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食安首席達人》以科學對話成就食安:點評食安首席立委兩次回應文

真相須要透過科學對話來釐清。

食安首席達人

很不好意思地將達人十分敬重,為食品產業受盡委屈的東海大學蘇正德教授拖下水,他還幫忙寫了篇投書回應(以下稱蘇文),蘇老師有多項見解與筆者相同,且是具名投書,食安首席立委不能再以匿名攻擊推託,同時感謝昨日(3/21)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另兩位與吳委員同樣是公衛領域的成大資深教授投書,支持我的看法-與其進行事後毒理學及風險評估研究,不如嚴格執法,更能有效的保障人民飲食安全。該文中也批評吳立委只是一再迴避筆者文章中的每項質疑,不正面回應,以及期許毒物化學物質局(毒化局)應幫忙健全研究能量,讓實務研究在各行政部會深耕,蔚為所用,而非由擅長理論研究的公私立大學專家學者擔任承包廠商,至於最後一段是否意有所指是特定團隊,就不加臆測了。

立法委員吳焜裕。(翻攝吳焜裕委員臉書)

且以下文比較筆者的9點質疑和吳立委《誠意溝通 成就食安》、《推動食安 靠溝通不靠抹黑》的內容:

1. 硬要食藥署付錢,舉辦食安高峰會,意圖籌設排除食品專業的食安高峰會。

2. 成立與食安無關的毒化局。

3. 跨進考試院強索員額。

4. 要教育部出錢成立食安所。

5. 介入二級首長人事任命案。

6. 要求食藥署編列2200萬元食安監測計畫。

7. 擬設立食安技師取代食品技師。

8. 主導制定扭曲偏頗的食安管理政策。

9. 冥頑不化,朕意高於黨意高於民意。

吳立委第一次回應:

-找來歐日食安重要人物蒞臨演講,做為日後政策上的參考,顯非如指控所言由筆者為一己之力強硬要求所為。

-毒化局公告13種化學物質為毒化物,為何朝野皆同意毒化局的設立。

-食安所是預防食因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培育台灣食安人才,勢不可擋...而非一味反對現在各國潮流,輕視民意阻擋培育專業的食安人才。

-相關修法是本於初衷,期望政府及產業共同為食品安全的把關來努力。

然後以篇幅有限,無法針對不實指控一一回應;文中的情緒化字眼有嚴重偏頗立場、不懂食品安全為名的隨意謾罵、匿名、背後的動機險惡、歡迎以真面目示人、不須匿名口出惡言、顧好食品安全,我國最不需要的就是對立與撕裂、隨意潑髒水。

成立與食安無關的毒化局。(官方網站截圖)

吳立委第二次回應:

-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就是預防所謂食因性疾病(Food-borne deseases),國際均根據預防原則(preventive principles)當時最佳科學資訊制定食品有害物食的管理標準與政策...以維護消費者的健康,因此就職後積極規劃跨部會的食安高峰會,...透過公開透明的討論方式,得到多項具體結論,足資公評。

-食安五環在吳教授答應擔任不分區立委之前,政策小組已完成基本的規劃,成立化學局是國內使用的化學物質高達7萬多種,能分析的只有8百多種,如果被添加在食物中,幾乎無法可管,化學局同仁目前與跨部會合作,相關人員都非常努力,不應蒙此侮辱。

-化學局編制160人,這員額並非考選部決定的,而是環保署依據編制提出的人力需求,並無向考選部要名額一事。

-2200萬食安監測計畫應是行政單位提出的研究規劃,由相關機關依法公開招標執行,與本人無關據以明確澄清。

然後扯到與本文無關的,也是被同為公衛教授批判的進口牛肉的風險評估;情緒化及恐嚇威脅字眼,但道聽塗說任意指控、損害我事小、台灣是個法治的國家,對於人身攻擊與言論自由的界線應遵守、切莫無限上綱、誇大的不實指控期期以為不可、免得對簿公堂。

吳委員這兩篇回應文實問虛答、避重就輕,雖然皆以「溝通」為標題,但筆者或許是資質駑鈍,讀了N遍也感覺不出任何溝通的態度,倒是可嗅出上級長官對下屬訓話的政令宣達。如同蘇文中所述,食品安全有兩種,首席立委所擅長的「食品安全」與食品人所認知的「食品安全」是兩回事,首席立委在立法院嗆聲食品技師不懂食品安全,或許是雙方認知上的誤會,首席立委認為食品技師不懂公衛領域認為食物都必須經過風險評估確定安全才是「食品安全」,但沒有否認食品技師所認知食品科學領域的「食品安全」?

