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紐約地途》十八年之後 (9-11紀念日)

18年後的9-11事件紀念日當天到世貿中心,雖然還是看到不少遊客把這裡當作是遊樂園般的開心照相,然後在紀念碑上爬上爬下,但看到有更多紐約客專注嚴肅的憑弔罹難者,觀賞紐約市消防局的愛爾蘭排笛樂隊演奏紀念音樂,以及水池四周插滿代表思念之情的鮮花,終於可以體會到一點「原諒但不會忘記(Forgiven but not forgotten)」的意念。

NYDECO

2001年9月11日,那天比今年同天如盛夏一樣的天氣還好!那是一個天空中一點雲都沒有的藍天,不過現在要是回想起那一天,腦海浮出的影像都是電視播放無數次的客機飛撞兩棟世貿大樓以及後來世貿一二號雙子星大樓相繼崩塌的畫面。紐約最知名的地標在三小時之內,在完美的天氣之下消失於地平線上是一種電影都無法複製的怪異氛圍。恐襲事件發生後大概有兩三年的時間沒到世貿遺址附近活動。一方面是有相當大的區域一直是處於管制的狀態,另一方面則是不想被提醒紐約市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從此就不見了。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長達十年左右的時間,曼哈頓下城的天際線都是相對平整的。(圖:作者提供)

也差不多同時間中,開始出現好幾個版本的世貿中心重建計畫的設計案,每個設計案中都不乏更高更炫的建築設計,但那些只是政治人物和地產開發商所關心的,尋常紐約客關心的是受到影響最深的曼哈頓下城居民以及曾經參與搜救與清理事故發生區域的警消人員之後的醫療保健和長期照護的安排,是否能夠妥善的照顧到所有受到影響的居民。也關注下城的的日常生活何時可以盡快回到正常情況,即使那已經是不可能了。

世貿中心的建築重建計畫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但民眾真正關心的,是當地受到影響的居民與第一線參與救難清理的警消人員能否受到完善的照護。(圖:作者提供)

事件發生十年後的2011年,世貿遺址的紀念廣場正式完工開放,這也是在恐怖攻擊事件後,一般民眾首次可以真正走進最初世貿雙子星大樓的地點。廣場上主要的部分是有兩個由Michael Arad和Peter Walker兩位設計師所設計名為「Reflecting Absence」的水池。就在原本世貿大樓南北兩棟大樓同一個地點。設計概念是不做地面上結構,而是往地底下挖出兩個面積為一英畝的方形水池,水池四面牆則是潺潺不息的流水瀑布。並且在兩座水池四周的青銅護欄上刻上所有罹難者的名字。這樣設計是為了如同她的名字一樣,要提醒世人不要忘記那些已經不在世上的罹難者。瀑布發出的流水聲,可以蓋過附近道路車水馬龍的城市噪音,讓來這裡參觀憑弔的民眾,能感受到這個紀念中心肅穆神聖的氣氛。

2011年9-11 Memorial正式開放,在原本世貿雙子星兩棟大樓的地點,興建了兩座悼念罹難者的瀑布水池,並在水池周圍的青銅護欄刻上每位罹難者的姓名。(圖:作者提供)

在兩個瀑布水池之外,則是栽種了超過四百棵的白橡木,讓整個空間有靜穆的視覺效果。不過許多人在觀賞Reflecting Absence景觀之際,往往忽略的在南邊水池旁,有一棵和其他樹木明顯不同的豆梨樹,樹旁有一個牌子寫著:Survivor Tree。這棵最初於1970年代種植在原世貿中心第四第五大樓之間的豆梨樹,是在9-11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左右,清理現場人員在瓦礫廢墟中發現這棵大部分枝葉已經燒焦,卻有一個枝幹還有綠葉存在,讓他們大感不可思議。

9-11 Memorial裡的樹木以白橡木為主,不過當中有一棵豆梨樹,歷經過9-11事件和後來的暴風雨,都能夠存活下來,因而獲得Survivor Tree的稱號。(圖:作者提供)

