烏地阿拉伯更將禁令全面擴大,所有國際航班和陸上、海上入境方式全部暫停一週,土耳其方面禁止英國、南非、荷蘭、丹麥航班入境;以色列除了宣布英國、丹麥、南非航班不得降落之外,還要求這些國家的民眾不得入境。可說使英國面臨前所罕見的疫情困境!

其實,新變異種病毒株不只是在英國出現!WHO指,丹麥、荷蘭、澳洲都有發現。

綜合《BBC》、《CNN》等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計畫技術顧問范科霍芙(Maria Van Kerkhove)表示:「據我們了解,這種新變種病毒株,在丹麥和荷蘭也被發現,在澳洲也有一個病例,但它並未在當地進一步傳播。」

另外像在南非也有發現此變異病毒株,在當地造成第二波疫情,甚至傳染的速度比第一波來得快,連范科霍芙也坦言:「現在突變的狀況多,確實令人擔憂。」

而這個新變異的病毒源頭是否源自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范科霍芙表示,初步訊息來看,是的。但現今只知道該病毒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病症。但仍須進行更多包括病毒基因定序的工作,及更多研究佐證。

此外,范科霍芙也強調,這種病毒傳播的時間越長,它需要改變的機會就越多。因此,確實需要盡一切努力防止擴散。

今天台灣防疫再好,亦是地球村一分子,各地疫情嚴峻,自易受到影響,國人更須提高警覺,無法掉以輕心!

特別是來自武漢肺炎病毒,只有中國疫情比歐美俄亞大國為輕,中國「僅有」8萬2千869人確診,死亡4千634人,這樣「出奇的少」的數據,令國際科學界、公衛界、媒體等都「難以置信」。

截至21日凌晨0時42分,全球累計7千715萬2183人確診、169萬9118人死亡,美國依舊最為嚴重,近5天還確診暴增100萬例,共有1千826多萬人感染,32多萬人死亡。

如果觀察全球前10大疫區數字,不難看出中共隱匿「造假」的程度。

例如美國:1826萬1050例/死亡:32萬4849例 。

印度確診:1005萬6248例/死亡:14萬5843例。

巴西確診:723萬8600例/死亡:18萬6764例。

俄羅斯確診:284萬8377例/死亡:5萬0858例。

法國確診:247萬3354例/死亡:6萬0549例。

英國確診:204萬0147例/死亡:6萬7401例。

土耳其確診:202萬4601例/死亡:1萬8097例。

義大利確診:193萬8083例/死亡:6萬8799例。

西班牙確診:181萬7448例/死亡:4萬8926例。

阿根廷確診:154萬1285例/死亡:4萬1813例。

簡言之,中共的隱匿、延宕疫情,益發受到被害地區人民痛恨!連其研發的疫苗,亦為學界詬病,許多人更不敢放心施打,則是事實。像巴西、柬埔寨、土耳其等都公開嗆聲,不願當中國的「試驗品」!可見一斑。所謂「害人害己」。不久前的北京疫情已跨省傳染到遼寧、河北與四川、浙江、廣東、上海等地。

而據中國《頭條新聞》近日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再度出現在四川,四川省會所在地成都市境內的郫都區,當地1個社區被封鎖,居民全都得待在家中進行隔離,入夜後住宅大樓燈火通明,居民們透過家中陽台、窗戶互相高歌,整個社區還唱起1985年台灣演藝圈大合唱的《明天會更好》等歌曲,響徹全城,影片曝光後令中國網友驚恐不已。因為今年年初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武漢封城期間,也是許多民眾隔離在家、晚上唱歌。

如今中國疫情四起,多省區不時爆發本土病例,18日便再度新增確診病例17例,無症狀感染者16例,疑似病例1例。官媒為了維穩甚至創造新詞,將北京2例本土病例改成超拗口名稱「境外輸入確診關聯病例」,引爆中國網友不滿,紛紛怒噴,「什麼都算到境外,這尼瑪就是境內!」昨(20)日再度新增確診病例23例,無症狀感染者15例,黑龍江省、遼寧省、廣東省皆無法倖免,讓網友相當無奈,還有人發現疑點,「就吉林(夾在黑遼中間)沒有,真神奇,值得深思」。

據中國衛健委公告,昨(20)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例(黑龍江1例、遼寧1例、境外輸入病例21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5例(黑龍江綏芬河3例、遼寧大連1例、廣東廣州1例、境外輸入10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官方疑為維穩,向來將疫情訊息切得相當零碎,從中國衛健委官網上,往往只能看到新增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境外輸入多少例,卻不會點名本土病例在哪些區域。對此,中國網友紛紛無奈表示,「今年一年都在看這樣的報導」、「年底了,各地都有零星確診,有點擔心過年能不能回家」。

據《紐約時報》和非營利新聞組織《ProPublica》取得的中國政府文件顯示,中國境內今年初爆發武漢肺炎疫情後,當局隨即展開龐大且細密的輿論控制行動,結合政府、承包商和「網路軍隊」的力量,淡化或刪除「吹哨者」醫師李文亮去世等不利於當局的消息,並透過洗評論來帶風向或模糊焦點,進而操縱疫情敘事,緩和甚至扭轉國內外對中國官方的猛烈抨擊。

紐時報導,自稱「揭密中共(CCP Unmasked)」的駭客組織提供來自浙江省杭州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及開發用於監控和管理網路輿論軟體的中國雲潤大數據服務有限公司的內部文件,涵蓋逾三千二百條指示、逾一千八百份備忘錄等,內容顯示中方在一月首週就試圖控制疫情訊息,要求新聞網站不得將疫情與SARS相提並論,而且還必須「積極影響國際輿論」。

在習近平指示加強管理數位媒體後,國家網信辦及下屬地方辦公室,開始在新聞網站和社群平台推廣官方指定的疫情相關文章,並要媒體著重報導武漢醫護人員的英勇、中共黨員的貢獻等,且不得使用「致命」、「無法治癒」、「封鎖」等負面詞彙,也不准大肆報導海外捐贈物資,「避免形成我抗疫依靠外方的錯誤印象」。

在揭穿當局隱瞞疫情的武漢眼科醫師李文亮染疫去世後,中共網信辦的輿論控制行動遭到沉重打擊,被迫允許民眾「有限度」表達悲痛,但只要有媒體或個人炒作此事,立刻被「嚴厲制止及處理」。網信辦隨後逐步加強審查力道,刪除網路上的悼念活動,並逮捕、調查或警告試圖保存相關文章的民眾。受命塑造輿論的人員還必須向上級報告自己如何避免民眾看到與政府說法相悖的訊息。有官員就吹噓道,其評論成功引導四萬人相信政府,「有效消除市民恐慌心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中共隱匿延宕疫情,反欲蓋彌彰,醜態畢露,美主流媒體在總統大選結束後,恢復媒體追求真相本色,繼CNN獨家報導後,華郵、紐時及三大電視網正急起直追持續揭露,公諸於世,俾露出中共真正醜惡的樣態,給予嚴懲撻伐!

看來疫後的世界新秩序及新生活,均正解構重建之中,台灣得全方位積極超前部署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