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紐約地途》見證城市蛻變的高線公園

高線公園的設立對肉品包裝區和雀兒喜一帶的影響與衝擊,被許多想做類似規劃的國家城市當作範本參考,有不少研究是針對這個空中走廊是否加快了這個地區士紳化的速度。事實上,當初有一派居民和開發商是希望將高線公園這廢鐵道拆除,以利做更通盤的開發規畫,不會被這高架鐵道切割。如今廢棄鐵道保留下來轉變成公園,穿梭在建築之間的空中走廊也即將邁入第十年。她不僅讓紐約客有一個可以和曼哈頓過去歷史連結的空間,更像是一個時間劇場,見證這個城市不斷演變的過程。

NYDECO

星期天早上六點多剛好有機會到肉品包裝區附近,發現原本應該七點才開放讓民眾入內的高線公園(High Line)南端入口鐵門已經打開,於是索性就走上去逛逛,空無一人的情況下,輕鬆地邊走邊拍照,一路走到高線公園第三期的鐵路機場才看到公園的工作人員和從北邊34街入口進來運動的民眾。從高線公園在2009年第一期正式開放後,就沒有想過會有完全只有一人走完這全程二點四公里空中走廊的機會。因為從那時候開始,任何只要是High Line開放的時間,都是遊客如織,雖然不至於水泄不通,但已經漸漸失去逛公園的那種閒情逸致了。

曼哈頓高線公園(High Line)從2009年第一期開放到現在周圍景緻已經大不相同,不變的是隨時都遊客如織。(圖:作者提供)

高線公園全部分為三期陸續開放,第一階段是從南端的 Gansevoort Street到雀兒喜的西二十街之間,於2009年六月完工開放。第二階段則是2011年六月完成,從西二十街往北延伸到西三十街屬於比較狹窄,真正穿梭在兩旁建築間的小徑。第三期從西三十街以一個大U字形,繞過曼哈頓中城最西邊的長島鐵路停機場,最後從三十四街出去,則是在2014年九月完工。

整個高線公園約二點四公里長,從南端的Gansevoort Street到北端的西三十四街,分三個階段於2014 年秋天全線開放。(圖:thehighline.org)

大概是因為一個人慢慢的走可以好整以暇沿途環顧四周,這個時候才很強烈的感受到,原來這九年當中,高線公園兩側景觀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高線公園做得最讓人稱讚的部分是公園管理處將舊鐵道沿線植被的栽植做到與先前鐵道荒廢三四十年後的野生植被接近。不論是灌木叢,多年生植物還是芒草,巧妙的投射出後工業的蕭條,並且依四季變動而微幅調整。也沒有另外種植與鐵道特色不搭,甚至俗艷的花圃,這是公園自開放以來,唯一不變的地方。但如果把視線放在公園兩側之外的部分,這些年下來早已與最初開放時的景色大不相同。筆者每年大概會來高線公園三到四次,九年下來見證了在這曼哈頓西邊小小的狹長地段上,鋼筋水泥叢林就這樣硬生生的成長起來,二點四公里長的廢棄鐵道,從離地十公尺的空中步道變成城市縱谷,視覺變化之大,可想而知。

開放九年之後,高線公園從一個視野寬廣的空中走廊轉型成周圍高樓四起的城市縱谷。(圖:作者提供)

回顧高線公園第一期開放的時候,最引人注目的是橫跨在公園上方的Standard Hotel。那是紐約市近代建築前少見的結構設計。和1930年代當年貨運鐵路穿過現為Chelsea Market的National Biscuit Company建築相呼應。在西十八街則可以看到也是2009年完工,由加拿大建築大師Frank Gehry所設計的IAC Center。除此之外兩旁多是四五層樓二次大戰前的住宅,走在公園上,視野還是相當寬廣。

橫跨高線公園的Standard Hotel和由Frank Gehry所設計的IAC Center都是在高線公園第一期完工時引人注目的新建築。(圖:作者提供)

