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紓困不是只有「發現金」這種方法

許瑞德

為了因應日益升高的中國武漢肺炎疫情所造成的嚴重影響,除了第一階段所編列的600億元特別預算,及移緩濟急的400億元,共1千億元紓困振興經費外,行政院日前再召開臨時院會,通過第二階段紓困方案,總計規模達1兆500億元,紓困特別預算將追加1500億元,以紓困、振興為宗旨,希望達到「企業不能倒、就業不能失、物流不能停、金流不能斷」的最大滾動目標;此外,政府更為了刺激消費,已拍板發行每人每月上限1000元的酷碰券。

但國民黨立委卻認為,現在美國、日本、新加坡也早已發放現金紓困,目前情況下,發放現金對民眾才直接而方便。但事實上,紓困、振興經濟,真的只有發現金這一個方法嗎?發現金真的能夠達到振興經濟的預期效益嗎?

如果已經有過去不成功的消費券例子,為何國民黨還要執著在「用現金換民調」呢?(資料照)

2009年馬政府執政時期,為了提振經濟,曾經舉債856億元大張旗鼓發行消費券,每一個國民都可拿到3600元。當時經建會(現國家發展委員會)原先預估大約能提升0.66%的經濟成長率,但經建會事後曾委託調查,發現在考量加碼效果下,消費券的替代效果就達67%,不考量加碼效果更高達76%,顯見民眾不會因消費券就增加額外消費;其對經濟成長率的貢獻僅為0.28%至0.43%。

連當時的審計部報告也指出,由於替代效果偏高,最終僅能提升0.28%至0.43%的經濟成長率,顯見當初經建會的預估實在太過樂觀;此外,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團隊當時的評估,也只提振了330億元的效益。所以消費券真的就是振興經濟的萬靈丹嗎?就2009年消費券的前車之鑑來看,「消費券經濟學」的確是欲振乏力的。

也因為有了馬政府時期消費券失敗經驗的借鏡,政府以顧家庭、護弱勢、挺企業、顧產業、挺就業、渡難關、拚防疫等方式,延緩還貸、利息降低、公股行庫利息再減碼、電信費用緩繳、瓦斯費減免、弱勢老人身障者每人加發三個月生活補助,每月1500元、中小企業加碼2000億元......等等眾多措施,除此之外,政府也提供服務業及製造業薪資補助,預估有66萬名員工受惠;並補助計程車、遊覽車駕駛,對於年輕人提供「安穩青年就業方案」,對失業者提供擴大公共服務,提供約100萬名水電工攤商等自營工作者薪資補貼。

換言之,政府不再以過去馬政府時期的經濟舊思維,給現金讓民眾去消費,但又無法保證大家一定會消費。依照台灣人民愛儲蓄的特性,台灣的超額儲蓄率一直處於高檔狀態,2019年是12.45%,主計總處甚至在2019年底曾預測,2020年超額儲蓄率將由12.45%彈升至13.55%,看來台灣人偏好未雨綢繆、愛存錢的天性實在是很難改!

振興經濟是不是只有發錢這一條途徑?恐怕並不是那麼絕對!所有的政策除了效益的預測之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人民的消費習慣與生活特性。如果已經有過去不成功的消費券例子,為何國民黨還要執著在「用現金換民調」呢?

(時事觀察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請勿一稿多投,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