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神奇海獅先生》【毛澤東與赫魯雪夫】:赫魯雪夫的掙扎-最黑暗的11天

都知道在蘇聯體制內,只要中央一有風吹草動,下面的各地方、各加盟共和國都會紛紛照做。如果中央的第一書記職務被取消,那下一步消失的就是地方的第一書記位置極有可能不保。在大多數與會者心目中,情勢已經決定了:馬林科夫與他的戰友們,是非常危險的人物!

神奇海獅先生

續上篇

在經過好幾天的掙扎,赫魯雪夫終於下定決心,對盟邦匈牙利採取武力鎮壓,最後,這場在東歐的巨大政治風暴終於逐漸平穩了下來。但剛鬆了口氣的赫魯雪夫萬萬沒想到,一場更大的危機已經在醞釀之中。而這次的起火點恰好就是自家後院,那被視為蘇聯權力核心的:部長會議主席團!

原來自從赫魯雪夫當政後,主席團成員已經對他越來越不滿,尤其是前主席馬林科夫更是如此。在四年前,馬林科夫曾與赫魯雪夫一起剷除了危險的特務頭子貝利亞,但沒過多久,大家就發現所謂的「集體領導」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而赫魯雪夫則成為實質的掌權者。

馬林科夫和一群黨內最高的當權派開始計劃一場反抗行動。就在1957年6月,事情爆發了...。

馬林科夫與史達林。一位俄國歷史學家這樣評斷他:「..... 他沒有自己的面目、沒有自己的風格、是史達林的工具,他的大權僅僅是史達林權力的繼續。」。(圖:網路)

【6月18日:突襲】

這天,赫魯雪夫正在接見日本記者,突然被通知參加一場臨時召開的主席團會議。但當赫魯雪夫還沒抵達的當下,算是他那一派的第一副主席米高揚(Anastas Hovhannesi Mikoyan)已經來到會議現場,問大家:「有什麼問題?我們要談什麼?」

然而,沒有人告訴他具體議程,只跟他說:有東西好談就對了。

副主席立刻感覺到事態不太對勁。他急忙走出去想打電話給赫魯雪夫,但電話都還沒打通,赫魯雪夫就來了。等到赫魯雪夫一進入議事廳,馬林科夫首先發難:「我現在提議,討論赫魯雪夫的言行!」在赫魯雪夫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主席團會議開始了。

馬林科夫一上台,就展開了猛烈攻勢。他列舉出赫魯雪夫一個又一個的錯誤,講到激動時甚至全身發抖、用手猛搥蓋著綠布的會議桌,震得議會桌上的水杯都跳了起來。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指責赫魯雪夫令人無法忍受、並要求解除他的黨第一書記職務。

這下赫魯雪夫終於明白了:這是一場政變!氣到不行的他反駁:「你這是什麼意思?我不會聽你胡說八道的!」 他卻被厲聲制止:「其他人可以發言、但你得保持沈默!」

隨著會議氣氛越來越火爆,副主席很快就發現,情勢對赫魯雪夫陣營真的不容樂觀:總共11名主席團正式成員名單裡共有9名出席,其中竟然有高達6位是反對他們的!理智尚存的他很快打出了拖延戰術。他發言說:如今還有其他主席團成員和候補成員都還未到場,他建議:等全體成員到場後,再進行表決。 主席團答應了,但這只是延緩赫魯雪夫的死刑罷了。當天晚上,赫魯雪夫渾身發抖、簡直要發瘋了,他不斷懇求所有能支持他的人,包括國防部長朱可夫,請他拯救他:「如果你能答應我的話,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

蘇聯的政壇要角,由左至右為:米高揚(1957年時為第一副主席)、赫魯雪夫、史達林、馬林科夫、貝利亞、莫洛托夫。1957年後只剩最左邊兩位還在檯面上。(圖:網路)

【6月19日:走到谷底】

第二天,命定的主席團全員會議正式開始了。

馬林科夫第一個上場,立刻就對赫魯雪夫發動猛烈攻勢。而在他之後,四位主席團成員也跟著發表講話,這些人全都是蘇聯政治圈中最重量級的人物。光是他們的輩份與發言,就足夠讓那些見風轉舵的人群起反對赫魯雪夫。 而赫魯雪夫的陣營雖然已經增加到4位,也盡全力幫赫魯雪夫緩頰。但赫魯雪夫知道,此時的他已經走到人生最危險的關頭,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投票的話,他已經玩完了。

那既然如此,就不能按照正常程序來!

一個非常規的戰術在他腦中逐漸成形,他要想辦法把戰火延燒到最自己有利的戰場上去。他開始堅持:僅憑十多名中央主席團成員,無權決定第一書記的去留;只有集合全國一百多名中央委員、召開臨時中央全會,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赫魯雪夫堅持:「全會,就是我們的法官,它會做出正確的裁決.....」。

19號晚上會議結束後,赫魯雪夫立刻召集包括朱可夫在內的所有人馬,要他們用火車、飛機、一切能用的交通工具,把所有在外地的中央委員火速召回莫斯科,自己則想盡辦法,在會議場上拖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這兩天想必是赫魯雪夫最漫長的兩天,但就在21日,會議室外面出現了一陣騷動。有人通知主席團:一群20人左右的中央委員突然出現在議場外的接待室,堅決要求緊急召開中央全會、解決問題!

