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A評論》馬來西亞的無現金社會

馬來西亞推動電子支付確實具備完整的客觀基礎,正當馬來西亞各主要城市中產階級收入逐年提高的情形下,電子支付的後市實有一定潛力。因此,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將手機銀行視為第三波電子支付轉型。那麼,現實狀況操作又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陳億佩/馬來西亞創媒體編輯

馬來西亞的無現金社會在近幾年的推動迅速,最近,在吉隆坡的生活日常購物行為中,各種大大小小的二維條碼(QR CODE)已經成為消費行為的一部分。大至連鎖雜貨商店,小至夜市或市集攤販,只要手機刷一刷,就能付賬或轉賬,但前提是你手機先得要下載指定的電子錢包應用程序(APP)。

從中國大陸興起的支付寶或微信支付(WeChat Pay),陸續進攻馬來西亞的二維碼支付市場。除了這兩頭過江龍,馬來西亞本地也出現不少電子錢包APP可以讓用戶輕鬆完成支付程序。馬來西亞本地的金融與非金融業者相中了馬來西亞政府推動「無現金社會」的未來趨勢,紛紛推出了自家的電子錢包搶灘,這當中計有銀行界的Maybank Pay(馬來亞銀行)、CIMB Pay(聯昌銀行)、馬來西亞電信集團(Axiata)推出的Boost、提供電召車服務的GRAB也推出GRAB Pay等,一時之間,電子支付市場欣欣向榮。

馬來西亞二維碼支付市場競爭激烈,各二維碼支付平台不惜推出多項優惠吸引消費者。(作者提供)

馬來西亞推動電子支付確實具備完整的客觀基礎,當前馬來西亞的總人口為3210萬,但截止2017年年底,註冊手機卻多達4280萬台,而當中有75.9%為智慧型手機。而數據也顯示,使用手機銀行的用戶在2017年增加至1150萬人,共計有1億610萬筆金融交易透過手機銀行進行,涉及金額為483億令吉。正當馬來西亞各主要城市中產階級收入逐年提高的情形下,電子支付的後市實有一定潛力。因此,馬來西亞國家銀行將手機銀行視為第三波電子支付轉型。

馬來西亞目前正進行的第三波電子支付轉型,主管機關是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ank Negara Malaysia),目標在於推廣移動支付及輔助推高扣賬卡的使用率,以取代現金的使用。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於今年落實互操作信用轉賬框架(Interoperable Credit Transfer Framework,簡稱ICTF),旨在將手機轉化成為電子錢包。

為了將手機轉化成電子錢包的目標,馬來西亞國家銀行與工商界達成協議,將馬來西亞電子結算機構(MyClear)與馬來西亞電子付費系統私人有限公司(MEPS)合併,組成馬來西亞支付網(PayNet)作為未來的支付平台。

PayNet是馬來西亞落實即時終端支付系統(Real-time Retail Payments Platform)的重要平台,這項RPP系統核心特徵是「國家地址數據庫」(National Addressing Database),用戶可通過使用手機、身分證或商業註冊號碼付款。在這平台下,也將建立可互操作的二維碼支付,讓用戶可以透過共同的二維條碼付費。在ICTF合作競爭的原則下,RPP系統將會是金融與非金融體系的互操作網絡連結平台。

RPP路線圖。 (資料來源:Paynet)

以RPP系統操作的DuitNow手機支付平台於今年12月開始投入運作,在國家銀行主導下,目前已有至少15家銀行參與,包括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大華銀行(United Overseas Bank)、中國銀行等國際銀行,參與的本地銀行則有馬來亞銀行、聯昌銀行、豐隆銀行(Hong Leong Bank)、興業銀行(RHB Bank)等,未來或有更多銀行參與。因此,參與的銀行用戶可以通過DuitNow APP,輸入收款人的手機號碼就能進行即時轉賬。由此可見,以手機和身份證或商業註冊號碼這類讓人容易記得持有人的數字串,是馬來西亞政府對未來無現金社會操作的願景。

回到現實狀況操作,馬來西亞在2017年落實新的信用卡及扣款卡(Debit Card)安全驗證系統,同時相關的信用卡或扣款卡必須附有感應支付(Paywave)功能,任何250令吉以下的交易可在不需要輸入個人驗證碼或簽名下就能直接「嗶」卡完成交易。信用卡或扣款卡的感應支付功能與二維碼支付功能雷同,但是商家必須具備有感應功能的信用卡終端機才能進行交易。雖然信用卡或扣款卡的使用程度開始普及化,但是這僅限於城市地區、商場或較大的連鎖店。

「無現金社會」的操作,輕易地「嗶」一聲就能交易,讓很多持卡人對擁有感應支付功能的信用卡或扣款卡的安全性產生質疑。感應支付或信用卡支付只是在城市區較為普及,要在鄉鎮進行交易,依然是以實實在在的現金為主。

如今二維碼支付的情況也雷同,即使是在吉隆坡,很多用戶也只是抱持嘗鮮的心態使用二維碼支付系統,因為商家有給予優惠所以才會使用電子錢包付費。現金交易依然是馬來西亞人民的首選,對他們來說現金在全馬通行,操作也遠比APP來得簡易,即使一些嫌零錢硬幣重的人,也會選擇使用信用卡或扣款卡付賬。對於二維條碼支付的存在,只是另一個付款的選項。 無現金支付對習慣現金交易的消費者來說,需要跨過對無現金有信心的第一步,這其中包括擴大二維條碼的適用範圍。無論是消費者或商家,都需要對提供二維條碼支付的平台建立一定的信心。

二維碼支付的生態環境,需要開發APP的公司大量投資打造,其中的代表者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他們藉助本身就擁有的大量用戶端,逐步建設消費者對其二維條碼支付平台的信心。原為通訊應用程式的微信,在微信支付進軍大馬市場時,就高調地派發令吉紅包給開通令吉錢包的微信用戶,同時也與馬來西亞國內的各大企業如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及汽油公司Petron合作,為消費者提供優惠,刺激二維碼支付的使用率。

至於馬來西亞或東南亞的企業方面,目前僅有銀行的APP及在東南亞有龐大用戶群的Grab Car及Axiata的Boost,才能夠以龐大的用戶端瓜分二維條碼支付市場。其中,擁有本地占優勢的Boost就在今年的5月齋戒月期間穿梭各齋戒月市集(Ramadhan Bazaar),讓消費者體驗在夜市也能透過二維碼支付,以增加消費者對無現金支付的信心。

縱觀馬來西亞電子錢包APP,並非單純支援二維碼支付。大部分開發商都希望藉由二維碼支付,加強用戶對其APP的依賴。由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主導的DuitNow APP無疑是一個較完善的純支付平台,用於取代全馬通行的現金,馬來西亞的無現金社會,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參考:

BNM QUARTERLY BULLETIN Transforming Mobile Phones into E-Wallets in Malaysia,Lee Zhi Wei and Daniel Khaw Peng Tsu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