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林濁水觀點》中間路線與柯P總統大夢(二):病毒來襲,馬、柯撿到膛炸槍

2019年之後,柯文哲以最兇猛的極端措詞攻擊兩極,對台獨一極展現出的甚至是誓不共戴天的態度,呈現的色調完全不是溫和中庸地處在統獨兩極間的中間,而是自成和統獨涇渭分明的另外一極,或者是遠比獨小的一極,政局從此由尖銳的兩極對立轉向尖銳的三極對立。結果便是依正常態度理解中間的意涵,並希望跟隨柯的領導而走出極化對立,走向溫和中庸的群眾,逐漸發現他們原來是跟錯了人。

林濁水

一、防疫馬、柯撿到膛炸槍

蘇貞昌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一個月,馬總統義憤填膺,痛批違反人性。結果反彈聲浪一片,2月5日依tvbs民調發現贊成禁出口一個月的高達72%,不贊成的只有13%。可見一向溫良恭儉讓的馬總統,以為撿到了槍,沒想到撿到的是會膛炸的槍,扳機一扣,自傷嚴重。馬總統自傷關鍵仍然在於他一貫的毛病,沒有同理心,對台灣人長期被中共欺負的憤懑太沒有同理心了。

同樣撿到了槍而膛炸的還有柯文哲。同一份民調也調查了民眾對陳時中沒有公布從中國包機回台乘客隔離檢疫地點的態度,發現認為應該公布地點的有52%遠高於認為不應該公布的34%。恰巧柯文哲2日在陳時中宣布後馬上爆料陽明山台銀宿舍就是隔離檢疫地點。依照民調結果,等於是和馬總統相反,柯文哲撿對了槍地站在多數的一邊了。不幸的是,這把槍還是一樣膛炸了,柯文哲臉書粉絲專頁按讚數連跌4天,創大選後粉絲數最大跌幅,使得天天以嗆辣風格曝光的柯反常地兩天神隱不受訪。

二、柯從一舉手就紅變一嗆就黑

同樣膛炸,柯的狀況恐怕比馬嚴重,因為馬是站在多數的對立面而膛炸,柯卻是站在多數的一邊居然也膛炸。和柯自已去年初以來的幾次掉粉相比,這次幅度並不是最大,但是就內容來看,卻是最危險的。2019年年初,柯文哲臉書大掉粉,理由是嗆聲反台獨。台灣民意主流是台獨,這一點他應該是知道的,但是在2018年底選後,他一人戰勝藍綠兩軍夾擊,得意之餘,認為可以挾人氣王的聲勢,把台獨打壓下去以擴大他領軍的「中間力量」,所以嗆聲蔡搞台獨是當強盜

柯文哲爆料陽明山台銀宿舍就是隔離檢疫地點。依照民調結果,柯文哲撿對了槍地站在多數的一邊了。不幸的是,這把槍還是一樣膛炸了。(本報資料照)

然而他不死心,2019年整整一年,柯文哲以反台獨擴大中間力量為職志,挑戰主流多數,結果是一路掉粉。站在少數一邊嗆主流價值而掉粉,邏輯上很合理;但是如今站在多數一邊還掉粉,不必懷疑,他遇到的危機遠遠大過以往。一個最合理的解釋是,民眾對他的信任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以致於他講資訊公開,多數人的判斷並不是他的真心。換句話說,過去他縱使話荒唐白目,胡亂「舉手」,但被認為坦誠,如今雖然講的沒錯,大家卻反而不相信他。這很慘,走到這一步很難想像他的2024大業怎麼實現。

信用的建立,需要時間,距離2024只有三年,時間夠嗎?何況他除了信用亟待重建,還有他獲勝的戰略恐怕更有問題—他無限上綱了中間路線,把它當勝選的核心戰略肯定是一個根本的錯。這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A、中間路線大利地方基層選舉不利中央選舉

1月30日,在【自由評論網】我點到中間路線有利於地方選舉但不利於中央,現在進一步說明。

2007年我寫了篇〈里長伯的中秋〉說10多年來在高層政治政黨愈鬥愈凶,但底層選民投票時卻愈來愈「去政黨化」,我說這走上了跟日本一樣的趨勢。到了柯文哲2014年選市長時,我就根據這觀察提了「金字塔論」建議民進黨台北市長選舉支持柯文哲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才有打敗國民黨的機會。

所謂金字塔論就是比較了1990年代末到2003年間各層級的選舉後,發現由於長期戒嚴體制的殘留,所以直到2000年之前,台灣的選舉愈下到地方層級,無黨人士愈沒有空間,愈由國民黨壟斷得票率和席位,於是國民黨的得票率在上下不同層級的公職得票率間形成了正金字塔的結構,但是到了2000年之後得票結構將翻轉成倒金字塔的形態,然後愈下層的得票率愈會被無黨人士取搶過去,並由他們形成正金字塔結構。

下面就是依1998年國民黨在台北市的得票狀況畫出來的金字塔圖。

2014年選下來,「有黨」和無黨候選人的上下層得票結構果然翻轉成下面的樣

金字塔論既預測出不藍不綠,中間路線的柯文哲在地方選舉的勝選;但是不要忽略的,豈不是也將預測出任訴求中間路線的柯要用來攻中央層級的國會和總統將難之又難?柯文哲說的「中間愈來愈大」大可做為的機會豈不是將相當小。

