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蘇萊曼尼死後伊朗與美國的下一步

美國雖在1990年打過波斯灣戰爭,但當時戰場僅在伊拉克一帶,同時是布希家族執政時期。如今若與伊朗開戰,美國將要應付的是整個波斯灣,恐怕不是那麼容易。今日的伊朗不再是19世紀受到英國與俄國南北夾擊的伊朗,而美國也不再是冷戰時期氣勢正盛的美國了。伊美的實力一消一漲,誰會吞敗仍是未定之天。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2020年1月4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slamic Revolution Guard Corps, IRGC,後文簡稱「革命衛隊」)的聖地旅(Quds Force)指揮官卡希姆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在巴格達(Baghdad)遭美軍空襲擊斃。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Javad Zarif)抨擊這是美國的「恐怖行動」,而美國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稱其為自我防衛行動。伊朗精神領導人哈梅內意(Ali Khamene’i)隨即任命兩伊戰爭(Iran-Iraq War)時期的重要將領卡阿尼(Esmail Qaani),擔任聖地旅的新指揮官。此事連日來登上新聞頭條,美伊緊張情勢升高,蘇萊曼尼之死是否會成為伊朗與美國開戰的導火線,全球都在關注。

1979年之後成立的革命衛隊,目的是剷除舊巴勒維(Pahlavi)政府的「遺毒」,並發揮「革命精神」讓伊朗走上「伊斯蘭正道」。40年之後,革命衛隊在伊朗不管是對內或對外都具有重要地位。其中,聖地旅的重要性在於伊朗對外的行動上,例如在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以及在巴勒斯坦、葉門、巴林。蘇萊曼尼所指揮的聖地旅近年來對伊斯蘭國(ISIS)的行動頗有成果,也使他成為伊朗國內的戰爭英雄。美國暗殺蘇萊曼尼,背後或有處理西亞地區重要威脅的意涵,以今日的局勢來看,伊朗與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俄國關係密切,甚至整合一部份西亞世界的態勢已然成形,蘇萊曼尼之死對美國而言或有破壞整合的效果。當然不排除蘇萊曼尼之死一如先前除去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Abu Akbar al-Baghdadi),做為川普競選連任時驕其國人的新政績。

「革命衛隊」聖地旅指揮官卡希姆蘇萊曼尼,在巴格達遭美軍空襲擊斃。(AP)

美國在二戰後才逐漸於伊朗發揮影響力,主要著眼於石油利益以及圍堵蘇俄的共產勢力。1951年伊朗首相穆沙迪克(Mohammad Musaddiq)主張石油國有化,希望藉此趕走在伊朗掌握近50年石油利益的英國伊朗石油公司(Anglo-Iranian Oil Company, AIOC)。此舉對國際強權的石油利益將造成鉅額損失,也引發美國關注,甚至表示有情報顯示穆沙迪克與蘇俄合作。最後美國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進入伊朗,於1953年8月搞垮穆沙迪克政府。許多學者認為這是伊朗人反美的開端,也是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反美浪潮得以席捲的遠因。無論這種說法是否合理,當時的美國的確只要一聲令下,要誰倒下誰就得倒下,甚至全世界就壟罩在順美者昌,逆美者亡的氣氛中。

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宗教人士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的反美立場,引發該年11月4日美國的駐伊朗使館受到包圍、突破,隨後館內人員遭挾持444天的人質事件。美伊關係破裂,之後開啟近40年美國對伊朗的譴責、封鎖、制裁的歷史。然而,從歷史脈絡來看,除了何梅尼以來的反美立場與人質事件之外,伊朗對美國並沒有任何侵略性質的行動,甚至可說沒有破壞和平的意圖。1989年何梅尼去世之後,伊朗精神領導人由哈梅內意擔任,雖然繼續維持何梅尼路線,但歷任總統對外都曾表達接觸與交流的意願。

然而,國際間對伊朗釋出的善意似乎不表認同,美國當然更不可能放下霸權身段。不斷有消息指出伊朗資助黎巴嫩的真主黨(Hezbollah)與支持巴勒斯坦的哈馬斯(HAMAS),等於支持恐怖主義、主導恐怖行動。只是因為伊朗與美國的對立、真主黨與哈馬斯與以色列的對抗,只要站在「政治不正確」那一方,做什麼都不對。換位思考,美國也在各地區進行軍事行動、強力資助以色列,何以沒有太多輿論予以抨擊?何以就不是支持恐怖主義、主導恐怖行動?

今日的伊朗早非吳下阿蒙,幾次弄下美國的無人機,顯然國內並非沒有人才與技術。伊朗可以有軍事武力進入敘利亞與伊拉克,代表有一定程度的實力。只是伊朗在國際上沒有話語權,所以人們只知道歐美的科學家、資本家、企業家,卻不曾關注伊朗已經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甚至把伊朗當作所謂落後的第三世界來看待。這次蘇萊曼尼之死,街頭聚集無數的伊朗人,有媒體指稱這幾乎與1989年何梅尼去世時無數人為他送行的場面一樣浩大,也代表近年來川普政府的作為,對伊朗人來說實在是忍無可忍。

蘇萊曼尼之死,街頭聚集無數的伊朗人,有媒體指稱這幾乎與1989年何梅尼去世時無數人為他送行的場面一樣浩大,也代表近年來川普政府的作為,對伊朗人來說實在是忍無可忍。(AP)

儘管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不見得對伊朗比較友善,但至少接觸與交涉仍是多數人較能認同的作法。伊朗精神領導人哈梅內意說,「他們會反擊、會復仇,直到最終取得勝利。」川普的行動有「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用意,但是對伊朗人眼中,川普所為是「讓美國再次成為邪惡撒旦」(Make America Great Satan Again)。明年川普連任的可能性極高,畢竟川普任內並沒有對過去的政策有什麼轉向,至少對伊朗的態度並沒有改變。但是,經過此次事件,往後伊朗及其盟友大概更不可能與美國有任何讓步妥協,這將會是川普的美國所要付出的代價。

雙方是否會因此開戰?這大概是很多人最想問的問題。但戰爭意謂人命的損傷、家庭的破碎,沒有人希望如此,搞不好連川普都不見得作如是想。美國雖在1990年打過波斯灣戰爭(Gulf War),但當時戰場僅在伊拉克一帶,同時是布希家族執政時期。如今若與伊朗開戰,美國將要應付的是整個波斯灣(Persian Gulf),恐怕不是那麼容易。今日的伊朗不再是19世紀受到英國與俄國南北夾擊的伊朗,而美國也不再是冷戰時期氣勢正盛的美國了。伊美的實力一消一漲,誰會吞敗仍是未定之天。

此外,伊朗境內的民眾與海外僑民私下發動報復行動的可能性也升高,至少目前的緊張情勢將激化1979年以來伊朗民眾的反美情緒。即使上個世代的部分伊朗人認為美國人質事件只是意外插曲,但對這世代與下個世代的伊朗人而言,「抗美」將成為「內建」屬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