至於兩篇回應文充滿情緒字眼-隨意謾罵、動機險惡、口出惡言、對立與撕裂、隨意潑髒水、道聽塗說、任意指控、對於人身攻擊無限上綱,免得對薄公堂...說實話,大家同為在大學教書的高知識份子,上述文字看在學生眼中恐怕有損食安首席立委-公衛大教授的身分地位,筆者撰文遣詞用字極為謹慎,所言內容皆有所本,文章只是針對民意代表所言所行平舖直敘,何來的謾罵誹謗之文字?況且【自由評論網】屬言論公開園地,對於公共事務皆歡迎各界投書回應、澄清、辯述,吳立委身為政治人物,本應受輿論公評,又為何惱羞成怒說要告人?若真要對薄公堂、筆者也只能逆來順受奉陪,但提醒吳委員,別忘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提告後,首席立委辦公室的來往公文,電話手機的通聯記錄將一一曝光,誹謗罪能否成立,恐怕還是問號,不如就讓我們一起到法院去拚個究竟、圖個明白。

第二篇回應文中,首席立委貼了個行政院2.0版食安五環示意圖,說自己在答應擔任不分區立委前,政策小組已完成基本的規劃。這個又像乩童在烏龍繞桌了。

筆者提到的食安五環是小英競選總統時的食安五環,其中首環是「源頭管控,設立毒物管理機構」,後來因毒化局已成立,行政院2.0版就簡化為「源頭控管」,歷史文件還歷歷在目,堂堂首席立委怎麼可以睜眼說瞎話呢?

食安五環是小英競選總統時的食安五環,其中首環是「源頭管控,設立毒物管理機構」,後來因毒化局已成立,行政院2.0版就簡化為「源頭控管」。(蔡英文競選文宣)

綜上所述,毒化局是因為吳焜裕教授主張食安五環的首環「源頭管控,設立毒物管理機」而設立,筆者在文中質疑毒化局假食安之名成立,卻掛羊頭賣狗肉,管的並不是食安工作,這應該由毒化局的人出來辯護,吳立委又非「吳局長」,身為立委本應監督行政機關,又何必不遺餘力幫忙辯護?更何況,要辯護也該好好研讀別人的文章內容再回覆,亂回一通可不是學者本色。

吳委員又說什麼化學物質被添加在食物中幾乎無法可管,請問《食安法》第15第10款規定「添加未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的添加物不得製造、加工...(成食品),否則最重可罰2億元,可判無期徒刑」的法律條文難道是虛設?再來看毒化局的組織及業務,分成綜合規劃、評估管理及危害控制3組,業務分別為毒物與化學物質管理法規政策、法規、科技發展之研擬協調執行,災害防治監控...等等,而回應文圖上國家化學物質管理政策5大綱領-國家治理、降低風險、管理能量、知識建立及跨境管理等等,翻遍毒化局內部所有文件,完全沒有見到「食品安全」或是「食安」的文字敘述,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什麼才是?

凡事必也正名乎,既已成立,毒化局且就名正言順地管好毒物與化學物質就行,又為何一定要扯上食安?至於有沒有到考試院要名額,大家心知肚明,筆者文中所提一直是考試院,吳立委回應文寫的卻是「考選部」,該不會就這樣露餡了吧!現今毒化局的名額由原先行政院核定的100人膨脹為156人,若不是食安首席立委多次大搖大擺地造訪考選部,全台有哪個單位能一下子增加近六成的員額?

