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犯太歲的伊朗?

蘇萊曼尼事件對伊朗內政與外交將帶來許多未知的連鎖效應,但美國的行動如今看來也只有殺雞儆猴的意涵,畢竟美國不見得有能力再承擔新一波的戰爭。從過去美軍在阿富汗與伊拉克來看,即使他們在80年代打過阿富汗、90年打過伊拉克,但顯然在2001年打阿富汗、2003年打伊拉克並沒有比較輕鬆寫意。若要面對從未直接軍事交手過的伊朗,一切可能都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近日的伊朗政府,比起往常要來得更焦頭爛額。先是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IRGC)重要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遭美國刺殺,此事本應凝聚伊朗國內一致對外的氣勢,但未料幾日後竟發生伊朗境內的烏克蘭客機因人為疏失遭擊落的事件,而罹難者中有82名是伊朗人,引發伊朗國內譴責與批判聲浪。許多無法預測的「意外」,讓伊朗政府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權威皆受損。

2019年4月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將伊朗的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但革命衛隊真的恐怖嗎?革命衛隊成立於1979年5月,目的是為了剷除前朝巴勒維(Pahlavi)政府的遺毒,在後來精神領導人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主導之下勢力日趨壯大,形成國家正規軍隊之外的軍事力量。在伊朗,國家軍隊保衛疆土,革命衛隊的任務則是持續革命。革命衛隊逐漸產生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是世界軍事與政治發展歷史中很特殊的例子。

蘇萊曼尼指揮下的革命衛隊聖地旅(Quds Force,Quds指的是耶路撒冷),是進行伊朗境外活動的主要勢力。伊朗一再強調,蘇萊曼尼過去對西亞的穩定與和平的貢獻。持美國立場者必然對伊朗的說法嗤之以鼻,不過,易位思考,「為什麼伊朗不能帶來和平?」、「為什麼只有美國才能讓情勢穩定?」但多數人接受以美國為主的觀念所影響,對於特定非西方國家普遍存有妖魔化的刻板印象,恐怕難以接受不同的立場與價值觀。於是,聖地旅在近年內對付伊斯蘭國(ISIS)、敘利亞(Syria)內戰上的努力,想當然爾沒有多少媒體會關注,美軍的行動才是媒體焦點。當川普認定革命衛隊是恐怖組織時,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反擊說,美國在各地駐紮的軍隊才是恐怖組織。國際社會對美軍在各地駐紮視為日常,卻會批判伊朗革命衛隊在境外的活動。

伊朗境內的烏克蘭客機因人為疏失遭擊落的事件,罹難者中有82名是伊朗人,引發伊朗國內譴責與批判聲浪。許多無法預測的「意外」,讓伊朗政府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權威皆受損。(REUTERS)

向來批判美國政府不遺餘力的美國政治學者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蘇萊曼尼遭殺害後,公開批評美國的行動是「國際恐怖主義」(international terrorism)的表現。看喬姆斯基的著作總是令人感到爽快,批判美國從不手軟,任何篇章都絕無冷場。喬姆斯基也說,「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美軍在西亞會有減少的趨勢」。不過,這樣的批判恐怕沒有太大的作用,即使喬姆斯基的言論對伊朗或其他遭美國欺壓的國家來說「充滿道義」,但政治的現實使然,喬姆斯基及其認同者也只能藉文字發洩情緒。在蘇萊曼尼事件發生後,伊朗革命衛隊砲擊伊拉克的美國軍事基地,也只是加深國際社會對伊朗的負面形象,對美國並不會產生任何打擊。

羅哈尼本有意降低革命衛隊的影響力,或基於「善意」弱化這樣的特殊性,讓伊朗軍事逐漸與今日多數國家的模式走向一致,成為國際間能夠認可的「乖寶寶」,或羅哈尼藉此減少政治壓力,畢竟總統一職的權力在伊朗國內政壇只能排在第四、五號甚至更後面,削弱革命衛隊的影響力等同於提高總統的權力。羅哈尼除了要取得國際信任之外,或許還想強化自己在伊朗政壇的地位。但在川普執政之後,美國政府對於伊朗的壓縮與制裁越趨嚴厲,儘管在歐巴馬(Barak Obama)時代也談不上有多鬆綁,但川普歇斯底里的咆哮確實讓伊朗飽受壓力。這也讓本來汲汲於對美達成一部份接觸與溝通的羅哈尼,難以再與美國達成什麼樣的共識,此刻再加上蘇萊曼尼事件,羅哈尼弱化革命衛隊勢力的企圖更難如登天。

川普歇斯底里的咆哮確實讓伊朗飽受壓力。這也讓本來汲汲於對美達成一部份接觸與溝通的羅哈尼,難以再與美國達成什麼樣的共識,此刻再加上蘇萊曼尼事件,羅哈尼弱化革命衛隊勢力的企圖更難如登天。(AFP)

至於烏克蘭客機一事,伊朗革命衛隊無論是不是誤判,在危機處理上只能看日後伊朗政府的智慧,輿論的批判是政府必須承擔的壓力,至少目前羅哈尼也公開表示相關人士一律嚴懲。只是伊朗如今面臨諸多狀況,一時半刻恐怕還難以自泥淖脫身。

對於伊朗來說,近日的情況是「犯太歲」,但日子還是得過下去,面對美國與國際的制裁與政治壓力,精神領導人哈梅內意(Ali Khamene’i)與卡達(Qatar)領導人塔米姆(Sheikh Tamim)的對話中,仍然強調「要跟美國對抗唯一的路線就是要區域合作」,「不接受外來勢力的介入」。羅哈尼也表示,不希望西亞緊張情勢升溫,而是要注重對話。在羅哈尼與敘利亞首相伊馬德哈米斯(Imad Khamis)的會談中,除了感謝敘利亞政府對蘇萊曼尼一事的關心,也強調「我們現在不容忽視美國對西亞地區造成的緊張狀態」。至於核協議,伊朗一再批判美國不尊重協議,破壞情勢安定的罪魁禍首才是美國。其實沒有人願意讓局勢惡化,但在國際社會缺乏話語權的伊朗,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輿論與媒體放大檢視,目前的動盪並不意味伊朗政府即將垮台,即使在新聞畫面裡充斥著各種反伊朗政府的示威。

蘇萊曼尼事件對伊朗內政與外交將帶來許多未知的連鎖效應,但美國的行動如今看來也只有殺雞儆猴的意涵,畢竟美國不見得有能力再承擔新一波的戰爭。從過去美軍在阿富汗與伊拉克來看,即使他們在80年代打過阿富汗、90年打過伊拉克,但顯然在2001年打阿富汗、2003年打伊拉克並沒有比較輕鬆寫意。若要面對從未直接軍事交手過的伊朗,一切可能都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