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咫尺天涯的約旦與巴勒斯坦

約旦與巴勒斯坦(或是巴解)之間的關係,糾葛在目標一致但方式相抵觸窘境,對於巴勒斯坦問題,胡笙沒錯,阿拉法特也沒有錯,因為共同的目標都是為巴勒斯坦追求權益。但是,方式不同、出發點不同,就算目標一致,至此也是咫尺天涯,難再照面了。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就地理位置而言,約旦與巴勒斯坦是鄰居,而且既然都是阿拉伯人,在1948年共同對抗突然建國的以色列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即使約旦表現出保護巴勒斯坦的意願,卻因對以色列的態度不合巴勒斯坦人所願,最終搞得約巴之間相互對峙。就算把以色列抹除在地圖之外是許多阿拉伯人的共同目標,但方式不同、程序不同,最後就可能演變成阿拉伯弟兄內部的衝突。

1949年第一次阿拉伯與以色列的戰爭停戰後,約、以和談的結果,是把耶路撒冷(Jerusalem)劃分成東西兩部,東耶路撒冷歸約旦管轄,還包括西岸(West Bank)。約旦國王阿布杜拉(Abdullah bin Hossein al-Hashmite)在1951年遭巴勒斯坦人刺殺身亡,禍根即源起於這項對以色列的和談與協議。阿布杜拉一直視巴勒斯坦為他的領土,保護這塊土地的心不落於他人之後。然而,卻有很多阿拉伯人不願意承認以色列的存在,當然就不樂見任何阿拉伯人與以色列和談。阿布杜拉的孫子胡笙(Hossein)於1952年登基,當時人們正看著埃及逐漸揮舞著保護巴勒斯坦的旗幟。英國在近代對西亞地區的影響甚大,使得不少在一戰後出現的阿拉伯國家,例如伊拉克(Iraq)、埃及(Egypt)、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都有相當明顯的反英傾向。反觀約旦,自阿布杜拉以來,並沒有切割他們與英國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在阿拉伯人反英的氣氛之中格外受到批判。

阿布杜拉的孫子胡笙(Hossein)於1952年登基,當時人們正看著埃及逐漸揮舞著保護巴勒斯坦的旗幟。左起:巴解領袖阿拉法特、埃及總統納賽爾(中)與約旦國王胡笙(右)。(AFP/East News)

1952年之後,埃及軍官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成了反對英國最強勢的指標人物。此時也正值美國與蘇聯結束韓戰之際,美國的反共意識已經相當明確,也想要在歐洲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sation, NATO)之外,找尋其他區塊以圍堵蘇聯。1955年2月,在英國的主導下,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組成「中部公約組織」(Central Treaty Organisation, CENTO)。納賽爾批判這是監禁阿拉伯世界的牢獄,美蘇冷戰最後讓阿拉伯世界分裂。而同年4月,在印尼的萬隆會議(Bandung Conference)上,納賽爾等亞洲與非洲多國領袖,主張不結盟運動,致力排除美國與蘇聯的壓力。這個過程,約旦都沒有參與。一來係因約旦國王胡笙僅有17歲,勢力尚不成氣候,二則以色列在西岸的侵犯還持續進行,而外界(例如埃及)批判約旦與英國的關係,也使得國內的反對聲浪不小,在在都讓胡笙更難以好好面對這劇烈的風起雲湧。

1964年,阿拉伯國家聯盟(Arab League)宣佈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aganisation,PLO,簡稱巴解),主張「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以武裝抗爭解放巴勒斯坦。」在多數人看來,巴解的國際形象就是激進的暴力組織,不可與之為伍。但對於巴解與多數巴勒斯坦人來說,以色列的建國就是擠壓、剝奪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主流國際社會卻忽視他們的權益。1948年5月14日是以色列的建國日,但隔日眾多巴勒斯坦居民淪為流離失所的難民,度過彷彿末日的「災難日」(Nakba)。巴解在成立之後,於眾多壓力之下想要發聲,鋌而走險其實是無可奈何。埃及總統納賽爾勇於衝撞西方帝國主義、主導對以色列的戰爭,就受到不少阿拉伯人的支持。但隨著1967年埃及領導對以色列的戰爭再次失敗,巴解又因為西岸與加薩(Gaza)都讓以色列佔領之下,只好轉進約旦與黎巴嫩。

1948年5月14日是以色列的建國日,但隔日眾多巴勒斯坦居民淪為流離失所的難民,度過彷彿末日的「災難日」。(monitordeoriente.com)

1950年之後,西岸成為約旦領土,但1967年戰爭後以色列卻佔領西岸,這不僅是逾越了1947年聯合國決定猶太人居住的範圍,也破壞約旦的領土完整。即使胡笙國王對巴解時常在約以邊界造成動亂頗為不滿,但此刻也開始對巴解提供許多協助。1968年3月,在約以交界處的卡拉梅(Karameh),爆發了巴解與以色列的衝突。部分輿論認為,這是以色列為了約旦收納巴勒斯坦難民的懲罰行動。1969年起,巴解由阿拉法特(Yassir Arafat)領導,對以色列的抵抗更加激烈。不過,胡笙還是難以完全認同阿拉法特的行動,所以導致巴解內部出現不少要推翻約旦哈希姆王室的聲音。1970年9月,巴解成員所挾持的美國飛機降落於約旦境內,隨後更引爆該架飛機,才讓胡笙驚覺此舉對約旦嚴重傷害,遂下令鎮壓、驅逐巴解,後稱為「黑九月事件」(Black September)。

巴解部分成員組成「黑九月組織」(Black September Organization),並在1972年慕尼黑(Munich)奧運期間挾持以色列選手。儘管這並非阿拉法特主導,但很顯然巴解的情勢窘迫,有些成員甚至不在乎行動是否需要巴解的核心人物允許。然而,在主流國際社會幾乎都與以色列站在同一陣線的情況下,定調巴解的行動是恐怖行動、阿拉法特的恐怖份子、慕尼黑事件就是慘案,沒有人真的關注巴解與巴勒斯坦的處境。身為猶太人的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於2005年執導的電影《慕尼黑》(Munich),劇情就講述以色列情報單位如何一個個追殺「黑九月組織」成員,該片雖然入圍多項奧斯卡獎,但劇情僅是符合美國(或以色列)觀點,並沒有探討問題本質的意涵。

1970年9月,巴解成員所挾持的美國飛機降落於約旦境內,隨後更引爆該架飛機,才讓胡笙驚覺此舉對約旦嚴重傷害,遂下令鎮壓、驅逐巴解,後稱為「黑九月事件」。(alchetron.com)

約旦與巴勒斯坦(或是巴解)之間的關係,糾葛在目標一致但方式相抵觸窘境。如同電影《X戰警:第一戰》(X-Men: First Class)裡萬磁王(Magneto)對X教授所說的話:「和平從來不是個選項」(Peace was never an option)。基本上,雙方都想要讓世界沒有人種的糾紛,X教授沒錯,萬磁王也沒錯。同理,對於巴勒斯坦問題,胡笙沒錯,阿拉法特也沒有錯,因為共同的目標都是為巴勒斯坦追求權益。但是,方式不同、出發點不同,就算目標一致,至此也是咫尺天涯,難再照面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