B、國內外慣例:「中間黨」頂多只是第三大黨

柯文哲標榜民眾黨是中間路線的黨、是自由主義的黨,這樣的民眾黨,他強調將來不做第三大黨,要做主導台灣未來的最大黨。

柯文哲又說在台灣選舉時,總有既不投民進黨又不投國民黨的中間勢力。他說,支持這個勢力的民眾很堅定,一直至少有25%。25%?這是1990年代的立委選舉的確存在的現象,至於現在,早就不只25%了,例如2016年是29%、2020年是32%。但是如果他的言下之意是在這樣的基礎上,他就大有機會,可以在25%中伸腳出手,使民眾黨先由鼎足而三,再發展成第一大,那就一廂情願了。

理由是,任何國家的常態,外於兩大黨外的「中間力量」,佔的比例一點也不大,反而比兩大黨更極端的小黨加起來的總和肯定比「中間黨」更大。例如德國2017年大選,兩大黨之外得票率總計48.6%。這48.6%中,中間立場的自由黨,得票10.7%,若再加上中間偏右的巴伐利亞基社聯盟的6.2%,也不過是16.9%;但是一些強烈意識形態的政黨,極右的德國另類黨12.6%,左派黨9.2%,綠黨9.0%,三黨合計就30.8%了,遠遠勝過了中間力量。這情形說明的是:

1,雖然在兩大黨外的選票不少,但是瓜分這些選票的小黨林立,其中最大的小黨拿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沒有一個第三黨可以大到統吃;

2,多數的小黨在意識形態上一點也不中間,比兩大黨更不中間,他們位居更邊緣位置是常態;

3,真正位於兩大黨間的中間地帶相當小,中間小黨加起來,往往比極端的勢力的小黨總合還小得多。

德國的情形,今天的台灣也很類似 。2020年選舉,兩大黨合計得票率才68%,但是剩下32%中,比民進黨更獨、更綠的小黨有7個,總計得票15%,比國民黨更藍、更統的小黨有3個共得票5%,左右兩極端的小黨合計20%,於是符合中間立場的就剩下12%了,民眾黨的11.2%就在其中,正好是佔32%的三分之一稍微多一點而已。

有趣的還有英國的例子。1920年代左翼工黨崛起,把自由黨擠到左右光譜的中間,從此自由黨就從大黨變成了永遠的小黨了。

無論如何,中間的存在對民主政治運作非常有價值,但是它的發展終歸大有侷限。

C、古怪的中間極端主義

本來,中間路線會被一些人認為討喜是因為他意味著溫和中庸。但柯文哲乘2013~2014年厭惡藍綠的白色風暴而起後,走的是一種並不溫和,而是古怪的「中間極端主義」。

2019年之後,他更以最兇猛的極端措詞攻擊兩極,對台獨一極展現出的甚至是誓不共戴天的態度,呈現的色調完全不是溫和中庸地處在統獨兩極間的中間,而是自成和統獨涇渭分明的另外一極,或者是遠比獨小的一極,政局從此由尖銳的兩極對立轉向尖銳的三極對立。結果便是依正常態度理解中間的意涵,並希望跟隨柯的領導而走出極化對立,走向溫和中庸的群眾,逐漸發現他們原來是跟錯了人。

中間路線會被一些人認為討喜是因為他意味著溫和中庸。但柯文哲乘2013~2014年厭惡藍綠的白色風暴而起後,走的是一種並不溫和,而是古怪的「中間極端主義」。(本報資料照)

什麼是中間民眾?民調專家戴立安有一個非常有趣又精準的分類。他發現所謂被泛稱中間的民眾約佔總體民眾的30%上下,他把所有的民眾從深藍、藍、淺藍、中間到深綠再分成9個族群。其間屬於中間的30%又有3類,分別是:對藍綠都有好感的G4,對藍綠都無感的G5,以及對藍綠都討厭的G6。

經過這樣分類後,我們發現這三種「中間」在本質上彼此互不相謀。其中G5一類根本政治冷感,本質上既然是冷感,所以柯再怎樣努力宣傳,要獲得他們的支持肯定有限;至於對兩大黨都有好感的G4類,在柯把藍綠都當成惡魔堅壁清野以待後,柯恐怕也不容易在他們中找到什麼支持者;於是沒有疑問的,柯的中間極端主義立場可能強烈吸引到的就只有對藍綠都沒有好感的G6這一個族群了。很不幸的,這個族群雖然是「中間」的大宗,但是佔全體民眾頂多15%而已。15%很湊巧,和這次選舉民眾黨獲得的11.2%選票正好相去不遠。於是問題就來了,滙集了總體中15%的憤世嫉俗民眾,在亂世肯定足以搞革命推翻政權;甚至在憲政危機時也可以像太陽花一樣癱瘓體制,但是在民主選舉時,要成得了大事肯定不可能。

無論如何,要主導台灣的未來,柯文哲非另起爐灶不可,如果繼續他偉大的中間路線,他肯定永遠偉大不了。

註:

1. 其實主張維持現狀,那裡算搞台獨,蔡只不過在中共打壓下接受美國的支持而已居然就被柯無限上綱成當台獨強盜。

2. 但在民主化早期並不是這樣,第三黨的新黨、親民黨都曾經「超級大」,但是民主一旦深化,如2016年後,各擁不同意識形態的小黨增加,票源被瓜分,不再有獨大的第三大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