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歷史學柑仔店》漫談動物「去勢」的歷史

早在十七世紀荷蘭時期,臺灣就曾引進閹牛術。清代知縣周鍾瑄所編《諸羅縣志》裡,引陳小崖《外紀》所記,說荷蘭人曾設南北兩處牛頭司,將馴化的野外公牛「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挽」,使其耕種、拉車;母牛則不閹,讓牠們留在山林間繁殖。

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吾為多子苦

家中有愛貓、愛狗的人,可能都曾為是不是要為牠們結紮而苦惱過。這種關於貓狗的結紮苦惱,在1980年代下半以前的臺灣,其實是不太會存在的,因為過去主要只為農場家畜結紮,貓狗並不在考量中。那麼究竟歷史上何時開始為貓狗結紮?又為什麼要為動物結紮?

動物的節育或許不如人的生育控制受到關注,學者常會將人們的節育放在社會文化中來思考,認為有個人的考量,也有社會環境的需求。我想起以前在中學國文教科書中,曾讀到明代歸有光(1507-1571)寫的〈先妣事略〉,他的母親16歲結婚,幾乎年年生育,深為多子而苦,就接受了民俗療法,喝下盛著兩隻田螺的水,結果竟然瘖啞,再也無法說話,身體敗壞,25歲就過世。依學者研究,歷史上的節育是緣自個人的社會需要,但民族國家興起後,生育也與國力與種族存續相關連。二十世紀以來,避孕與身體自主與性解放相互糾纏,成為女性主義的討論話題。無論如何,人的節育通常會受國家或社會權威論述的介入所影響。(1)

當然,動物的節育不會是源自牠自己的意願;如果動物能說話,牠應該不肯接受結紮手術吧?基於人們利益的考量,農業社會中盛行家畜去勢,與畜養的主人肥育、管理、使役動物、改變動物肉質等目的有關,而現代社會裡流浪動物與家中同伴動物的結紮,則是希望減少流浪動物的繁殖,以及使家中同伴動物不發情、易馴養,更能成為人們合適的陪伴者。由於流浪動物的結紮涉及TNVR(誘捕、絕育、注射疫苗、回置)的成效爭議,社會還沒有達成共識,不是本文可以處理的部分。在這裡僅從歷史的角度,援引史料及前人研究,淺談民間傳統與近代的家畜去勢史,以及當代貓狗結紮的故事,也會觸及一點結紮技術的發展過程。

二、傳統的家畜去勢法

筆者幼年成長於臺北周邊,還記得半世紀前,在家中時,偶會聽到街上傳來吹笛人的竹笛音,這時家人說:閹豬、閹雞的人來了。由於父親經商,不是農民,且家中空間不大,沒有養豬;至於雞隻,只有在節慶等特別時日,母親才會飼養幾隻準備宰殺;另家中自由放養的貓狗,多選擇雄性並且認為不必結紮,因此一般而言沒有閹割動物的需求,從沒有親眼目睹這類吹笛人,只空聞其笛音,對他們留下神秘的印象。

其後從歷史文獻中才發現,吹笛人身上所擁有的動物閹割技術,在臺灣說不定可能已有幾百年的傳承。早在十七世紀荷蘭時期,臺灣就曾引進閹牛術。清代知縣周鍾瑄(1671-1762)所編《諸羅縣志》(1717年)裡,引陳小崖《外紀》所記,說荷蘭人曾設南北兩處牛頭司,將馴化的野外公牛「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挽」,使其耕種、拉車;母牛則不閹,讓牠們留在山林間繁殖。臺灣的平埔族也受荷蘭人影響,甚至布農族亦從漢人或南洋學習到為動物閹割的技術。其後過了約二百年,1880年代末寫成的《安平縣雜記》,一樣留下臺灣人閹公牛、雄雞、雌豬等家畜的閹割記載。這些技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依後來日治時期在臺灣農事試驗場工作的畜產專家小野新市的研究,臺灣漢人移民後代的各項文化中,可能有中國淵遠流長的家畜去勢背景,自周代以來,祭祀供奉的六畜犧牲都必須先閹過,中國的軍馬也廣泛經去勢,在新式獸醫知識傳入之前,中國原有的動物去勢相關知識及實踐,可能在民間已形成一個穩定的文化傳統。

