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沒有自由民主的台灣,有什麼能自豪的?

◎林守宸

看到時尚雜誌GQ總編輯杜祖業先生因一句玩笑話遭撤換,讓人心有戚戚焉,西進並非想像中美好。筆者是個準80年代出身的「囝仔」,當年所受理教育有秋海棠如何變成老母雞、東北三寶、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等,加上家庭教育影響,祖籍老家雖無故人,仍對中國大陸抱著無限嚮往。

GQ國際中文版總編輯杜祖業(左)疑因披上「反攻大陸」背帶,被撤換中國GQ總編職位。(GQ雜誌提供)

前年因緣際會,獲得一份可外派至北京的工作,心中雀躍不已,想到能在天子腳下的紫禁城、北漂者的天堂邊上班邊長見識,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二話不說立即遞辭呈、頭也不回地飛向對岸,實際在當地生活一年多後,只能說聞名不如見面、相見不如懷念。

如同台灣人民對外籍人士的友善,多數大陸民眾基於好奇心、同文同種情誼、對隻身一人的善意等等也非常地友好,剛開始筆者曾相信兩岸同胞能夠和平相處,甚至走向統一,但互動時間拉長就會感受到台灣與大陸是如此不同。

從GQ總編輯事件可知,政治正確是多麼重要的事情,筆者本身屬於中間偏藍的人,按道理說能夠接受大陸的政治邏輯吧?然而領教過後,體悟那套邏輯是一種蠻橫不講道理,且帶有威脅性的行為。

前東家雖宣稱尊重台灣同事的建議、廣納雅言,但實際運作僅是找台灣人背書、當樣板。因出版工作難免涉及政治議題討論,當時筆者提出以兩岸部分制度進行比較和研究,以兩案併陳提供讀者不同的觀點跟訊息,未料,討論時對方極盡鄙夷姿態否定台灣所有的制度和運作,並強調大陸的集權和高效率的優點,以及「中國式社會主義」與「中國式民主」才是王道。

坦白說,那種口氣跟態度不是討論,而是教訓跟命令,根本毫無尊重可言,著實讓人不敢恭維,跟我們期待就事論事的態度根本是天差地遠。

眾所皆知,除了繁、簡體不同,兩岸的用字遣詞有其差異性,舉最常見的「這裡」跟「这里」(這裏)為例,台灣人幾乎使用前者,大陸人慣用後者。問題來了,若是翻譯給台灣讀者看,一般直覺反應是「這裡」,只是兩岸習慣不同,就得拿出來溝通,當時對方拿出「祖國規矩」跟《新華社》範例強調必用後者,筆者則以「既然要符合台灣民眾的口味,起碼用詞要在地化吧!」沒想到,為了一個小小的用詞可以纏鬥大半天,即便最後退讓,但只要沒心甘情願地說出「你是對的,我是錯的。」對方不肯善罷甘休,當然筆者不願說,下場就是被搞很久。

「這裡」是最基本的用詞,其他有「軟肋」、「硬傷」、「側供給」等更不同的說法,同樣鬥法很久才勉強改成台灣用語,是因台灣同事變多以後才有的小勝利,除外,還有許多說來有趣卻令人不敢領教的事情。回過頭來思考,筆者早期的孤軍奮戰似乎很不明智,但多虧這些事情讓人看清兩岸民眾本質性的差異,也徹底改變自己過去的「偏統情節」,無法想像沒有自由民主的台灣,還有什麼能拿來自豪的?

(自由工作者)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