兩篇回應文都提到首席立委最自豪的預防食因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我們也來認真學習看看,查詢維基百科的「食物中毒」條項下:

食源性疾病(英語:foodborne illness 或foodborne disease),俗稱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泛指所有因為進食了受汙染食物,致病細菌、病毒,又或被寄生蟲、化學品或天然毒素(例如有毒蘑菇)感染了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稱為食源性疾病或食物中毒。根據如上的致病源,食物中毒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即:化學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黃麴毒素、黴菌毒素即黴變食物中毒和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

看起來我國的食安首席立委似乎只擅長化學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發病為非傳染性的急性、亞急性疾病,可區分於其他食源性病患,食物中毒劑不包括因暴飲暴食而引起的急性場胃炎、食源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和寄生蟲病(如囊蟲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長期少量攝入謀些有毒有害物質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如致畸、致癌,致突變)的疾病。

搞了半天,原來所有全國所有的食品人都被食安首席立委以故意賣弄玄虛的「食因性疾病」玩弄於股掌之間。真是可惡到了極點!

關於食物中毒,學公衛的、學食品安全的怎麼比得過修過60-80個預防食物中毒相關學分的學食品科學的呢?這下子可要反過來換我們食品人嗆聲:食安首席立委才真的不懂「食品安全」!只懂得狹隘的化學性食物中毒,其他的根本不懂,又憑什麼以立委身分公開汙衊全體食科人不懂食安。

最後,筆者針對吳立委語焉不詳的計劃案說明。

在食藥署官網上可以查得到,108年度科技研究計劃「國家食安監測跨域系統分析與建構我國食安跨域衡量指標」(案號MOH108-FDA-F113-000B01),總經費:2,198萬5,000元。儘管吳立委辯解說:應是行政單位提出的研究規劃,由相關機關依法公開招標執行,與他無關據以明確澄清。但若無外界壓力,食藥署又曾幾何時如此大方,編列上千萬計畫供外界申請?不如也同時也請食藥署公告得標廠商的團隊組成,看看是不是與吳立委一點關係都沒有。

此外,若細究該計畫內容,重點包括「食安監測誇域系統分析」:

(1)蒐集各國農藥監管體系與風險系統報告文獻,研擬農產品及食品之國「家農藥見測計畫指引原則」1份,提供各部會稽查檢驗與計畫之抽樣方法等操作指引建議。(2)前述研析,應訂定國家監測採樣之科學依據,內容包含法規及行政分工、以風險為基礎之取樣計劃設計、監測對象與檢驗方法、資訊蒐集與風險評估方法等4部分,以提升我國食安管理效率與效能。

「建構我國食安跨域衡量指標」:(1)針對食農生產供應鏈、進出口管理、產品控制、加工控制、預防機制、公共衛生等面向,進行量化評估,提出我國跨域衡量指標1份,其中至少包含15項建構指標。(2)針對上述各面向,規劃設計、進行評估支援食安跨域衡量指標之資料庫,訂定食安檢驗資料之資料交換規格,並可將衡量指標所需之官方、民間"學術研究資料納入建檔,做為未來建置資料庫食衡量指標之計算依據(是否是預留後續計畫?)。

另外還有「食安重要化學物質盤點與風險監測」及「食品安全法規與政策研析」。這部分除了大半是屬於毒化局的業務範圍外,與吳立委在立法院質詢行政院長、農委會主委農藥超標、質詢衛福部長添加太多種添加物的超加工食品及又要嚴修《食安法》雷同度高達9成,又該如何說明?另外,又為什麼要派人到處澄清此計畫與吳立委無關?難道沒有瓜田李下之嫌?

誠如蘇文中所提,前兩起重大招標案係國立學校教授借調機關首長,所以權限所及,編列高額經費供其借調學校研究團隊申請使用,藉以回饋學校,雖是循私,仍情有可原;但食安首席立委並非具權限的機關首長,若真的曾關說此案,那還真是觸法了。

最後,套句時代力量黃國昌委員前天在立法院,為了主席延遲審查酒駕案,痛罵蔡其昌副院長的話,究竟什麼人給你這麼大的權限,讓你可以如此恣意妄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