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破解對再生能源的片面批評與混淆攻擊

◎趙之道

風傳媒的主筆群之一呂紹煒先生,近日在專欄連番猛批綠能政策,先是誇大地說總統將綠能當做「信仰」,後又痛罵賴揆「夏天太陽能、冬天有風電」的說法是無知當幽默。對政府的監督批評固然是媒體人的天職,然而立基於詳實查證與堅固論述所做的報導與評論,與出於一己偏見乃至黨派立場而為的混淆與謾罵,兩者間的界線雖然未必一眼可辨,但對社會的影響卻有天壤之別。

風傳媒的主筆群之一呂紹煒先生,近日在專欄連番猛批綠能政策,先是誇大地說總統將綠能當做「信仰」,後又痛罵賴揆「夏天太陽能、冬天有風電」的說法是無知當幽默。(網頁截圖)

最基本且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當前能源政策的長遠目標是,綠能、燃煤、燃氣三者占比要達到20:30:50。也就是說,造成空氣污染疑慮的燃煤發電,未來比重將逐步下降到30%。然而,呂紹煒先生的文章卻將占比30%的燃煤和占比50%燃氣混為一談,且以再生能源發電效率低落為由,論證未來供電八到九成需要依靠「火力發電」,空污必然更加嚴重。

事實上,即使都是「火力發電」,燃煤與燃氣仍有極大的不同。依據空污研究的權威、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指出,以燃煤的台中電廠和燃氣的大潭電廠為例,兩者在2015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每度發電台中電廠排放的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及原生性粒狀污染,分別是大潭電廠的582倍、3倍及105倍,且只要大潭電廠更新加裝脫硝設備,氮氧化物的差距還會擴大到15倍。由此可知燃氣與燃煤雖然都是「火力發電」,但造成的污染差距甚大,將目標占比30%的燃煤和50%的燃氣混為一談,根本是混淆事實、危言聳聽。

再者,無論是離岸風電或太陽能發電,台灣處於低緯度、季風帶的天然地理條件,屬世界上名列前茅。呂紹煒先生的文章,一方面強調太陽能發電的容量因子,也就是實際發電量與裝置容量的比例,「整年平均」只有14%,另一方面又批評離岸風電「夏天」的容量因子只有10%,用片面的數據扭曲解讀賴揆的「夏天太陽能、冬天有風電」。

太陽能發電容量因子只有14%的數據,已經是「整年平均」後的最後結果。呂紹煒先生卻在提到這個數據後,又反覆強調太陽能在晚上、在夏天的陰天也無法發電等負面因素,彷彿引導讀者14%這個「看起來」已經很低的數字,可能還會更低。但事實當然並非如此,14%的容量因子,就是考慮過上述所有因素,計算出來的「整年平均」。換句話說,這又是另一種混淆的話術,先提及「平均值」,再單方面放大整體中低於平均值的案例,營造負面觀感。同樣地,對於離岸風電,冬天60%以上的發電效率輕描淡寫,片面強調夏天無風只能使用火力發電,這也是類似的混淆話術,容筆者不再贅述。

此外,呂紹煒先生批評離岸風電多花9,000億元的指控,根本錯誤百出,簡直忝對其自稱「觀經濟、看數據」。首先,要建立任何具規模產業,其生產設備及相關連動的產業鍊,無一不需與其規模相稱的初期資本投資,這是基本的經濟學常識。風電產業成熟的歐洲,因為初期投資已經逐漸回收,所以電價也可隨之下降,這當然合理無比。

但對於正在起步的台灣來說,難道業者有可能將整套產業設備和人力用超能力原封不動地複製到台灣來?更何況,台灣今日必須付出相對高的成本,追趕外國的綠能基礎建設,難道不是因為馬英九主張的「以核養綠」,在過去根本只供養了「核」而完全忽略了「綠」?

台灣今日必須付出相對高的成本,追趕外國的綠能基礎建設,難道不是因為馬英九主張的「以核養綠」,在過去根本只供養了「核」而完全忽略了「綠」?(資料照)

最嚴重的錯誤是,9,000億元這個數字完全是子虛烏有、憑空冒出。事實上截至目前,根本沒有開發商使用每度5.8元的躉購電價與政府簽約,因此也不存在躉購制度與競價制度的價差問題。更何況,躉購制度和競價制度本來就有不同目的,躉購制度本就是以較高的成本、確保相關基礎建設的建立,競價制度才是以壓低成本為主要考量。如今也證明,台灣的風電天然條件優越,開發商不需要躉購制度,也能以競價制度進行開發。每度5.8元的躉購電價只是備而不用的制度,連這個基本事實都沒有查證,就冒出9,000億元的損失,這難道不是瞎扯嗎?

最後,再生能源不只是世界的潮流,也是嶄新世代的思維。在以追求永續發展為目標的基礎上,改變的不應只有發電方式,更該包含對於能源的態度與想法。回到前面所提及的,太陽能發電「整年平均」14%的容量因子,乍看之下好像極度缺乏效率,但事實上,它一方面是較好與較差狀況間的平均,另一方面也代表人類必須順應自然,用更彈性的方式取得能源,逐漸取代短時間內看起來方便快速、效率極高,卻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永久而不可逆傷害的能源方式。

在這個思維轉換的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基於既得利益或是特定黨派立場,頑固守舊地死抱著舊方法、舊想法不放,同時一昧以片面、混淆的解讀方式,批評、攻擊新的作法與嘗試,阻擋整個社會的進步。況且,若以媒體人自居,卻還樂此不疲地使用片面、混淆的批評、攻擊,那就不只影響社會進步,更深深地傷害媒體的公共性了。

(私人機構研究員)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