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A評論》香港商場圍城與臺南舊市區新商店

人類生活快速變遷,城市面貌當然也日新月異。但是「健康城市」可以完全排除文化層面和娛樂的需求嗎?高度一致性的建築風格、只讓大企業進駐的商場,真的有益於健康嗎?

王昭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

2018年的春節期間在香港參加會議,住在將軍澳的酒店(香港的旅館多名為酒店)。將軍澳地名古雅,卻是一個很新很新的新市鎮。密集的、型態類似的高樓一棟接連一棟,幾乎看不見任何綠地。我所住的酒店在一大棟高樓的二十多層,這棟大樓最底層是地鐵站,上面是商場,再上面就是住宅區。從窗口看出去,四周都是高樓,幢幢高樓間有一小塊廣場(後來才知道這個很少綠意的廣場是公園),高樓間有些比較矮一些的樓是學校,從小學、中學到中學。

建築如此密集,生活於此地的人口一定不少,卻感覺有一種冷冷的沉靜,感受不太到人味。明明是過年,商場內也很擁擠,但街上沒有炸年糕、滷肉、煎香腸、燉湯的香味,沒有路邊的小攤和排隊的人群,沒有鞭炮聲,沒有成群的青少年呼嘯而過。

從酒店望出去的將軍澳中心地帶。(圖:作者提供)

那幾天竟然重感冒,嚴重程度歷年少有。人生地不熟,在頭暈、腳步沉重的情況下,在商場中尋找藥房。好幾層、好多商店,但大多賣的是時尚的衣服、鞋子、玩具、運動裝備、3C產品、手機殼等等,每間看起來都大同小異。走啊走就走到另外一個商場,可是仍然是差不多那些。後來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才找到一家連鎖藥妝店,買了據說效果很好的香港出品感冒藥。

吃了感冒藥,頭更昏了。穿過商場回住處的路上,突然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去香港開會前一個禮拜我才剛搬到南港,很開心離電影院不遠,不過第一次去看電影,就在南港的City Link迷路,穿過人潮洶湧的商場連通道,走得好辛苦。頭昏的我,一時間把香港的將軍澳當成南港了。在明亮光潔的商場中,擠在人群中慢慢前進,景物、氣味、溫度、聲響,都很類似,同樣讓人覺得「這不是我的家」。

將軍澳位於新界西貢區,原是港灣的名字,也是港灣沿岸村落之名。可能13、14世紀就有人居住,是個小漁村,也是海上交通口岸。1980年代香港政府規劃新市鎮,將軍澳屬於第三期開發,也就是最新的新市鎮。今日很多高樓所在地是以前的港灣,所謂開發新市鎮,第一步就是填掉海灣,然後造起高樓。除了建築之外,還引進「健康城市」的概念,建設一個讓人能夠活得身心健康的社區。據說是由一個「基督教靈實協會」大力推動下,2002年西貢區議會成立了「健康城市促進委員會」,2004年更合併成立「健康城市及社區事務委員會」,對新市鎮的規畫起了很大的影響力。為了促進健康,很鼓勵運動。沿海有自行車道、慢跑步道,山陵間有很多規畫完善的登山步道,經常舉辦各種體育活動。

一位香港友人來此和我會合,她從事青年服務工作,問我:「妳覺得這個社區少了什麼?」我說我只看到很大的商場,大多數商家都是連鎖店,有些乏味。她說妳有看到青少年聚集的地方嗎?我說可能不在這區吧?她說,這裡的商場排除了青少年喜歡的電玩、遊戲場、K歌場……等等,除了有兩間電影院之外,幾乎沒有娛樂設施。這裡成了睡覺和運動的城市,人們生活在商場圍城中。

