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神楽坂週記》用納粹德國元首來給產品命名是可行的嗎?

「希特勒」的諧音對華人,特別是產品行銷人員來說,長久以來似乎總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令想出這類名字的行銷人員很難放棄「這麼好的點子」不去使用。

神楽坂雯麗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右)與當時仍是其情婦的伊娃·布朗(左)合影。(美聯社)

自從把騎重機當成嗜好之後,只要時間允許,筆者每當經過汽機車用品店都會多看一眼,但這次不逛還好,一逛就看到一個讓自己差點在賣場裡失笑出聲的汽車用品:那是一款以「吸特樂」為名的車用空氣清淨機。

觸發笑點的部分很多,最直覺的就是「一款以『淨化』功能為主打的產品,居然用納粹德國元首的名字諧音當產品名稱」在邏輯上的黑色幽默之處;過往也有連鎖洗衣品牌以類似的諧音聯想命名為「洗特樂」,不管是「吸」還是「洗」,這些中文字拆開來看意義都極為正面普通,但當它們組合在一起之後,確實是很能引人注意——只是這種注意未必是正面的。

一款主打「淨化」的產品,用上第三帝國元首的名字來發想,真的沒問題嗎?(作者提供)

「希特勒」的諧音對華人,特別是產品行銷人員來說,長久以來似乎總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令想出這類名字的行銷人員很難放棄「這麼好的點子」不去使用。可是一款主打「淨化」、「清潔」功能的產品或服務,偏偏用上第三帝國元首的名字來發想,真的沒問題嗎?

當然,這些產品或品牌的企劃人員不大可能是出於服膺納粹意識形態,或出於對元首的崇高敬意,而採用這些改作名詞。一樣學過行銷學的筆者,其實很能體會那種在有限的時間裡必須找出一個簡單、好記,符合產品或服務特性,又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的壓力。從結果來說很不幸的是,納粹德國元首名字的諧音,正符合以上種種條件與要求。沒有人沒聽過希特勒這個名字。他的小鬍子、他高舉前伸的右手,那個紅白黑的逆「卍」字臂章⋯⋯那個形象實在太便於聯想了。

也許有人會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都已經結束了七十五年,拿納粹德國元首當創意發想真是那麼要不得的事嗎?這難道不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嗎?的確,社群網路年代以來,拿希特勒、納粹德國,還有他造成的歷史後果當玩笑開的迷因,在網路上也從來沒少過;但這些網路上個人之間高明程度有別的瑣碎玩笑,畢竟和一間公司、企業正經八百的商業活動不能相提並論。

網路上常見的典型希特勒迷因圖之一,在中文世界還會搭配「猶」、「集中」之類的諧音來使用。(網路)

現代世界會將這個名字視為禁忌,並不是因為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用中文讀起來有什麼問題,而是他所做的事與引發的後果是人類難以接受,而且至今還在承受其影響的。假如我們遺忘了,或者不能看出對他的名字輕率以待代表著什麼,那有一天或許同樣的事情就將降臨到我們或我們的子孫身上。

與以上兩個例子性質稍有不同,但筆者也體驗過其他啼笑皆非的「品牌時刻」。例如命名為「新天鵝堡」與「發現尼采」的住宅建案看板——「住在新天鵝堡裡真的是好事嗎?你真的會想在自己家裡『發現尼采』嗎?」(筆者對於實際居住在這兩個建案中的居民並無冒犯之意。這個借來的老笑談橋段我講了十餘年,因為對於明白百餘年前德國巴伐利亞新天鵝堡的實際建築過程,以及對尼采晚年的精神狀況略有知識的人來說,拿那兩個形象來舉例這類「不管怎樣取一個歐美風命名」中的幽默之處,實在是太方便了。)

去年底在中國喧騰一時的「納粹公司」爭議。(網路)

回到一開始希特勒的話題來看,這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去年底,在中國因為有衛浴設備廠商及人力派遣公司以「奧斯維辛」命名,繼而被發現甚至有以「蓋世太保」註冊的藥廠,而引起一陣撻伐的新聞事件。只能說,在熱愛用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相關典故命名這一方面,似乎還真那麼有點「兩岸一家親」的味道。

不過更有趣的是,假設一樣要用歷史上知名的,與某種「淨化」有關的獨裁者或人物來發想命名,不知為何,他們就絕不會把空氣清淨機取個「吸淨頻」之類的名字。出於某種不可言說的原因,這時政治正確敏感度就又會突然重新上線了,而且運作正常。

可能中國共產黨還是比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可怕得多吧。畢竟希特勒已經死了很久,可是習近平還活著,而且只要他想要,是很有機會也來給你「淨化」一下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