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漫遊藝術史》英國有藝術嗎!(上篇)

「英國有藝術嗎?」的確,翻開一本「西方藝術史」書,英國藝術家所佔的篇幅通常很少。為什麼?

◎謝佳娟

「英國有藝術嗎?」

我曾在一個公開演講場合表示研究「英國藝術史」時,遭到這樣的質問。

的確,台灣聽眾能夠說出名字的西方藝術家,通常來自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美國(你可能知道我指的是哪些名字吧)。這當然不是台灣聽眾單方面的問題;翻開一本「西方藝術史」書,英國藝術家所佔的篇幅通常很少。藝術通史上,英國畫派落後歐陸其他畫派的說法,也是老生常談。

這篇文章並不試圖釐清這些既定印象的來龍去脈,而只想挑一個例子來看,到底英國藝術在藝術通史書籍中怎麼被談論。這個例子是相當具有權威性的藝術通史著作,E. H. Gombrich (1909-2001) 的《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雖然英文原著於1950年初版,且是以寫給英語世界年輕讀者為目的,但至今已譯為多國語言不斷再版;聯經的中文譯本於1980年首版,至今也已出到第6版。作為藝術史入門書,其普及程度大抵無可匹敵。

《藝術的故事》全書28章,從史前時代開始,直到20世紀中。書中第一次出現英國藝術家名字,是在第18章「藝術的危機:歐洲,十六世紀晚期」,然而僅以一小段提及「著名英格蘭大師希爾亞德(Nicholas Hilliard, 1549-1619)繪於西元1590年左右的伊麗莎白王朝青年貴族小畫像,最能說明此種典型新肖像畫的觀念。」(1)【圖1】英國藝術家再度上場,要到第23章「理性的時代:英格蘭與法蘭西,十八世紀」。除了點名建築師列恩(Sir Christopher Wren, 1632-1723)與肯特(William Kent, 1685-1748),以道德寓意風俗畫聞名的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1697-1764)、首任皇家藝術學院院長雷諾茲(Sir Joshua Reynolds, 1723-1792)、以及其對手根茲巴羅(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則是首度佔有相當版面的英國畫家。

nicholas-hilliard-young-man-among-roses-e1571360663831

接著,第24章「傳統的打破:英格蘭、美國、法蘭西,十八世紀晚期和十九世紀早期」又有三位英國畫家登場:布雷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透納(J. M. W. Turner, 1775-1851)、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 1776-1837)。

整個十九世紀,除了英國國會大廈的設計師百利(Sir Charles Barry, 1795-1860)與蒲金(A. W. N. Pugin, 1812-1852)、前拉斐爾派中的羅塞提(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1882)【圖2】、以及在大篇幅講法國畫家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時順道一提作為對比的英國畫家弗利斯(William Powell Frith, 1819-1909),英國藝術家似乎集體消失。在《藝術的故事》終結的二十世紀前半葉,同樣也只有抽象畫家尼柯森(Ben Nicholson, 1894-1982)與雕刻家摩爾(Henry Moore, 1898-1986)兩位英國藝術家稍露面孔。

【圖 2】Dante Gabriel Rossetti, Ecce Ancilla Domini! (The Annunciation), 1849-50. Oil on canvas, 72.4 x 41.9 cm. © Tate Britain. CC-BY-NC-ND 3.0 (Unported)

《藝術的故事》是以歐洲為單位來講述藝術的進程,「國家畫派」的演變並不是此書的關懷。(2) 這樣的好處——尤其對中文讀者而言——似乎是容易掌握歐洲作為單一主體的藝術進程,然而最明顯的缺陷之一,便是易於忽略歐洲各國各地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與條件。Gombrich身為傑出的藝術史學者,當然並非不諳此理,而是受限於一本可手持閱讀的入門書的限制,必須高度挑選講述的材料。《藝術的故事》裡英國藝術家屈指可數,可說反映出Gombrich認為在歐洲藝術的發展進程中,英國藝術家的貢獻寥寥無幾。

那麼Gombrich認為什麼是歐洲藝術演進的主軸呢?其實從Gombrich談論英國畫家的字裡行間中便已透露出他的評價觀點。以他談論前拉斐爾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為例,他說道:

雖然前拉斐爾派畫家的出發點與米勒和庫爾貝相似,我卻認為他們忠誠的努力倒把他們趕入了一條死巷。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的大師渴求純真,卻又充滿了自我矛盾以致無法真正獲得。而跟他們同代的法國人希望更進一步探掘有形世界,則在下一代身上得到較大的成果。(3)

Gombrich所謂的在法國「下一代身上得到較大的成果」,指的是馬奈以及其後的印象派畫家,他稱之為浪漫主義(德拉克洛瓦為首)與寫實主義(庫爾貝為首)之後的「第三次革新風潮」。簡言之,這種「革新」便是打破學院傳統,重新以藝術家之眼去觀察可見世界、並在畫布上再現眼見「真實」的努力。

然而什麼是「真實」?前拉斐爾派畫家也不斷追求「真實」,但Gombrich顯然對「真實」有不同的看法。弗利斯的《德比賽馬日》(Derby Day)【圖3】鉅細靡遺地描繪了各式細節,Gombrich認為「若是在空閒時逐一研究欣賞畫中各色各樣的愉快情境,倒是最好的享受,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當然不可能同時容納這一切景象。」相較之下,馬奈的石版畫【圖4】雖然顯得筆跡雜亂,卻「更『真實』多了。剎那間,它把我們送入藝術家所目擊的喧噪與興奮激動中;關於這一幕,他只記錄下他能擔保是在那一瞬間看到的情景。」(4)

【圖 3】William Powell Frith, The Derby Day, 1856-8. Oil on canvas, 101.6 x 223.5 cm. © Tate Britain. CC-BY-NC-ND 3.0 (Unported)

【圖 4】Édouard Manet, The Races at Longchamp, 1865-72, published 1884. Lithograph, 36.5 x 51 cm.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在《藝術的故事》所勾勒的邁向現代藝術的漫漫長路中,英國藝術似乎註定只能隱沒到邊緣草叢中。某程度來說,這種藝術史觀不已成為人們認為理所當然的西方藝術發展的「真實面貌」?

或許有人說,英國藝術還是有像透納、康斯塔伯這樣閃閃發光的畫家啊!的確如此,但是這兩位風景畫家,是如何在迷濛隱晦的英國畫派中脫穎而出的呢?這個故事,就留待下篇再來談吧。


(1) E. 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第三版,1997年,頁379。

(2)《藝術的故事》前兩章講述古代美洲、埃及、與中東,這也是西洋藝術通史一般的講述起點。全書只有在第7章特別「望向東方」,述說第二至十三世紀的回教國家與中國。美國藝術家也在第27章二十世紀前半葉才加入,其餘篇章都是以歐洲(西歐)為觀照範圍。

(3) E. 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頁512。

(4) E. H. 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頁517。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藝術史 英國有藝術嗎!(上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