1960年的朱可夫。在對抗馬林科夫的戰役中,朱可夫再次站在赫魯雪夫身旁,不過沒過多久他也被逐出權力核心、淡出政壇。(圖:網路)

【6月21日:逼宮主席團!】

主席團成員聽到通報後大吃一驚。這是蘇聯前無僅有的事情!中央委員地位再怎麼崇高,畢竟只是蘇聯權力鏈上的第二階級,這種作法幾乎已經算是逼宮了! 主席團的反對派立刻大吼:「這真是前所未見,聞所未聞!」他們紛紛轉頭,指著赫魯雪夫:

「這是你組織的吧?我今天才看出你是怎樣的人.....今天他們來了,以後就該是坦克來包圍我們了!」

抓到救命索的赫魯雪夫回道:「這不是坦克,而是一些中央委員來找我們,我們應當接見。我們是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成員,是中央全會的僕人,而全會才是主人。」

其他成員則喊:「不行!我們不接見!這是要對我們施加壓力!」

兩派人馬爭論了30分鐘,最後聚集在外面的中央委員已經擴增到了80多名。最後,當主席團聽到其中還包括軍系背景的中央委員、甚至有華沙公約締約國聯合武裝力量總司令科涅夫時,臉色全都變了。至此,主席團知道自己已經擋不住了,他們接見了中央委員,並且同意:將赫魯雪夫的去留問題,提交到臨時中全會上!

赫魯雪夫終於抵擋住最風雨交加的時刻,在短短一天內,他們就聚集到130名正式中央委員裡的107人,22日,臨時中央全會正式開始...。

大克里姆林宮(The Grand Kremlin Palace),建於19世紀。這座巴洛克式宮殿是蘇聯時期中央全會的開會場所。(圖:網路)

【6月22日:翻身之戰】

在中央全會上,情勢幾乎完全逆轉。擔任會議主席的赫魯雪夫指派朱可夫元帥上台講話。由於他在軍界的份量,他的態度完完全全決定了這次中央全會的走向。他指明如今,主席團準備罷免赫魯雪夫。

「.....但如果赫魯雪夫被撤職,必然產生一個問題:誰來接他的班?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如果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勝利了,我們的黨和國家政權,就會落入在往日史達林的追隨者手中!」

接著,朱可夫就公布了馬林科夫等人參與30到50年代鎮壓運動的檔案。眾人一看,僅僅在1937年就執行處決了3萬8千多人,甚至在一天內就處決了3千人!朱可夫請參加者們注意,這些被槍決的那些人,全都是他們的同行: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人民委員,和軍隊的指揮官們。

「......像牛群一樣,被宰殺了。」

朱可夫說道:「由此可見,如果讓這一幫人重新掌權,現在這些中央委員就有可能被肉體懲罰的危險,專政和鎮壓將再度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

馬林科夫一夥忍受著輪番攻擊,最後終於輪到他講話。他一開口就說自己願意承擔過去的責任,但也質問赫魯雪夫:

「赫魯雪夫,我們這些人中,難道就你一人清白??」

接著他做了一個很高明的聲明,他指出最高主席團瞄準的並非是赫魯雪夫這個人、而是危及集體領導的「第一書記」這個位置。

「......取消這個職位.....是為了讓最高決策機構,不再受心血來潮、偶爾性與性格等左右!」

馬林科夫滿心認為,自己的發言想必能夠引起人們對於威權的反抗。當然,如果是在民間或是大學裡,這樣的言論也許能獲得支持。但是當台下坐著的都是中央委員、尤其許多還是地方上的第一書記時,情況就不同了。因此馬上就有人反問:

「為什麼要取消中央和地方的第一書記?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馬林科夫這時才驚覺不妙,馬上澄清:「要取消的只是中央的第一書記,地方上的不用取消......」

但這樣的回答大家根本不買單。誰都知道在蘇聯體制內,只要中央一有風吹草動,下面的各地方、各加盟共和國都會紛紛照做。如果中央的第一書記職務被取消,那下一步消失的就是地方的第一書記位置極有可能不保。在大多數與會者心目中,情勢已經決定了:馬林科夫與他的戰友們,是非常危險的人物!

從史普尼克衛星開始,蘇聯在太空領域上領先了美國十多年。圖為1961年的第一位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放這張圖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很帥)。(圖:網路)

【10月:走向榮耀】

最後,赫魯雪夫的反對者潰不成軍。 中央委員接連發言,大罵馬林科夫和他的追隨者,至此赫魯雪夫在體制內的敵人完全被清除乾淨。就在1957年的10月,蘇聯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讓赫魯雪夫士氣大振:史普尼克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了!

這立刻引起西方國家的恐慌。從17世紀開始,英國的牛頓爵士就從理論上證實人造物件進入地球軌道的可能性,他們萬萬沒想到,竟然是蘇聯先成功抵達了這個里程碑。更重要的是,蘇聯要是能夠將一顆80公斤的鋁球送上太空,那它也能夠將核彈頭送到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西方媒體評論:

「毫無疑問的,史普尼克衛星將標誌冷戰將會越來越『冷』......」

但另一方面,赫魯雪夫則高興極了。如今的他擁有洲際飛彈這張無敵王牌,他終於能放手裁減比較次一級、但仍然非常花錢的軍備了。但當時的他卻沒發現,他為了度過這次危機,已經花了過高的代價-他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放任軍系背景的人士,明目張膽的介入黨內事務和國家政治。

隨著裁軍越來越危及到軍方的核心利益,那之後引起的反彈,就不是赫魯雪夫能夠抵擋住的了......。 (待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