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偶然言中》總統第二任期魔咒提前發生:泛綠16年耕耘一夕蒸發(一)

大環境不利來自於改革進行式、經濟轉型陣痛導致的施政滿意度偏低屬於已知。在選戰層次,有兩大因素可以解釋今年的結果:「白綠分裂」導致的民進黨自我邊緣化,以及美國選舉常見的「認同類公投」引發的文化保守派「價值選民」崛起。結果是廣義泛綠的選民投票率降低,廣義泛藍的選民投票率增高,和四年前 2014年九合一選舉恰恰相反。「韓國瑜現象」雖然佔據媒體版面,但是恐怕更多是這兩者的「果」,多過於「因」。

宋文笛

白綠分裂、綠營深綠化和公投保守民粹興起

2018年台灣期中選舉結果以執政的民進黨大敗作終,泛綠陣營的得票數大幅萎縮至和2001-2002年選舉週期相仿的水平,席次則稍低於2005-06年選舉周期。藍營不只輕取台中和彰化等旗鼓相當的搖擺選區,甚至還強攻下綠營優勢選區例如高雄市、宜蘭縣等。

選舉史上常見的總統「第二任期魔咒」(second term curse)現象,如今提前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發生。如同筆者於今年一月所說的「太陽花浪潮的加分題已經過去」,從得票數看,泛綠過去 16年的努力可謂幾乎完全「人間蒸發」。

大環境不利來自於改革進行式、經濟轉型陣痛導致的施政滿意度偏低屬於已知。在選戰層次,有兩大因素可以解釋今年的結果:「白綠分裂」導致的民進黨自我邊緣化,以及美國選舉常見的「認同類公投」引發的文化保守派「價值選民」崛起。結果是廣義泛綠的選民投票率降低,廣義泛藍的選民投票率增高,和四年前 2014年九合一選舉恰恰相反。「韓國瑜現象」雖然佔據媒體版面,但是恐怕更多是這兩者的「果」,多過於「因」。

選舉史上常見的總統「第二任期魔咒」現象,如今提前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發生。(中央社)

民粹政治是總統第二任常態

台灣總統第二任期的常見趨勢是,總統施政滿意度極低,執政黨的選民對於含淚投票來「維持現狀」,缺乏動力,選舉動員率隨之低落;相對的,意在「扳回一城」的在野陣營投票熱情高漲,此消彼長之間,朝野勝負異位。

同時,由於施政滿意度低,人民不再相信執政黨所代表的政府體制和政治價值,執政者不被看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champion),而是自成一個一國的利己並腐敗的菁英階層。政府建制(establishment)的形象也就從為人民謀利的工具,轉變成為剝奪人民利益的尋租者(rent-seeker),成為應該被打倒的對象。左右和統獨的美麗政治修辭也被認為「攏是假」的政客話術。

這時候,訴諸平民語言,講話直接,世界觀似乎善善惡惡黑白分明,不知道左右統獨只知道「見惡即斬」,所謂不講「意識形態」只講(定義模糊的)「興利除弊」,多談痛快的結果正義而避談複雜的程序正義的政治素人(outsider insurgents)和非典型政治人物,一但取得媒體曝光度,便容易迅速興起,引發民粹浪潮。即便他們提出的政策願景的實際可行性有待觀察,人民也往往願意相信不管政策細節如何,至少在價值觀層面,他們似乎和人民是站在一起的。

第二任現象的前例首先是2005-06年,陳水扁政府執政第二任。當時執政黨的施政滿意度低盪到接近個位數,台灣「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的紅衫軍隨之而興,訴諸通過體制外的手法來移除人民眼中腐敗的掌握體制權力的菁英階層。雖然最後紅衫軍領導人施明德否決紅衫軍自力組黨參選的建議,但是已經足以促進一年半後綠營總統和立委大選被在野黨滅頂。

2014年,同樣是總統第二任期,時任總統馬英九的施政滿意度同樣逼近個位數,柯文哲以「政治門外漢」的形象興起,在台北市長選舉接受綠營禮讓但不接受提名,少談左右統獨價值,遂能超越「泛綠陣營」的限制,帶領更加廣泛的純粹不滿國民黨政府執政的「反藍陣營」,在全台範圍把國民黨擊退得潰不成軍。

