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路向南》泰好看:泰國電影產業的政經分析

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要追溯至1997年金融危機與全球化的影響。前總理塔克辛上台後,選出五大競爭力的產業:觀光業、時尚業、食品業、軟體與電腦動畫業、汽車業等,其中的時尚業、食品業、軟體與電腦動畫業與文化創意產業關係密切。也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政府的挑選之下,成為帶領泰國進行經濟復甦的重要策略性產業。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大幅提昇,泰國的設計實力受到全世界矚目,泰國的影視產品也同樣大放異彩。

陳尚懋/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南向辦公室主任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已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的報告顯示,在2002到2015年這段期間,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的貿易年平均成長率達到7.34%,出口總值則從2002年的2,080億美元成長至2015年的5,090億美元,13年間成長一倍之多。文化創意產業如此強勢的發展,也成為帶動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根據統計,開發中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出口總額從2002年的844億美元成長至2015年的2,651億美元,顯見開發中國家可以藉由文化創意產業更加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其中泰國位居開發中國家文創產品出口排名第7位,次於中國、香港、印度、新加坡、台灣、土耳其等國,泰國最有名的文創產品包括:視覺藝術、設計、出版印刷品;主要的出口國是美國、香港與德國。

事實上,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要追溯至1997年金融危機與全球化的影響。在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2001年上台之後,邀請國際競爭力大師Michael Porter為泰國提供往後發展的建議,選出五大競爭力的產業:觀光業、時尚業、食品業、軟體與電腦動畫業、汽車業等,其中的時尚業、食品業、軟體與電腦動畫業與文化創意產業關係密切。也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政府的挑選之下,成為帶領泰國進行經濟復甦的重要策略性產業,相關計畫包括:曼谷時尚城市、泰國創意設計中心、一鄉一產品、泰國世界廚房中心等計畫與電影產業等。泰國政府希望可以藉由強調柔性權力(soft power)的文化創意產業,有效帶領泰國經濟走出危機的陰影。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大幅提昇,泰國的設計實力受到全世界矚目,泰國的影視產品也同樣大放異彩。

泰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要追溯至1997年金融危機與全球化的影響。文化創意產業在政府的挑選之下,成為帶領泰國進行經濟復甦的重要策略性產業。圖為泰國創意中心。(圖:TCDC)

1997年金融風暴對泰國電影產業造成相當嚴重的衝擊,2000年時泰國的國片產量只有7部,然而在泰國政府有計劃的扶植之下,泰國電影產量與產值開始增加。2004年時泰國的國片產量高達46部,年票房超過0.72億美元,2014年時國片達到歷史紀錄的71部,至於在票房方面,則於2015年達到歷史新高的1.60億美元。泰國的電影產業可以分成國內取向與國外取向加以探討:首先在國內取向,也就是泰國國片的部分,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型:

史詩片:

《素麗瑤泰》(The Legend of Suriyothai, 2001)、《大將軍》(KunPan, 2002)、《大城武士》(Sema: The Warrior of Ayodhaya, 2003)、《曼谷紅玫瑰》(The Siam Renaissance, 2004)、《琅卡蘇卡女王》(Puen yai jom salad, 2008)、《王后秘史》(The King Maker, 2005)、《烈血暹邏2》(Bang Rajan 2, 2010)、《帝國邊緣》(Edge of the Empir, 2010)、《泰皇傳奇六部曲(1-6)》(King Naresuan 1-6, 2007-2015)。

恐怖片:

《幽魂娜娜》(Nang Nak, 1999)、《見鬼》(The Eye, 2002)、《鬼影》(Shutter, 2004)、《鬼片》(Coming Soon, 2008)、《鬼4虐》(4 Bia, 2008)、《鬼亂5》(Phobia2, 2009)、《入侵者》(The Intruder, 2010)、《帶我回家》(Take me home, 2016)、《屍約》(The Promise, 2017)、《不人之吻》(Krasue: Inhuman Kiss, 2019)。

動作片:

《拳霸》(Ong Bak, 2003)、《美麗拳王》(Beautiful Boxer, 2004)、《拳霸2》(Tom Yum Goong, 2005)、《拳霸3》(Ong Bak 3, 2009)、《拳霸4》(Ong Bak 4, 2010)、《山田長政:大城武士》(Yamada The Samurai of Ayothaya, 2010)、《英雄的崛起》(Khun Phaen Begins, 2019)、《通靈少年2020》(Necromancer, 2020)。

喜劇片:

《人妖打排球》(The Iron Ladies, 2000)、《泰國大盜》(Thai Thief, 2006)、《頑皮鬼(1-6)》(Oh My Ghosts!, 2009-2018)、《我家樂翻天》(The Little Comedian, 2010)、《淒厲人妻》(Pee Mak, 2013)、《這個高中沒有鬼!(1-3)》(Make Me Shudder 1-2, 2013-2015)、《鬼才要畢業》(Midnight at University, 2016)、《條子超大條》(Oversize Cops, 2017)、《騎機男孩(1-2)》(Bikeman, 2018-2020)。

2000年時泰國的國片產量只有7部,然而在泰國政府有計劃的扶植之下,泰國電影產量與產值開始增加。圖為2000年的泰國喜劇電影《人妖打排球》。(圖:網路)

