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中國為何漠視川普的「印太戰略」?

若是中國崛起和軍事擴張對區域造成的威脅大過經濟利益時,各國也會權衡輕重,做出因應。例如先前韓國在中國施壓之下,依然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又澳洲日感中國「鋭實力」的滲透,騰博爾政府也終於決定透過立法來防止北京干預澳洲內政。甚且澳洲也理解到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已經決定分散經貿投資標的,鎖定印尼和印度市場。在此情況下,由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四根支柱,的確出現強化鞏固的機會。

托克維爾

誠如筆者前一篇文章【川普政府揭櫫「印太戰略」,台灣準備好了嗎?】所提及,隨著美國國務卿龐皮歐本週在亞洲進行訪問,川普政府更進一步闡述所謂「建立一個自由與開放印度太平洋戰略」的具體內涵。龐皮歐運用出席在新加坡舉辦東協會外長會議的場合,重申川普政府欲透過經濟與安全議題,來與印太區域增強聯繫,美國在印太地區並不尋求「主導」,而是期望與區域各國「合作」。他也拋磚引玉先行宣布,美國將為「印太倡議」投入1億1300萬美元的「頭期款」以推動數位經濟、網路安全與基礎建設,期盼區域內成員能夠共襄盛舉。

這是迄今川普政府對「印太戰略」較為清晰的論述與宣示,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印太地區內成員的響應與支持才是印證此一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換言之,「印太戰略」的具體成型與成功執行,仍面臨幾個挑戰:首先是包括日本、印度、澳洲這三個國家與美國的配合程度。美、日、印、澳這四根「印太戰略」的支柱、或稱「四邊安全對話」(QUAD)能否成型,考驗著各自對中國的戰略認知與策略。畢竟日、印、澳這三造都無意在美、中兩強之間公開選邊站。印度總理莫迪幾個月前訪問中國,與習近平會面。日本首相安倍也規劃在9月鞏固其自民黨總裁連任戰役後,前往北京。澳洲騰博爾政府最近雖然在國會通過反外國勢力干預的法案,也不致與北京強勢對抗。

龐皮歐運用出席在新加坡舉辦東協會外長會議的場合,重申川普政府欲透過經濟與安全議題,來與印太區域增強聯繫。(AFP)

其次是川普政府對於推動公平貿易的手法,令區域內國家也忐忑不安。尤其川普一上任就宣布美國退出「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導致其他11個TPP原始成員只能重啟爐灶,勉強完成「打折版」的「全面性泛太平洋夥伴關係」(CPTPP)。川普強勢要求貿易公平與對等,對未來在「印太戰略」的經貿合作,究竟是助力或阻力,也攸關成功與否。

最後就涉及美中關係前景黯淡可能引爆的衝擊,特別是現階段美中貿易戰以及未來在諸如南海軍事可能衝突的發展,都令區域內國家深感憂慮。川普與習近平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上都沒有讓步的空間,一般預期這場戰役會延燒到明年。如果南海領土主權爭端再次浮上檯面,美中關係勢必更為緊張,屆時在「印太戰略」區域內的國家將面臨如何自保或是選邊的難題。

但另一個值得剖析的現象就是:為何中國持續漠視川普的「印太戰略」?

事實上,川普提出的「印太戰略」概念只是舊瓶裝新酒,早在2006年安倍首次擔任首相時就提出類似四邊的「鑽石型狀」架構,這四邊正是美、日、印、澳,也就是俗稱的QUAD。唯當時安倍只是拋出此一構想,北京就大動作地向這四個政府提出外交交涉,讓時任澳洲總理的陸克文立即卻步,不敢激怒中國。中方學者一面倒地批評QUAD儼然就是亞洲版的「小北約」,目的在圍堵中國崛起。第一次的QUAD就這麼胎死腹中,頂多淪為「二軌」智庫討論的題目而已。

美中貿易戰上雙方都沒有讓步空間,預期這場戰役會延燒到明年。如果南海領土主權爭端再次浮上檯面,美中關係勢必更為緊張,屆時在「印太戰略」區域內的國家將面臨如何自保或是選邊的難題。(Reuters)

川普政府去年年底公布首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將中國定位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華府更稱北京為「修正主義強權」。這份報告也強調要強化美國與亞太盟邦與夥伴的安全與軍事架構。2017年11月在菲律賓舉行重新恢復的QUAD四邊工作層級會議。隔年6月在新加坡年度「香格里拉」對話的同時,四國派出各高層官員參加第二次的QUAD會議,但似乎氣氛仍然有點意興闌珊,也未見突破性進展。直到龐皮歐近日的論述,才讓外界感受到原來美國早已鴨子划水數個月。

更弔詭的是,北京這次對「復合」的QUAD不再公開抗議,反倒態度趨於低調。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甚至用調侃的語調消遣QUAD和「印太戰略」只不過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泡沫」。北京之所以有恃無恐,正是相信其經濟實力足以防止日、印、澳三國正式背書川普的「印太戰略」。

其次,北京部分學者認為川普要將QUAD轉化成猶如美日和美韓軍事同盟有其難度。甚且印度傳統外交多採不結盟政策,而日、韓也有歷史情仇。因此北京深信只要鬆動QUAD任何一根支柱,「印太戰略」的基礎就不至構成威脅,特別澳洲經濟依賴中國甚深,恐遭報復。

北京部分學者認為川普要將QUAD轉化成猶如美日和美韓軍事同盟有其難度。甚且印度傳統外交多採不結盟政策,而日、韓也有歷史情仇。因此北京深信只要鬆動QUAD任何一根支柱,「印太戰略」的基礎就不至構成威脅。(Reuters)

但北京如此樂觀想法也已面臨挑戰。因為若是中國崛起和軍事擴張對區域造成的威脅大過經濟利益時,各國也會權衡輕重,做出因應。例如先前韓國在中國施壓之下,依然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薩德」飛彈防禦系統。又澳洲日感中國「鋭實力」的滲透,騰博爾政府也終於決定透過立法來防止北京干預澳洲內政。甚且澳洲也理解到過度依賴中國市場的風險,已經決定分散經貿投資標的,鎖定印尼和印度市場。

在此情況下,由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四根支柱,的確出現強化鞏固的機會。如果川普政府能夠說服另外三國,共同執行南海航行自由與秩序維護,不要讓北京拉攏東協,至少可形成對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擴張軍備的企圖。又如,QUAD可以共同要求中國解除對外資技術移轉的不合理要求,以及改善違反智慧財產權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強而有力的QUAD,可以讓「印太戰略」成為制衡中國「一帶一路」的力量。果真如此,包括台灣在內的區域內國家,才能融入「印太秩序」,成為和平穩定的共同捍衛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