牛和臺灣農業社會息息相關,閹牛業在臺灣社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圖為牛協助耕田示意圖(資料照)

牛和臺灣農業社會息息相關,閹牛業在臺灣社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公牛去勢後,耐役力變強,性情更溫馴,也可以減少群聚時公牛的競鬥和對母牛的干擾。傳統閹公牛有兩種方式:一是對黃牛的打撲法,以麻繩纏住睪丸上部,在木板上用木槌或鐵錘打碎睪丸;一是對水牛的割去法,將牛四肢固定在木椿上以利刃迅速割去其睪丸。因為都沒有消毒,出血多,傷口可能化膿,因此風險高,必須透過宗教儀式,燒銀、點香、唸呪,向土地公(伯公)祈求平安。(2)日治時期日本人筆下臺灣傳統的閹牛法是極為簡便的:會把牛牽到溪邊安靜的地方,由一個人拉著牛,閹牛師站在牛後,用刀先割去一個睪丸,牛痛得跳躍,但拉繩的人操控得宜,可以讓閹牛師割去另一個睪丸。割完後就隨即自由放置,令日本人覺得易使牛陷入危險之症。(〈本島人去勢之狀況〉,《臺灣農事報》30期,1909年5月25日,頁82)

目前最常被引用的一份寶貴的臺灣民間田野紀錄,是林美容從閹牛師張樹聰那裡取得的治牛藥簿和訪談紀錄,其中也呈現了民間流傳的動物觀和動物照護知識。張樹聰家族在南投是四代祖傳牛醫,他和兄弟們是第二代。雖稱為閹牛師,但其實也閹豬、羊、貓、雞、鵝等,家族禁忌是不能閹狗(受訪者忘記其原因)。閹公牛,不閹母牛;豬是公與母都閹;只閹雌羊(剖腹);閹公雞,不閹母雞;閹公貓不閹母貓,因為母貓較乖,公貓嘴較「毒」,偷吃的東西會不乾淨。訪談於1991年進行,因為社會變遷,包括被新式獸醫取代,第三代已十幾年沒閹牛,八至十年沒閹豬。他們拜「祖師」華陀,認為自己獸醫義理來自於華陀。閹牛師區別自己和牽豬哥者(豬隻配種者),強調自己有技術,也練武術。至於治牛藥簿則繪有三十三張病症圖,其下寫明治療藥方與服用方法。例如「瀉屎症」、「鼻水流」、「滿身起留症」等,都是以圖描述病症,點出重要病徵(圖1-3)。

圖1 (左)林美容,〈閹牛師傅張樹聰和他的治牛症藥方〉,頁30。圖2 (中)林美容,〈閹牛師傅張樹聰和他的治牛症藥方〉,頁31。圖3 (右)林美容,〈閹牛師傅張樹聰和他的治牛症藥方〉,頁34。

三、日治時期的家畜去勢法

另一方面,傾心日本新式閹術的小野新市,說明日本長期沒有發展家畜去勢法,直到十八世紀才引進西方技術。因七世紀以來,天武天皇四年(675)頒行禁肉令,到江戶末期一千兩百年間,都不得食用牛馬犬猿雞,也禁止拿來祭祀,只能改用魚酒餅,也因此沒有傳入中西的家畜去勢術。直到十八世紀上半,德川幕府時期輸入西洋馬,日本才開始練習馬的去勢法,長崎也因地方傳統還是荷蘭的影響施行公牛閹割。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學習西洋人開始肉食,從歐洲英國、義大利等引入去勢法,並在二十世紀訂定馬的去勢法規,大量訓練兩年期的去勢練習生,而正式在家畜中實施新式的去勢法。所推廣的家畜閹割年齡,大致是閹牛在其二歲以內,閹豬在其五個月內。

在日本新技術者眼中,傳統臺灣的閹術既不衛生,致死率也高。依據日本在臺灣農政團體發行的期刊《臺灣農事報》,一位在農事試驗場畜產部工作的臺灣人雇員楊漢龍說,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獸醫科卒業的余坤,1908年應臺北廳新庄支廳水碓庄(今五股)鄉人的委託,使用日本教導的「新式閹術」為故鄉閹了二十多頭牛,結果牛隻復原又快又好,大獲農民稱讚與信賴。在新法與舊法的比較上,過去牛隻閹割後需要沐水三、四十天,休息一個多月才能回去服勞役,但新法卻只要休息一星期,因此新式閹術在數字面上成效良好,極具經濟價值。

