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復興黨番外篇:短命的伊朗復興黨

若了解巴勒維在1941年以來的遭遇,其實不難理解他想要主導一切、邁向一黨政治的意圖。持平而論,這不是邪惡舉動,只是試圖穩定國家。經歷過險峻的政治局勢,復興黨若做為巴勒維國王完全掌握政權的手段,情有可原。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在敘利亞與伊拉克復興黨之外,還有個命歪的復興黨,就是1975年伊朗巴勒維國王(Pahlavi Shah)成立的復興黨(Hezb-e Rastakhiz-e Mellat-e Iran or Resurgence Party)。當然,這個復興黨並沒有敘伊復興黨統一阿拉伯的企圖,而是為了巴勒維追尋伊朗「偉大文明」(Great Civilisation or Tamadan-e Bozorg)的「歷史大業」。不過,伊朗復興黨在1978年解散,極其短命。從歷史看來,「復興」兩字還是少用為妙,免得下場悽慘。

前述所提的巴勒維,是禮薩巴勒維(Reza Pahlavi)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他的政治生涯相當慘烈。

1941年9月,伊朗被英國與蘇聯軍隊佔領,禮薩巴勒維出走,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伊朗宣布中立,但英蘇對德國勢力滲透伊朗的恐懼感,致使兩國合作進軍佔領伊朗,並且刻意也惡意的把伊朗作為反法西斯(Anti-fascism)陣營的一份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在此時登基,但登基當年才22歲,還是個大學畢業生,卻必須在國家遭強權佔領的窘境下擔負重責大任。此外,戰後蘇聯不願撤離駐紮在伊朗亞塞拜然省(Province of Azerbaijan)的軍隊,更讓伊朗與蘇聯關係雪上加霜。

穆罕默德禮薩巴勒維登基當年才22歲,還是個大學畢業生,卻必須在國家遭強權佔領的窘境下擔負重責大任。(維基共享)

甚至當時伊朗政壇多位老將的影響力也凌駕這個大學生之上,例如國會議員穆沙迪克(Mohammad Mossadeq)特別不滿英國在伊朗佔有太多石油利益,他在1951年擔任首相後,致力推動石油國有化政策,此舉破壞了英伊關係,也重挫伊朗經濟。再加上石油國有化政策不論再如何「有種」,也必須承認伊朗沒有如英國一般開採、提煉、銷售石油的能力與市場。巴勒維在這個政策執行過程中並沒有掌控權,一直到1953年才藉由美國弄垮穆沙迪克,重回政治大位。

只是,當下美蘇冷戰的國際局勢對巴勒維充滿壓力。1955年伊朗加入英國主導的「中部公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sation, CENTO),蘇聯嚴厲批判,伊朗也只能以「這是區域合作,不是為了對抗共產勢力」回應。1958年,同為CENTO成員的伊拉克爆發革命,新成立的政府持反西方帝國主義的立場,並於隔年退出CENTO,接受蘇聯的援助,頓時讓伊朗北側與西側同時面臨共產主義的壓力,使得美國對伊朗的協助加大力道,1963年巴勒維提出的改革政策,其中就有美國資金的介入,被稱為「人民與國王的白色革命」(Enqelab-e Sefid Shah va Mardom),意即不流血革命,包括土地改革、選舉法改革等。但這個不流血革命,卻受到來自地方上既得利者的強烈抵抗。

1963年巴勒維提出的改革政策,被稱為「人民與國王的白色革命」,意即不流血革命。(維基共享)

在上述的動盪時期,伊朗國內政治中有不同政黨勢力的加入,以高級知識份子為主,較無基層民眾支持的基礎。大概僅有充滿共產主義色彩的「群眾黨」(Hezb-e Tudeh or Mass Party),是較貼近大眾的政治勢力。1951年,穆沙迪克時期所成立的「國家陣線」(National Front),則是開啟了中央與地方社會合作的風氣,例如商人階級,之後也因強力批判過去伊朗與英國政治人物過於緊密的關係,快速地拓展了民眾對政治的認識及參與。只是在穆沙迪克垮台後,巴勒維力圖建立他的權威性,這又讓伊朗進入政治高層掌握的階段,動員社會的政黨存在的意涵不大。

到了1975年,巴勒維宣布廢止一切政黨活動,將以復興黨領導國家。巴勒維強調「復興黨之成立,為的是擺脫近30年來外國勢力的壓迫。」很顯然地,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伊朗所面對的漫長外來壓力-蘇聯的威脅是壓力、美國的友好同樣是種壓力。此外,由於過去政治過於菁英化,巴勒維政府試圖改變過去的政治生態,遂主張現任國會議員,一半以上的人不得參選,矢言與過去一刀兩斷。同時,開放律師、醫師專業人士參選,而且要求這些候選人都必須是選區裡的享有名望的人士。對於伊朗政府來說,這些地方人士可以代表地方上的意見。同時,復興黨的一切活動皆公開進行,也有電視轉播。如此注重地方聲音的政黨,很符合1963年以來的「國王與人民的白色革命」原則。

若了解巴勒維在1941年以來的遭遇,其實不難理解他想要主導一切、邁向一黨政治的意圖。持平而論,這不是邪惡舉動,只是試圖穩定國家。習慣西方政治觀點的人們總對一黨政治充滿敵意,卻忽略了政治本來就可以充滿國家特色,並沒有公允的標準斷言一黨執政後國家就會毀壞,歷史上,兩黨或多黨制的國家也不見得比較富強安樂。經歷過險峻的政治局勢,復興黨若做為巴勒維國王完全掌握政權的手段,情有可原。

1975年,巴勒維宣布廢止一切政黨活動,將以復興黨領導國家。巴勒維強調「復興黨之成立,為的是擺脫近30年來外國勢力的壓迫。」很顯然地,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伊朗所面對的漫長外來壓力。左為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維基共享)

1977年,巴勒維宣布「自由化政策」(Liberalisation Policy),陸續釋放政治犯、開放言論自由,可見巴勒維政策是按部就班的,無論是否採西方路線,一切有其程序而非冒進,同時也參照過去的經驗做出調整。許多研究認為「自由化政策」是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推動「人權外交」(Human Rights Diplomacy)的結果,不過這個論斷過於主觀,也沒有確切的證據,姑且不必把美國看得有多高尚。

然而,巴勒維卻在這樣重視地方民眾聲音的情況下,在1979年丟掉政權。

70年代後期,許多研究都批判此時伊朗因經濟成長過快,導致貧富差距太大、人民生活困苦,埋下79年革命的導火線。但這只是歷史的一面,畢竟每個國家發展過程中都有貧富差距的問題、且無論社會如何富強,仍有生活困苦的人民,政權的垮台充滿多重因素,不能完全以負面角度來看待。合理的解釋,這應是巴勒維政府在積極變革的過程中,政府轉型速度趕不上局勢變化、更多人民聲音無法回應,這也導致巴勒維在1978年10月必須解散復興黨,更沒想到的是,最後他在1979年1月離開伊朗。

上述的過程對整個伊朗局勢而言不見得壞,只是後來掌政的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讓一切「走鐘」。時代中的復興黨與巴勒維並不邪惡,純粹是後人用什麼樣的角度詮釋歷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