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土耳其—保加利亞問題與英俄諸國

今日所見的巴爾幹國家,多半是上個世紀在強權鬥爭之下相繼建立,保加利亞就是其中一例,這個國家即是強權對峙後的產物。而保加利亞的邊界畫分紛擾直到1923年凱末爾政府取代了鄂圖曼舊政府,與戰勝國訂立新約《洛桑條約》隨後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國,與保加利亞的領土界線確立。近代歐洲強權對鄂圖曼帶來的毀滅衝擊,才勉強在此告一段落。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在巴爾幹地區(Balkans)的領土,向來被認為是族群、宗教上的火藥庫。然而很多問題其實是早期的周邊強權,如奧地利、俄國、英國,相互競逐勢力範圍所致,並非這區域本來就具有火藥庫特質。今日所見的巴爾幹國家,多半是上個世紀在強權鬥爭之下相繼建立,保加利亞(Bulgaria)就是其中一例,這個國家即是強權對峙後的產物。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之後,濃厚的民族主義氣氛在歐洲各地蔓延,單一民族建立國家開始成為重要趨勢。巴爾幹地區以希臘(Greece)的獨立運動最具影響力,並於1830年脫離鄂圖曼取得獨立地位。今日希臘東側的保加利亞,在近代屬於鄂圖曼的多瑙河省(Province of Danube),相較於整個巴爾幹民族運動的發展歷程,算是比較晚,不少自稱為保加利亞的民族主義者,頂多有些宣傳獨立的行動,到了19世紀上半葉還不成氣候。而且,有當時不少保加利亞人也認為他們與鄂圖曼人相處堪稱和諧,不盡然存有脫離鄂圖曼的想法。

大致在1870年代之後,保加利亞的獨立才逐漸顯露其爭議性。關鍵原因是俄國不斷南下擴張,不僅企圖突破黑海(Black Sea)進入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也想插足巴爾幹,多次煽動巴爾幹人民反抗鄂圖曼。保加利亞的獨立運動,俄國當然參與其中。當鄂圖曼正為處理抗爭焦頭爛額之際,俄國趁機介入,戰爭無可避免。1877年俄鄂再度於巴爾幹交戰,鄂圖曼戰敗。1878年3月雙方簽訂《聖斯特法諾條約》(Treaty of San Stefano),在條文中「大保加利亞」(Greater Bulgaria)橫空出世,其領土從色薩利(Thessaly)沿著愛琴海(Aegean Sea)直到多布羅加(Dobruja),以及整個馬其頓(Macedon)、色雷斯(Thrace)部份地區,大致就是北方以多瑙河為界,南方到洛多皮山脈(Rhodopes)。

1877年俄鄂再度於巴爾幹交戰,鄂圖曼戰敗。(維基共享)

由於過去根本沒有保加利亞這個國家,俄國創造出來的「大保加利亞」,僅只具有讓這廣大區域成為自己勢力範圍的意涵,俄國把保加利亞當做可在巴爾幹恣意操作的棋子,接下來要進入地中海就有相當大的優勢。然而,其他強權分外眼紅,無法接受。英國、德國與奧匈帝國在柏林(Berlin)聚集,商討如何讓巴爾幹問題符合各國意願。最後,1878年7月柏林條約(Treaty of Berlin)出爐,大保加利亞被分為三部分:一是在巴爾幹山脈北方的保加利亞自治國、二是由鄂圖曼管轄的東魯米里亞省(Province of East Rumelia)、三為鄂圖曼管轄的馬其頓地區。

只是俄國對於保加利亞的「關注」,有些保加利亞人並不認同。俄國越是出手干涉,保加利亞人越是抵抗,連奧匈帝國、英國、義大利都私下進行交涉,希望能阻斷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優勢。1887年英、奧、義一同與鄂圖曼達成新的協議,其中一部份便是希望鄂圖曼不得將保加利亞的主權讓給其他國家。這當然也非保加利亞所願,是故,強權再怎麼處理,都只會帶來更多問題。然而,1908年鄂圖曼經歷革命,新政府對巴爾幹地區而言並不具權威性,保加利亞遂自己宣布獨立。接著巴爾幹陸續脫離鄂圖曼的勢力,也相互建立同盟關係。例如,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Serbia)簽訂同盟條約,相互保證尊重對方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同時,保加利亞與希臘也簽訂盟約,一樣具有雙方互相協助的意涵。1912年10月之後,巴爾幹國家聯合向鄂圖曼宣戰。鄂圖曼在節節敗退之下,讓保加利亞取得了羅森格拉德(Lozengrad,現稱KirKlareli),也進一步占領布爾加斯(Burgas)、埃迪爾納(Erdine)。儘管鄂圖曼與巴爾幹勢力停戰,但鄂圖曼只同意放棄馬其頓與色雷斯西部,拒絕放棄埃迪爾納。最後,在強權的介入下,1913年5月簽訂《倫敦條約》(Treaty of London),鄂圖曼與巴爾幹以愛琴海的埃諾斯(Enos)到黑海的米迪耶(Midia)做為邊界線。保加利亞更加確定獨立,不再受鄂圖曼管轄。

1911年鄂圖曼與巴爾幹諸國地圖。(https://greatwarah.weebly.com/)

巴爾幹國家雖同盟對抗鄂圖曼,卻不代表彼此之間完全信任,像是希臘與塞爾維亞都認為保加利亞領土仍是過多,希塞兩國在同年6月與保加利亞開戰。鄂圖曼藉著這個機會,取得了色雷斯東部,收復埃迪爾納。保加利亞隨後與其巴爾幹的對手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Treaty of Bucharest),其中的條文規定了保加利亞不再擁有馬其頓與色雷斯的多數土地。1913年9月,鄂圖曼與保加利亞簽訂《伊斯坦堡條約》(Treaty of Istanbul),鄂圖曼取得埃爾迪納、羅森格拉德等周邊地區。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鄂圖曼加入德國陣營。由於此刻鄂保兩國仍處於對立,但兩者的對手卻又都是俄國,德國便施壓鄂保確認彼此疆界,以求減少糾紛,一同面對敵人。1915年9月,鄂保簽署協定,鄂圖曼將馬里查河(River Maritsa)下游讓給保加利亞。隨後,保加利亞加入德國陣營。但1918年年底德國陣營戰敗,保鄂都被1919年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肢解。保加利亞於9月獲得一份《納伊條約》(Treaty of Neuilly)做為戰敗「紀念品」,失去了多布羅加南部、色雷斯西部、通往愛琴海的出海口。

鄂圖曼則是在1920年與戰勝國簽署了《色佛爾條約》(Treaty of Sevres),但因為凱末爾(Mustafa Kemal)於安卡拉(Ankara)持續奮戰,最後於1923年取代了鄂圖曼舊政府,與戰勝國訂立新約《洛桑條約》(Treaty of Lausanne)。凱末爾隨後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國(Republic of Turkey),與保加利亞以1913年及1915年的邊界畫分,確立兩方彼此的領土界線。近代歐洲強權對鄂圖曼帶來的毀滅衝擊,勉強在此告一段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