2018年,民進黨政府雖然還在第一任期,但是錯誤的選舉策略帶來了典型的第二任期常見的自身支持者投票率低、在野陣營投票率高的現象。(容後再述)。

總統第二任期現象。(作者製表)

*2005-06 年的直轄和省轄縣市長選舉時,高雄、台中、台南三地的縣市尚未合併,此7席只意在大略示意。

** 2016年總統選舉,若是加入同屬於廣義泛藍的宋楚瑜選票,則執政陣營選票上升至 43.88%,稍高於 2008年總統選舉的綠營候選人的表現。體現出大部分時期,藍營實力稍高於綠的常態。

白綠分裂,綠營自我邊緣化

來到2018年,在選舉策略上,民進黨的「白綠分裂」策略犯了兵家大忌。一方面,民進黨削弱了柯,失去了深綠支持的柯文哲無法維持穩定過半的政治光譜涵蓋率,政治光譜中間的民粹政治空間因而呈現權力中空狀態,讓風格接近但是能穩定覆蓋深藍、淺藍、部分中間的韓國瑜有機會取而代之。此屆選舉的話語權,也就隨之從上屆原本稍微偏綠的柯陣營轉移到穩定正藍的韓陣營。

另一方面,綠營在論述層次,為了正當化白綠分裂,需要做市場區隔,只好抹紅柯文哲,但是這番努力最終只有深綠買單,淺綠和中間、淺藍並不接受。無奈之下,為了強化白綠對比,綠營既然無法有效把柯往往深藍方向(乃至於深紅)方向推,只好把綠營自身往深綠方向移動,綠營因此自我邊緣化。

我們因此見到選舉最後兩週,綠營眼見淺綠選票隨著「白綠分裂」即將部分流失,為了拯救預期的綠色選民低投票率,只好不再打地方治理議題,改打朝著傳統國族動員的方式做負面論述,期望能夠衝高深綠投票率,並哄淺綠選民回巢。按照中研院政治所助理研究員鮑彤(Nathan Batto)的選前分析,便是綠營選擇把選舉議題「全國化」(nationalize)。

民進黨「白綠分裂」策略犯了兵家大忌。一方面,民進黨削弱了柯,失去了深綠支持的柯文哲無法維持穩定過半的政治光譜涵蓋率,政治光譜中間的民粹政治空間因而呈現權力中空狀態。(記者方賓照攝)

依照筆者之見,恐怕是競選策略越「全國化」就越不利。

第一,它代表著選民在投票所裡投票的那一刻,眼前浮現的臉孔不再只是當地的綠營候選人和他們的政績,還會想起民進黨整個2018 戰役的領軍者,也就是兩個人:一是施政滿意度不滿三成的綠營現任總統,二是民調中民眾喜好度往往不到兩成的綠營首都市長參選人。如此滿意/喜好度的臉孔,恐怕引發的更多是「教訓」多過於「力挺」之的念頭。結果競選策略越全國化,恐怕越減分。

第二,全國化議題策略代表著我們見到綠營祭出「守衛民主」、「守衛主權」,在選前之夜綠營重兵陳列在高雄市,活動以國族意識濃厚的歌曲《島嶼天光》壓軸。這個場景似曾相似,因為陳水扁政府第二任末期的2008年總統選舉,綠營也是無奈地主打防範「黨國復辟、民主倒退」,以及防範中國因素,避免開放兩岸後「台灣人會找無工(作)」。

在選戰失利後,今年民進黨似乎優先把不利的結果歸罪於「中共干預選舉」,2008年選後則有綜藝界戲謔但也並非完全沒有現實基礎的《阿洪之聲》:「一切都是阿共仔的陰謀」。中共是否真的隻手遮天地決定了台灣選舉結果,恐怕猶待詳細的科學研究證明。但是中共乃至於世界各國意圖影響選舉原本就是大概率事件,須防範、須調查,但不要讓它成為藉口,不要因此而放棄檢討自己,改善好自己能夠控制的部分。(未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