但新法也可能不完美。1912年取得首位臺灣本地獸醫執照的張永祥,1916年所寫的臺中廳東勢角支廳畜牛去勢概況報告中,就提到新式去勢法一些負面的現象,包括手術過程中保定不穩,會造成牛隻脫角、傷及內臟、骨折殘障甚至死亡;或是因為取去全部睪丸,不像閹牛業者留下副睪丸或部分精索,有的牛經過新式去勢後,發育變差,個性比較沒膽,工作不持久,也不再靈活。更重要的是新式閹割法手續複雜,牛的疼痛及折磨時間拉長很多,因此有些農民還是會想去找閹牛師來協助操作結紮。而手術需事先預約,沒辦法像傳統閹牛師隨時可做,更是很不方便的事。

四、當代貓狗的結紮

去勢的問題在當代已從家畜轉到所謂寵物-即伴侶動物,特別是貓與狗在家庭中位置的上升。「對很多人來說,成長過程中最好的朋友是一隻貓或狗,而最好的朋友會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可以說寵物才是這些人真正的家人。(3)這樣的發展,從歷史來看並不久,與現代社會的都市化、少子化、晚婚、家庭成員減少有關。在美語中,「伴侶動物」這個專有名詞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才出現於獸醫學校及相關場所的醫療和心理社會工作場域。而隨著特定動物和人們形成更緊密的家人關係,他們進入家庭,從放養變為家養,與人們共享同一空間,享受家庭的照顧,為牠們節育的觀念也開始傳布。

1973年臺灣最早在大眾媒體上出現貓狗節育的討論,是一篇譯自國外期刊的外稿,刊登在《經濟日報》上,從資源有限的角度,提及美國貓狗數量爆炸性成長帶來問題,主張飼主應為寵物結紮,以降低貓狗的出生率。但文中指出,由於結紮費用及飼主心理因素,節育並不流行。而臺灣動物收容所也自1988年起,開始傳播貓狗節育觀念。(4)即使如此,當時作家梁實秋在他的愛貓一歲時為牠節育,仍是1980年代少有的特例。大概要到20世紀末,隨著臺灣貓節定為與兒童節同日(1996年),貓狗寵物的地位愈形堅固,為牠們結紮的觀念也才逐漸流行(所謂純種貓犬則不在其中)。

美國在1970年代,也經歷了革命式的變化。由於一般人本不流行為家裡的狗貓節育,並且任牠們隨意漫遊,導致很多狗貓在街上繁殖成為流浪動物,收容所也大為爆滿。當時來自草根的動物行動者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寵物結紮倡議運動,終於成功地改變了寵物養殖文化,結紮率一舉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寵物生命的價值也更受到珍視。回顧這不同階段動物生育控制的歷史,我們也看到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變化軌跡。

註腳

(1) 參考:郭文華,〈婦女、身體與國家:家庭計畫的科學與政治〉,《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網頁: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16.htm

(2)朱丰中,〈臺灣牛瘟防治之研究〉,頁13。

(3) 大衛.葛林姆(David Grimm)著、周怡伶譯,《貓狗的逆襲:荊棘充滿的公民之路》(臺北:2016)頁18。

(4) 轉引自陳祖立,〈十九世紀以來的臺灣人貓關係史〉,頁75。

參考文獻

沈佳姍,〈日治前期臺灣獸醫的誕生及其社會功能(1895-1920)〉,《國史館館刊》57(2018.09),頁1-38。

林美容,〈閹牛師傅張樹聰和他的治牛症藥方〉,《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5(1991.06),頁1-38。

朱丰中,〈臺灣牛瘟防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02。

陳祖立,〈十九世紀以來的臺灣人貓關係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07。

Susan Houser, The Historical Role of Spay-Neuter in No Kill, https://outthefrontdoor.com/2015/09/02/the-historical-role-of-spay-neuter-in-no-kill/.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歷史學柑仔店 漫談動物去勢的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