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臺灣民主國所發行的郵票圖樣,竟然被誤認成一隻抽筋小貓?

時至今日,在集郵界中,臺灣民主國郵票依然保有稀見珍品的地位。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下,倉促登場的抽筋小貓,也同時是身價不凡的千金小貓呢?!

◎蘇峯楠

1896 年 1 月,一本名為《澳洲集郵》(The Australian Philatelist)的雜誌有篇短文,對於臺灣民主國郵票上面那個模糊不清的動物圖案是什麼,感到無比困惑。最後,文章作者認為那是一隻抽筋的小貓(a kitten in a fit)。

《澳洲集郵》並非是唯一看走眼的人,還有其他人猜過龍、松鼠、蝴蝶、某種驚慌小動物或某種風景等等。因為郵票實在印得太粗糙,多數人很難看清楚票面上的圖案。

然而,這般粗糙的外表,其實與十九世紀晚期劇烈變化的東亞局勢,以及身處其中的臺灣有很大的關聯。

從這張臺灣民主國郵票第一版三十錢四方連,應該可以體會《澳洲集郵》小編看到時的困惑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拯救缺錢困境

1895 年 4 月,清、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清國依約將臺灣、澎湖及所有附屬島嶼讓予日本。消息傳到臺灣後,人們對未來充滿不安及不確定感,在臺官員與士紳則成立「臺灣民主國」,盼透過宣布臺灣獨立,爭取時間及機會讓國際介入干涉,以扭轉臺灣改朝換代的命運。

然而,因為清國不再對臺灣提供任何資源或協助,臺灣民主國隨即遇到經費短缺的窘境。劉永福與他的幕僚們想盡各種方法籌錢,像是回中國找金主(但幾乎沒人願意掏錢),跟臺灣在地士紳要錢,或發行類似債券的「臺灣民主國股份票」、「臺南官銀票」等。

蓋滿紅印的臺南官銀票,曾是臺灣民主國嘗試籌錢的辦法之一。(臺史博館藏號 2003.010.0096)

1895 年 8 月 10 日,劉永福幕友之一的四川人吳桐林,前往臺南安平海關稅務司署,拜會任職稽查員的英國人麥嘉林(C.A.Mc Callum),想聽他對於籌措經費的意見。麥嘉林建議,看要不要仿照國外發行一種名為「士担紙」的郵政信票,簡單又好辦,不無小補。

吳桐林將這個主意帶給劉永福,劉永福聞言大喜,下令即刻開辦。幾天後,印著老虎圖案的方形小紙開始被大量印製與對外發行,肩負籌款重任的臺灣民主國郵票於焉誕生。

臺南安平的海關稅務司署(今熱蘭遮城博物館),是吳桐林與麥嘉林討論臺灣民主國郵票發行計畫的地方。之後開辦郵政業務,也是委託稅務司署辦理。(作者攝)

郵票的形式與版本

臺灣民主國郵票有 30 錢、50 錢和 100 錢三種面額,每種顏色不一樣,圖案則都相同。最上欄是標題「臺灣民主國」,右欄是面額,左欄有「士担帋」三字,是 stamp paper 的漢譯,意為印花票。正中央是被看成「抽筋小貓」的地方,描繪一隻安穩端坐在平面上的老虎。雖然牠跟黃虎旗的行走老虎姿態不同,但兩者應該同樣是源自臺灣民主國的虎圖騰。

因為缺乏人力、技術、設備與充足的時間,這種郵票的品質極為粗糙。為求改善,當局曾進行過至少三次改版。最早的第一版,可能在臺南當地以金屬版模印製,於 1895 年 8 月開始使用。

由於第一版的版模、圖像品質及紙材都不是很好,至少在九月初,當局就嘗試再做更好的版本,也就是第二版。其版模在廣東訂製,採用外國紙張印製,票邊有齒孔,比第一版更具郵票的模樣。

不久,第二版版模多印幾次後又見毀損,當局很快再雕製第三版,同樣使用英國倫敦道林公司的厚紙來印製。其票面圖案,相較於前面兩版清晰許多,連老虎頭上的「王」字紋都看得到。使用時間從九月初開始,一直到十月臺灣民主國結束為止。