青春片:

《小情人》(Fan Chan, 2003)、《愛在暹邏》(The Love of Siam, 2007) 、《愛我一下夏》(Hormones, 2008)、《愛久彌新》(Best of Times, 2009)、《親愛的伽利略》(Dear Galileo, 2009)、《下一站說愛你》(Bangkok Traffic Love Story, 2009)、《你好,陌生人》(Hello Stranger, 2010)、《我們的情人節》(My Valentine, 2010)、《初戀這件小事》(First Love, 2011)、《音為愛》(SuckSeed, 2011)、《一日戀人》(One Day, 2017)、《模犯生》(Bad Genius, 2017)、《把哥哥退貨可以嗎》(Brother of the Year, 2018)、《限時好友》(Friend Zone, 2019)、《借來的100天》(Home Stay, 2018)、《就愛斷捨離》(Happy Old Year, 2019)。

《初戀這件小事》是2010年於泰國上映的浪漫喜劇電影,男主角馬力歐因本片走紅全亞洲。

其次在國外取向方面,因為泰國政府的支持,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低廉成本等,現在的泰國除了成為國際電影的外景拍攝地之外,其電影技術越趨成熟完善更成為後製基地之一,也成為電影公司進行拍攝與後製工作一條龍的選項之一,包括:早期的《前進高棉》(Platoon, 1986)、《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1987)等,到之後的《海灘》(The Beach, 2000)、《007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 2000)、香港導演王家衛所主導的《2046》(2004)、《BJ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 2004)、《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2004)、《星際大戰三部曲》(Star Wars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美國黑幫》(American Gangster, 2007)、《無聲火》(Bangkok Dangerous, 2008)、《醉後大丈夫2》(The Hangover 2,2011)、日本片《南國樂活之宿》(2009)與《再見,總有一天》(2010)、中國片《人在囧途之泰囧》(2012)、《華人街探案》(2014)、《湄公河行動》(2016)等,還有包括以探討台灣白色恐怖為主題的《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 2009),目前在台上映將泰國足球隊受困洞穴故事搬上螢幕的《奇蹟救援》(The Cave, 2020),甚至湖南衛視實境節目《中餐廳》第一季等都是在泰國進行拍攝與後製工作。

日片《再見,總有一天》由中山美穗、西島秀俊主演,本片全程在泰國實地取景拍攝。(圖:《再見,總有一天》劇照)

同樣在經過幾年的努力之下,2006年時前往泰國拍攝影視節目的外國團隊有491個(包括:紀錄片、廣告、電影、電視、音樂錄影帶等),總營收達到約19.3億泰銖;到了2017年時,前往泰國拍攝的外國團隊達到810個,營收也增加至增加到了30.7億泰銖,成長約六成左右。

泰國電影產業迅速成長與政府的角色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泰國政府除了將外國明星的所得稅從37%大幅降至0%外,更減化外國團隊在泰國進行拍攝的成本以及相關的行政流程;另外,泰國官方的觀光局(Tourism Authority of Thailand)從2003年起接手舉辦的曼谷國際影展(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更是將泰國電影推上國際舞台的重要影響力。泰國文化部於2008年提撥1,500萬泰銖的經費給泰國國家電影協會(Federation of National Film Association of Thailand, FNFAT)以協辦曼谷國際影展,這是當時文化部支持單一民間部門活動的最大金額,顯見泰國政府對於電影產業的重視。

2006年時前往泰國拍攝影視節目的外國團隊有491個,總營收達到約19.3億泰銖;到了2017年時,前往泰國拍攝的外國團隊達到810個,營收也增加至增加到了30.7億泰銖,成長約六成左右。圖為取景於曼谷的《醉後大丈夫2》。(圖:網路)

為進一步帶動泰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泰國政府也著手針對相關制度進行改革,希望建立單一窗口來整合目前電影產業所牽涉的相關組織。目前泰國的電影產業主要由幾個政府機關負責:第一是觀光與體育部(Ministry of Tourism and Sports)下的泰國電影辦公室(Thailand Film Office),負責外國片商在泰國的拍片事宜;另一則是文化部下設的當代藝術文化局(Office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負責電影產業的推廣工作。泰國政府則開始思考要將與電影產業相關的組織加以整合,成立電影與影像部門,希望可以透過單一窗口來節省電影製片的時間。雖然如此的制度改革有其難度,但對泰國電影產業的長期發展絕對有助益。

儘管政府部門先前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民間部門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貢獻不見得比政府少。許多私人企業會舉辦創意比賽,鼓勵大眾提出有創意的廣告文案與短片等,提供年輕人發揮創意的機會。2008年度的泰國賣座片「愛久彌新」,即是一名曼谷大學的學生參加由GTH(GDH的前身)電影公司所主辦的短片大賽得獎後改編而成的,顯見泰國電影產業中民間部門的角色也相對重要。

泰國電影產業在政府與民間的協力合作之下,逐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也讓更多人認識到東南亞的電影。秉持著一路向南的東南亞初衷,我們將在往後的文章中介紹泰國與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優質電影,讓我們一起走進泰國、走進東南亞的電影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