對自小在香港長大的人而言,將軍澳這樣的地方並不是家鄉。朋友帶著我去逛香港本島,在灣仔換搭雙層巴士,經過一些比較古老的街區,聽她一路講著對這條街、那條街的回憶。賣南北貨、各種美味食材的舖子曾經佔滿整條街,現在只剩一家了。搭上古老的電車:叮噹車,看著路旁一個比一個大的招牌,偶爾幾家窄小的店家擠在其間,某個角落,還有傳統的藥房可以買藥,轉角處還看得到賣烤番薯的攤子。豐富多元的街景,令人覺得很有趣味。然而聽朋友說起來,許多舊區舊房子面臨都更,小商家敵不過地產商和政府的計畫,她之前關心參與的利東街保留運動,最終仍無法成功保留以印喜帖的印刷舖為主的老街原貌,老屋被拆,開發商重建成新穎精品商店街,喜帖街的歷史則成了這個新商店街的文創題材,立個說明牌交代歷史、做幾個裝置藝術紀念一下。

利東街今貌。「喜帖街」的舊街屋全被拆除,但是喜帖街的意象被當成文創題材。(圖:作者提供)

香港歷史悠久的軌道電車「叮噹車」,仍是當地特色,但在交通越來越擁擠的今日,面臨退休的壓力。 (圖:作者提供)

人類生活快速變遷,城市面貌當然也日新月異。但是「健康城市」可以完全排除文化層面和娛樂的需求嗎?高度一致性的建築風格、只讓大企業進駐的商場,真的有益於健康嗎?

這位香港朋友來過臺灣好幾次,她說她最喜歡臺南。除了有故事的古蹟、著名的小吃之外,更吸引她的是許多很有個性的咖啡廳、茶館、早午餐店,每每和朋友相約,走進一家風格特殊、充滿店主巧思的店,都覺得驚喜。我覺得驚訝,以為這類個性小店在很多城市也都有的,香港一定也有。但她說,香港的店租太貴了,而且不斷繼續上漲,創業的年輕人很難租得起店面,所以到處都只能看到連鎖店。她很羨慕臺南有這樣的創業環境。

在臺南生活二十多年,頗認同她的感受。透過她的眼光,我才意識到臺灣這幾年前仆後繼的青年創業開店的風潮,竟也造就出臺灣吸引觀光客的特色。在越來越多被大企業、大品牌壟斷的都市風景中,個性小店的存在,讓人覺得得到某種救贖,從生命形態幾乎一模一樣的芸芸眾生中脫拔而出,保存了自我的特性,不至於變成無臉孔的人。在個性小店中,和店主的交流比較像在交朋友,而不僅是消費者。我也很喜歡走訪各種很有特色的小店,既吃到美食、喝到好茶好咖啡,也可能交到心性相近的朋友。即使個性羞怯,幾年下來也認識了好幾位精彩的店主,他們的店對我而言不再只是消費的場所,而是像朋友家。

臺南一間英式茶館,極受歡迎,因店租問題而停止營業。(圖:作者提供)

臺南年輕人開的個性小店也是近十年才比較熱絡。創業者除了本地人之外,還有不少受到臺南生活模式吸引而來的外地人。開一家符合自己夢想、隨自己的創意設計的店,雖然浪漫,代價卻不小。很多店開不到幾個月就撐不下去,或許不需多談,但是也有經營多年、名氣很響的店,被迫遷移或是放棄營業,關鍵往往在於店租。臺南的例子是這樣的,幾處原本已經很沒落的街區,有眼光的年輕人租下破舊的老屋,巧手設計整修,做出特色,先吸引本地人前往,很快也成為觀光客必訪之地。一間、兩間,逐漸整個街區都是個性小店。原本低價出租的舊房子,立刻水漲船高。付不起越來越高的店租,或不願意被高店租綁架的,就只能退出這個市場。於是在這些充滿創意的年輕人開創出社區新的可能性之後,不得不離開,讓資金充足的集團進駐,繼續營造這個商圈。有點像香港灣仔的利東街,草根運動的努力,敵不過大資本進駐。

城市固然要發展,但是否能給年輕創業者提供更多良好條件?是否能讓城市文化維持多元面貌、各種生活方式都能安居樂業?不想生活在大型商場圍城中,希望臺灣能有機會讓更多小資本的個性商店存活下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