三種不同版本的郵票,圖案看起來都差不多,其實互有差異。由上至下分別為第一、二、三版。第一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三種不同版本的郵票,圖案看起來都差不多,其實互有差異。由上至下分別為第一、二、三版。第二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三種不同版本的郵票,圖案看起來都差不多,其實互有差異。由上至下分別為第一、二、三版。第三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神秘的第四版郵票

除了有價證券的本業外,臺灣民主國郵票因為數量少、使用時間短暫,打從開始發行時,就吸引了全世界集郵家的目光,是奇貨可居的珍稀品。在發行期間已有大量郵票被集郵家收購,而這個需求市場,也促使坊間產製各種偽造票。

例如,在前面提到的三種版本之外,臺灣民主國郵票還有另一種版本,圖案與第三版相同,但印製與齒孔的品質比第三版更加清晰乾淨,因而被稱為第四版。

根據先行研究推測,當劉永福在十月底從臺灣撤退後,紙材及第三版版模等內部物件也跟著外流,被有心人士拿去繼續印製牟利。所以,第四版雖然使用官方版模,卻不是當局正式發行的版本,而是私印的產物。

而第三版的版模因為長期多次使用,版模邊框四角已嚴重磨損、甚至出現斷缺情形,這反而成為第四版最顯著的特徵。

第四版的私印票,圖案與齒孔更乾淨完整,但邊框四角(箭頭所指處)卻已經嚴重磨損。(臺史博館藏號 2009.011.0261)

假的!偽造品滿天飛

第四版的私印行為已幾乎是偽造了,但還有更多郵票跟信封,就是直接的偽造品。

有一件由「台南東興」寄出、收件人為「廈門懷安街 36 號,仁昌寶號関老懷先生展」的信封,很齊全地貼上三種面額的第三版郵票,蓋上兩個 1895 年 10 月 7 日的臺灣民主國大圓郵戳。但若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個信封疑點重重。

首先,它的寄件地址「懷安街」,在廣東汕頭是知名的商業街道,但在福建廈門卻無此名,不禁令人懷疑這個地址的真實性。其次,正常的信封應會先由寄件人寫好收件地址、貼好郵票後,再交給郵務人員,蓋上郵戳;但這個信封的收件地址,卻很不自然地擠在信封底部,彷彿在刻意避開郵戳。這顯示出,早在地址出現前,郵戳可能就已先存在。

企圖偽裝成實寄封的臺灣民主國郵票信封(臺史博館藏號 2003.010.0095)

經觀察判斷,信封上的郵票跟郵戳應是真品。所以,這個信封一開始可能只是單純貼票銷戳的集郵品;後來,有人把杜撰的寄件與收件資訊補寫上去,將它打造為寄送過的信封,目的可能是想提升價值。而他避開郵戳、貼著底部寫地址,也許同樣想保持郵戳完整性以維持價值,但反而留下加工的破綻了。

至於郵票本身,也有大量偽造票流入市面。其中一種歷史悠久的偽票,至少在二十世紀初期就已經出現。它的圖案線條清晰,但虎圖嚴重變形,感覺反而更像老鼠,由於臉部有類似「米」字的無意義線條,近代集郵界暱稱為「米老鼠」。

被暱稱為「米老鼠」的偽票,也曾出現在美國駐臺領事達飛聲於 1903 年出版的《福爾摩沙島的過去與現在》一書中,可見當時流通普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藏)

千金小貓,身價不凡

所以,在極度缺乏時間與資源的窘境下印製出來的臺灣民主國郵票,到底賺不賺錢呢?

根據吳桐林所述,郵票首度發行後,數日間就賣得洋銀五千餘元,業績不凡。加上劉永福曾通令全臺灣海內、外往來信件都必須貼上這款郵票,還可能擁有其它憑證功能、吸引集郵迷購藏等,看來它應有提供臺灣民主國某種程度上的經濟支援,所以讓當局不停改版更新、持續發行。即使臺灣民主國覆亡,它的價值也沒有隨之消失,反而持續被印製與偽造。

時至今日,在集郵界中,臺灣民主國郵票依然保有稀見珍品的地位。看來,在歷史的因緣際會下,倉促登場的抽筋小貓,也同時是身價不凡的千金小貓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臺灣民主國所發行的郵票圖樣,竟然被誤認成一隻抽筋小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