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貿戰略:印度的角色不容忽略

儘管印度疫情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對於台灣而言,提早在既有印度戰略政策基礎上,構思未來強化對印度投資的機會,應該是第二任蔡英文政府對外經貿戰略的重點項目。受到最新全球政經情勢與疫情影響,印度勢必展現更強烈的決心與行動來化解外資投資的障礙,而且台印之間能夠合作的產業將更進一步可以擴及科技、環保、智慧方案、醫療衛生與農業合作等領域。

托克維爾

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美國仍深陷疫情蔓延考驗,面對不到6個月後的連任選舉,總統川普處於控制疫情擴大與恢復經濟活動之間的政治拉鋸。部分歐洲國家情勢出現緩和跡象,但韓國、中國與日本在局部解禁後卻出現確診病例回升,預埋第二波疫情爆發的隱憂。

無論如何,對於所有國家的領導人而言,防疫之後另一項接踵而來的挑戰,就是擘畫後疫情時期的經濟振興與復甦,這已是當務之急。台灣防疫工作表現傑出,廣獲全球讚揚,唯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貿戰略,更應該在既有的政策基礎上,加快腳步推動。

結構面的事實是,即使在這波全球疫情發生之前,受到中國經濟與市場轉型以及美中貿易戰的雙重衝擊,以中國為首的「紅色供應鏈」早已開始鬆動,愈來愈多在中國的台商已經開始佈局中國以外的替代市場,台灣早在3年前也開始推動分散市場的「新南向政策」。美中貿易戰的拉扯,促使新一波在中國的台商回流投資台灣。歷經這波疫情的刺激,美國川普政府更責力促成全球經貿投資的「去中國化」,不惜提供補助與經濟誘因呼籲美國企業遷離中國,返美投資。

過去20多年來,兩岸經貿關係密不可分,台灣有4成出口都集中在中國市場,如此的經貿依賴讓北京擁有對台「以商逼政」的籌碼。4年前,台灣蔡英文政府就「超前部署」,規劃「新南向戰略」,聚焦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甚至印度等新興市場,其中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6%的印度,更是新南向市場的重中之重。

4年前,台灣蔡英文政府就「超前部署」,規劃「新南向戰略」,聚焦在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甚至印度等新興市場,其中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6%的印度,更是新南向市場的重中之重。(REUTERS)

遺憾的是,受到台灣企業對印度市場認識不足、印度對外商投資開放措施不夠、印度投資基礎建設無法讓外商放心,以及印度的文化、宗教、種姓、環境和中央地方分權等複雜因素,台灣投資印度雖略有成長,仍然有限。但反過來看,機會卻是無窮。

在疫情爆發前,美中貿易戰讓印度莫迪政府積極「東進」,拉攏包括美國在內的外資前來投資。為了內部政治與選舉考量,川普和莫迪還一搭一唱,透過互訪營造選戰與國內領導聲勢。去年9月底,莫迪和川普共同在美國德州造勢,有5萬名印度裔美國人與會,莫迪順勢宣佈降低企業稅,以吸引美商投資。

今年2月川普訪問印度,莫迪送上30億美金的軍購大禮。今年4月,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宣佈美國要和印度、澳洲、日本、紐西蘭、韓國、越南等國合組「經濟繁榮網絡」的夥伴聯盟,來重組全球產業供應鏈。華府強調將加速全球供應鏈與中國「脫鉤」。在華府眼中,希望將印度和越南打造成取代中國的替代市場標的。

當武漢疫情在全球延燒之際,上個月莫迪政府主動接觸美國最大的醫療與藥品大廠,提供投資減免措施,邀請這些美國公司到印度投資醫療用品。過去幾年,莫迪政府也通令印度全球外館,全力宣傳吸引外資到印度投資食品加工、紡織、皮革與汽車零配件等產業,幾家有名的台灣製造業大廠也低調進軍印度市場。尤有甚者,印度國安單位也聚焦吸引中國「華為」以外的5G設備與供應商,前來印度建置5G基礎設施,凡此均為台印關係提供若干戰略合作與經濟互惠的利基。

在疫情爆發前,美中貿易戰讓印度莫迪政府積極「東進」,拉攏包括美國在內的外資前來投資。為了內部政治與選舉考量,川普和莫迪還一搭一唱,透過互訪營造選戰與國內領導聲勢。(EPA)

儘管包含台商在內的多數外資對於印度的投資環境仍有所保留,但基於「不要將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道理,已有許多跨國企業在印度建立投資灘頭堡,但多數是基於分散風險的戰略考量。這波疫情加速莫迪政府吸引外商投資的速度,也向主要外資保證將協助決土地取得、強化水電基礎建設以及修訂勞資法和電商交易法。

對於一年前成功連任的莫迪來說,去年後半年印度經濟成長出現停滯,後來也出現多起國內示威事件,都讓外資考慮投資印度時多了一層質疑。美中貿易戰原本可以讓莫迪翻轉印度經濟情勢,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口龐大、衛生條件極差的印度也必須進入幾乎「封國」的情境。尤其現今印度的確診人數突破7萬人,為亞洲第二高,僅次於中國,對於未來經濟的衝擊和失業率飆升可以預期,更迫切需要外來投資。

儘管印度疫情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但對於台灣而言,提早在既有印度戰略政策基礎上,構思未來強化對印度投資的機會,應該是第二任蔡英文政府對外經貿戰略的重點項目。過去幾年,台灣在「新南向政策」綱領下,與印度在電動車、石化能源和智慧城市等產業展開初步合作。但誠如上述分析,受到最新全球政經情勢與疫情影響,印度勢必展現更強烈的決心與行動來化解外資投資的障礙,而且台印之間能夠合作的產業將更進一步可以擴及科技、環保、智慧方案、醫療衛生與農業合作等領域。

美中貿易戰原本可以讓莫迪翻轉印度經濟情勢,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口龐大、衛生條件極差的印度也必須進入幾乎「封國」的情境。(EPA)

更重要的是,當包括美國、澳洲等對中國疑慮加深的國家有意拉攏印度之際,台灣更應該掌握時機,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在這場抗疫戰役形塑的國際聲望,尋求美、澳等國家的協助,全面性加強與印度的連結與合作。特別是這場疫情讓美中兩強關係形同絕裂,但華府受傷慘重、自顧不暇,北京則野心勃勃、欲削弱美國全球霸權。澳、印與日本等國都擔心美國優勢正在消退,中國取而代之,因此必須尋求地區力量的平衡,這就給予台灣強化其在地緣政治角色的機會。

最後,台灣強化對印度投資也必須有優先順序。印度各地方發展程度不均,地方政府提供的投資優惠與執行能力也不一,重點發展產業也有別。台灣經貿單位有必要結合學界,針對印度重點投資標的進行更細緻的分析,提供台商正確投資參考。台灣政府也應加速與印度的經貿投資談判,簽署保障台商投資的相關協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