公園的第二期就從第十大道往西切入到十和十一大道之間建築的後巷。2011年開放時也差不多同時間完工緊貼著高線公園的HL-23和公園另外一側的245 10th Avenue現代感十足的住宅大樓,不僅成為這段路線的地標,也象徵西雀兒喜的高級住宅公寓興建正式大爆發。幾家設計師旅館不論是全新建造的Hotel Americano,還是從已經有超過110年歷史建築改造的The High Line Hotel也在這裡落腳。

第二階段開放的高線公園穿梭於住宅大樓之間,也是雀兒喜一帶新建築最集中的地段。(圖:作者提供)

第三期雖然只是從西三十街到西三十四街,卻環繞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私人開發造鎮計畫:Hudson Yards。

Hudson Yards計畫從2012年動工,現已完成使用的10 Hudson Yards大樓開始,預計在2024年時完成。屆時總共會有十六棟住宅與商業大樓,包括高度超過帝國大廈的30 Hudson Yards和英國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所設計十六層樓高,造型特殊像是一個蜂窩的公共景觀設施Vessel,還有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的公園綠地。這裡的高線公園不像前兩期蜿蜒在城市建築之間,而是視野完全開放,還可以看見哈德遜河河景。

高線公園第三期環繞著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私人開發計畫Hudson Yards。是公園視野最佳的部份。(圖:作者提供)

高線公園雖然分三期已經全部完工開放,不代表沿線的興建工程也跟著結束。建築師Renzo Piano在紐約的代表作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2015年在第一期南端入口的肉品包裝區內完成。去年全部完工,已故伊拉克裔女建築師Zaha Hadid所設計在紐約目前唯一完成的住宅520 W. 28th Street,是第二期路段最吸睛的建築。另一個世界重量級建築事務所Bjarke Ingels Group(B.I.G.)所設計的雙塔豪華住宅The XI(又稱The Eleventh)目前也如火如荼地興建中。其扭曲乖張的造型,還沒完工就已經讓走在高線公園的民眾,頻頻駐足觀看。

高線公園周圍的新建築可以說是集當代最知名建築設計師的作品於一區。Zaha Hadid設計去年完工的520 W. 28th Street(上),Bjarke Ingels設計,正在興建的The XI(下),還有Renzo Piano的惠特尼美術館,都是代表性建築之一。(圖:作者提供)

高線公園的設立對肉品包裝區和雀兒喜一帶的影響與衝擊,被許多想做類似規劃的國家城市當作範本參考,有不少研究是針對這個空中走廊是否加快了這個地區士紳化的速度。但其實因為靠近哈德遜河的地利,還有長島鐵路停機場廣大的腹地原本就有進行大規模造鎮的規劃,就算是沒有高線公園,這個地區的仕紳化現象依舊會發生。事實上,當初有一派居民和開發商是希望將高線公園這廢鐵道拆除,以利做更通盤的開發規畫,不會被這高架鐵道切割。如今廢棄鐵道保留下來轉變成公園,穿梭在建築之間的空中走廊也即將邁入第十年。她不僅讓紐約客有一個可以和曼哈頓過去歷史連結的空間,更像是一個時間劇場,見證這個城市不斷演變的過程。

高線公園沿線的發展,無可避免的勢必造成該地區的仕紳化。但因為這個廢棄鐵道的保留與轉型,剛好讓紐約客有機會見證這城市的演變。(圖:作者提供)

現在走在高線公園,仍然可以看到施工中的大樓和搭建在公園步道上方保護行人的鷹架。當這些施工圍籬撤掉後,呈現在眼前的景觀又會再蛻變一次。雖然規模遠比中央公園小,但在這寸土寸金的年代能在都會區保留發展這樣的公園綠地,在紐約市的發展史上將會與一百五十多年前保留中央公園這塊土地的決定及其日後對紐約產生影響的重要性相提並論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