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敘利亞—黎巴嫩問題與法國

一戰結束後,「大敘利亞」跟「大黎巴嫩」的範圍重疊,但其發展目標卻如兩條不會交集的平行線。法國主導了後期敘利亞與黎巴嫩的發展,卻始終沒有阿拉伯人的認同。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敘利亞(Syria)與黎巴嫩(Lebanon)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在西亞地區取得的戰利品。敘、黎兩地屬於東地中海地稱為黎凡特(Levant)地區,特殊之處在於自古以來就有基督徒存在,例如馬龍派(Maronite),又在11世紀末十字軍東征(Crusades)之後留下不少基督徒。近代法國在近代東地中海地區擁有較多的優勢,例如16世紀之後享有保護該地區基督徒與天主教徒的權力。馬龍派與法國建立了外交關係,逐漸掌握較多政治優勢。儘管法國在往後的年代並非主導該區域的角色,卻始終有重新取回黎凡特地區優勢的企圖。

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自15世紀拿下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之後,此區勢力以基督徒與穆斯林兩大社群為主。鄂圖曼政府隨後採取保有個宗教社群原有習俗的「米利特」(Millet)制度管理此區。有學者認為,這是鄂圖曼賦予非穆斯林組成社群的權利,其領導者也因而擁有政治權力,這等同是每個社群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而且各宗教社群之間來往並不密切,縱有差異也不表示會有對立。既然法國在鄂圖曼境內擁有特殊優勢,馬龍派基督徒也有自治的權力,雙方的合作在當時並不成問題。

1798年法國將領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短暫佔領埃及(Egypt)之後,也曾試圖北上進入敘利亞地區,差點就吞噬掉鄂圖曼在黎凡特的領土。法軍進入埃及的另一個用意,是為了顛覆當時英國在亞洲海域特別是印度及周邊區域的優勢。鄂圖曼靠著穆罕默德阿里(Mohammad ‘Ali)將軍的力量取回埃及,英國也參與其中,法軍旋即退出東地中海。只是,隨後穆罕默德阿里的影響力擴大到阿拉伯半島,同時有意北上進入敘利亞,儘管強人出線有利於近代鄂圖曼抵擋歐洲壓迫,但鄂圖曼並不樂見穆罕默德阿里過於「功高震主」。而英國也不喜歡穆罕默德阿里的高調作風,這可能讓英國喪失在這區域的海洋優勢。

穆罕默德阿里。(圖:維基共享)

由於不少穆斯林也不認同穆罕默德阿里,傾向支持鄂圖曼政府,當穆罕默德阿里的勢力欲進入黎巴嫩重鎮貝魯特(Beirut)時,選擇重用了馬龍派的力量,進而造成穆斯林對馬龍派產生敵意。1831年與1839年鄂圖曼分別與埃及兩次交戰,在英國介入下,穆罕默德阿里遭到壓制,英國取代法國在東地中海的優勢。然而,法國在19世紀中葉又再次將觸角探至東地中海。1854年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爆發,原因之一便是法國、俄國爭奪耶路撒冷(Jerusalem)聖地保護權,法國陣營在戰爭中獲勝,在此區的優勢也水漲船高。馬龍派與基督徒在東地中海的優勢更加高於穆斯林,這對經商或政治都更加有利,也讓穆斯林對情勢更加不滿。

1860年5月穆斯林與基督徒衝突後,基督徒尋求法國領事協助。1861年,英法與俄國簽訂《黎巴嫩自治議定書》,鄂圖曼政府同意,黎巴嫩由基督徒擔任總督。

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沒有偏離鄂圖曼的「米利特」,只是更傾向於幾近「獨立」的黎巴嫩,而不是「自治」的黎巴嫩。即使不是所有穆斯林都與基督徒對立,但由於上述的政治問題,兩大宗教社群之間的鴻溝確實也更加明顯。

按照1916年英法的《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法國在大戰結束之後應可如願以償獲得黎凡特地區。然而,在戰爭期間麥加(Mecca)的哈希姆家族(Hashmite)為了建立阿拉伯王國的宏圖,選擇與英國合作對抗鄂圖曼。哈希姆的費薩爾(Faysal)早已與敘利亞阿拉伯人達成協議,當然不願讓法國在東地中海獨大。黎巴嫩的馬龍派並不認同費薩爾,也不願意讓黎巴嫩納入費薩爾的管轄,提出希望將貝卡山谷(Bekaa Valley)做為跟敘利亞割離的自然疆界,讓黎巴嫩順利脫離敘利亞獨立,建立「大黎巴嫩」(Greater Lebanon)。1919年1月開啟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不僅費薩爾出席會議,黎巴嫩也有代表團與會。

1920年9月1日,在國際聯盟的監護下,大黎巴嫩國家宣布獨立。(圖:維基共享)

不過,巴黎和會的重心並不在這些事情上面,因此費薩爾與黎巴嫩代表都沒有獲得他們想要的答案。費薩爾與法國互不相讓,尤其法國一再強調如果費薩爾同意由法國管理,那他所掌握的敘利亞就可以擁有黎巴嫩。1919年年底,費薩爾與法國總理克里蒙梭(Georges Clemenceau)進行密集的協商,只是兩人之間的立場仍然迥異,儘管有些史料指出費薩爾勉為其難同意法國管理黎巴嫩,但這都是仍待商榷的說法。敘利亞與黎巴嫩之間的界線該怎麼界定,費薩爾跟法國沒有共識。同時,也因為敘利亞的反法勢力強大,費薩爾在1920年初仍是選擇與反法勢力站在同一陣線。

1920年3月,費薩爾在大馬士革(Damascus)登基。但同時間成立的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卻同意英法在西亞的「委任託管」(mandate),讓兩歐洲強權在西亞的瓜分合法化。法國與費薩爾本就沒有達成共識,現在有了國際聯盟做靠山,便無視費薩爾的存在,7月法軍進入敘利亞,迫使費薩爾不得不離開這個阿拉伯王國的希望之地。也讓更多穆斯林民族主義者不滿,它們仍致力於抗拒法國,其抗爭背後有著「大敘利亞」(Greater Syria)的意涵,也有「泛阿拉伯主義」(Pan-Arabism)整合阿拉伯的企圖。而法國也試圖擴大馬龍派的勢力範圍,周遭穆斯林社群也因此被納入了黎巴嫩。

一戰結束後,「大敘利亞」跟「大黎巴嫩」的範圍重疊,但雙方各自的發展目標卻如兩條永不交集的平行線。法國主導了後期敘利亞與黎巴嫩的發展,卻始終沒有得到阿拉伯人的認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