在不認爲能夠存活的情況下,紐約市公園處人員還是將這棵樹轉植到布朗克斯的一處公園,但隔年竟然長出新的枝枒。甚至在多年後的一場暴風雨中這顆豆梨樹遭連根拔起,但隨即被公園管理人員再度找新的地方栽種回去,它也就此健康茂盛的生長著。2010年的十二月,紐約市府將這棵象徵「存活」和「重生」的豆梨樹運回世貿遺址栽種。這棵豆梨樹又再度回到世貿中心,其展現紐約這個城市堅韌不屈的意義和兩座悼念罹難者的瀑布水池同樣重要。

9-11紀念廣場完工後,每年9月11日的紀念活動便會在此舉行。由罹難者家屬代表逐一唸出他們所失去親友的名字。同時在兩架客機撞擊大樓與後來大樓倒塌的四個時間,敲鐘默哀。2014年9-11紀念博物館也正式開放,裡面展示了原世貿中心的歷史,以及遭受恐怖攻擊當天與之後所有相關事物與文件。在今年以前筆者從未在9/11當天來這裡憑弔過,至今也未到博物館內參觀。因為在平常其他時間許多觀光客來這裡把9-11紀念中心當作旅遊景點也就算了,但我實在不想去看到9/11這一天許多無心的遊客露出燦爛的笑容在水池旁與插在罹難者姓名上的鮮花合照的畫面。嚴格來說,世貿遺址可以算是一個墓地,因為有近三千人命喪於此,而大部分罹難者甚至連屍骨都完全找不到。對紐約客來說,9月11日這個日子在這個地方實在無法開心起來。

每年9-11紀念日,罹難者家屬都會在Reflecting Absence水池旁舉辦追思會,悼念失去的親友。(圖:作者提供)

9-11恐怖攻擊18年後,一件值得紐約客欣慰的是原本幫助當年救難以及清理事故現場的警消人員和工人的醫療保健基金在今年即將用完。這些近一萬名救難人員在當時完全沒有顧慮到自己健康安危,在前所未見的災難現場從事清理工作。這些年間已經有接近與當天事件罹難人數一樣的第一線工作者因爲暴露在那些有害物質的環境下而生病死亡,而且很快地就會超過那個數目。

9-11事件受到最大人員損失的就是紐約市消防局。即使當時沒有傷亡,後來也有很大部分參加救難的消防人員罹患癌症等重症,迫切需要政府的妥善照護。(圖:作者提供)

原本聯邦政府無意繼續設預算撥款幫助那些救難人員的醫療救助。在美國脫口秀名嘴Jon Stewart積極奔走,甚至親自上國會的聽證會上嚴詞批判聯邦政府與國會議員的無作為之下,在今年七月國會通過,再經川普簽署正式立法名為《Never Forget The Heroes Act》新的法案。這項法案計畫在未來十年先撥一百億美金繼續幫助那些第一線救難工作者的醫療,即使現在尚未生病者,還是在補助的對象範圍之內。在這十年之後到2090年之間會再挹注數十億美金,以確保所有參與救難清理的相關人員終其一生,不用擔心自己萬一罹病所要面對龐大的醫療與照護費用。

紐約市消防局的排笛樂隊每年9-11紀念日都會到紀念中心演奏,追悼當年因公殉職的同事。(圖:作者提供)

筆者終於在18年後的9-11事件紀念日當天到世貿中心看看,雖然還是看到不少遊客把這裡當作是遊樂園般的開心照相,然後在紀念碑上爬上爬下,但看到有更多紐約客專注嚴肅的憑弔罹難者,觀賞紐約市消防局的愛爾蘭排笛樂隊演奏紀念音樂,以及水池四周插滿代表思念之情的鮮花,終於可以體會到一點「原諒但不會忘記(Forgiven but not forgotten)」的意念。不過還沒克服,也不想去改變的是,那些飛機撞擊與大樓倒塌的畫面,是永遠不會想再看到了。不論是電視新聞畫面還是9-11紀念博物館的陳列,畢竟多看一次都是是太沈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