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阿拉伯半島的百年政治

到沙烏地的種種作為,像是轟炸葉門、封鎖卡達等等,只有伊朗會發表嚴厲譴責,這主要因為兩方對美國的立場相斥。主流輿論總是強調沙伊衝突,源自於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差異,而且是「瓦哈比主義」與「何梅尼主義」兩大「原教旨主義」的對戰,但是,若從歷史脈絡看下來卻並非如此。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近幾年來,阿拉伯半島上的諸多事件,都圍繞著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發展。Saudi Arabia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紹德(Saud)家族的阿拉伯半島」,音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然而,這個半島本不應該屬於紹德家族,卻在外來強權與情勢演變的影響下,讓紹德家族一躍成了半島的主角,甚至和美國沆瀣一氣形成籠罩西亞的龐大勢力。這百年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何以致此?

18世紀紹德家族崛起於阿拉伯半島的內志地區(Nejd),成立過紹德王國。當時有位伊斯蘭宗教哲人瓦哈卜(Mohammad al-Wahhab)認為半島上的社會充滿異端,已失去伊斯蘭純樸的面貌。而對紹德家族來說,阿拉伯半島受異族統治,指的就是北方的鄂圖曼人(Ottomans),自16世紀起佔領了半島,把麥加(Mecca)據為己有,往後鄂圖曼君主還自稱為「哈里發」(Caliph,即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權位繼承者),他們是外來侵略者。在這樣的機緣下,瓦哈卜與紹德一拍即合,兩者合一後掀起一股破壞力十足的「瓦哈比主義」(Wahhabism),就像撿到槍一樣,瓦哈比主義帶著讓半島「正本清源」、「反璞歸真」的意涵。

許多研究學者稱「瓦哈比主義」是很早期的「原教旨主義」(fundamentalism,另譯「基本教義」)。不過這並不代表「瓦哈比主義」真的比較純樸、正統、基本教義,畢竟半島上的居民多數都是穆斯林,而每個人、家族、社群都有各自的想法與習慣,誰有資格能說自己「最純樸」、「最正統」?問題是,紹德家族算不上是「最純正」的阿拉伯家族,因為在半島上還有先知穆罕默德的後代—哈希姆(Hashmite)家族,其主要勢力範圍在漢志(Hijaz)地區,包括聖地麥加(Mecca)。19世紀初期,紹德與哈希姆之間就有著勢力衝突的問題。

Saudi Arabia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紹德家族的阿拉伯半島」,音譯為「沙烏地阿拉伯」。(Claudio Divizia/Shutterstock.com)

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鄂圖曼加入德國陣營,對抗英、法、俄陣營。哈希姆家族期待靠著英國的力量,在戰爭結束之後建立阿拉伯王國。但英國卻無意如此,1916年英國與法國的西亞專家達成《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將兩河流域與敘利亞地區劃分為英法的勢力範圍。隔年又有英國的《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讓歐洲的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移居巴勒斯坦(Palestine)。

戰爭結束後,哈希姆雖無法建立王國,但家族中的阿布杜拉(Abdullah)與費薩爾(Faysal)兄弟,在英國的扶植之下,於約旦及伊拉克建立王國。阿布杜拉與費薩爾當然知道這樣不甚妥當,但當時英國在西亞地區的影響力最大,對英國妥協也是不得不為的權宜之計。同時,紹德卻在1924年拿下了麥加,到了1932年大致掌握了半島,建立沙烏地阿拉伯。哈希姆無法建立王國的命運,肇因於英國邪惡的背叛。若當時哈希姆家族建立王國,現在的阿拉伯半島,可能就要改稱「哈希姆阿拉伯」,而非「沙烏地阿拉伯」。

由於哈希姆藉由英國的協助建立了兩個國家,這使得沙烏地持反英政策,同時選擇正開始於西亞開發石油工業的美國。美國過往在西亞地區沒有利害關係,而且與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相比,美國就像是個不具殺傷力的友善紳士。1938年,美國在沙烏地境內挖到石油,正式開啟雙方的合作關係。二戰結束之後,由於美國與蘇俄的冷戰展開,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於1949年發表「四點計畫」(Four Point Program),強調要以美國先進的技術協助未開發地區,而沙烏地就適用於這項政策。

哈希姆雖無法建立王國,但家族中的阿布杜拉與費薩爾兄弟,在英國的扶植之下,於約旦及伊拉克建立王國。左5為前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一世。(圖:網路)

但是,沙美兩國在當時都還不是西亞最有勢力的國家。1950年代之後,埃及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中,與英、法、以色列鏖戰,「納賽爾主義」(Nasserism)因而席捲阿拉伯世界,而且背後還有蘇俄的支持。這使得沙烏地與美國感到芒刺在背,彷彿「納賽爾主義」與「共產主義」強壓「瓦哈比主義」與「資本主義」。於是,儘管沙烏地也敵對以色列,但卻選擇不與埃及合作,而美國則是加強對以色列的保護。1967年6月的阿以戰爭在6天內結束,埃及輸得奇慘,納賽爾失去既有的影響力,3年後去世。沙烏地開始加強對以色列的批判,1973年新一波的阿以戰爭爆發時,沙烏地則以提高石油油價的方式,重挫世界經濟,希冀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停止對以色列的支持。

儘管美國支持以色列,但此時的美國深陷越戰(Vietnam War)泥淖、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的「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危機,沒有能力對沙烏地施壓。眼看沙美關係可能出現裂痕,但1979年伊朗在革命後的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政府,宣示堅決反美與反以色列,連帶也批判起沙烏地這個舔美的伊斯蘭走狗。而同時蘇俄攻打阿富汗,美國在沙烏地人奧薩馬賓拉登(Osama bin Laden)的經濟與軍事協助下,與蘇俄糾纏至1987年才停戰。80年代新的西亞氛圍,把沙烏地向美國推得更近,沙烏地對以色列的態度也不再像70年代一樣強硬。這百年來,阿拉伯半島都在紹德家族勢力影響之下,在取代哈希姆家族後,除了英國與美國的先後介入,又因為周邊局勢的變動,沙烏地面對埃及、以色列等對手之後,在今日轉移到了伊朗。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沙烏地的種種作為,像是轟炸葉門、封鎖卡達等等,只有伊朗會發表嚴厲譴責,這主要因為兩方對美國的立場相斥。主流輿論總是強調沙伊衝突,源自於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差異,而且是「瓦哈比主義」與「何梅尼主義」兩大勢力的對戰,但是,現今的結果其實有其複雜的背景,並非簡單的二元對立,在不斷流動的國際局勢之中,往後阿拉伯半島的情況也不會是如此。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