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的日常》「大正政變」和山本權兵衛內閣

進入大正時代的日本,政壇山雨欲來,大正政變後,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組閣,卻在西門子事件中黯然下台。

李拓梓

1912年明治天皇過世,政壇山雨欲來。當時政壇最具實力的,仍然是元老山縣有朋和他所掌握的軍部、官僚,曾經兩次組閣,以貴族院為根據地的前首相桂太郎,是山縣有朋的屬下出身。桂太郎固然有能力,但在不留情的當時輿論筆下,山縣有朋跟桂太郎的關係,就像是頗受歡迎的夏目漱石小說《少爺》裡頭的校長,和旁邊幫閒的「馬屁精」,如果山縣說一,桂太郎絕對不說二。

天皇過世時,桂太郎人在歐洲,他一聽到消息,立刻兼程返國。山縣和桂太郎有一樣的想法,他們都覺得,這種動盪時刻,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府領導者,名士派、同情左派,支持自由民主的西園寺公望,必然無法堪當重任。

山縣有朋跟西園寺公望早有芥蒂,在前一年的中國辛亥革命時,山縣就主張要增兵滿州,確保日本利益。但這個提議被西園寺公望以沒錢為理由打了回票,以山縣為首的軍部官僚自然十分不悅。這次因為天皇過世的關係,山縣有朋舊事重提,要擔任陸軍大臣的上原勇作再次提出陸軍增設兩個師團,因應國際情勢變動的要求,再次遭到西園寺公望拒絕。上原勇作在山縣有朋授意下,動作不斷,先跳過內閣,直接向天皇提出「帷幄上奏」,接著又提出辭呈。

上原勇作。(維基共享)

在第二次山縣有朋內閣時訂下的「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這時發揮了山縣想要的功效。上原勇作辭職,陸軍又消極不配合提出接任的陸相人選,西園寺公望內閣找不到陸軍大臣,等於是被迫倒閣。接任閣揆的,當然還是山縣最中意,剛剛回到日本,已經組閣兩次的桂太郎。

這件事情當然引起了西園寺這邊的政友會極大的不滿。當時偏向自由的民間輿論,都認為這是山縣有朋跟軍隊在惡搞西園寺公望,在這樣背景下組成的第三次桂太郎內閣,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民間的支持。東京商業會議所的商人,是桂太郎政府最大的反對者,他們甚至串聯全國生意人,結成「增師反對實業團」。接著是串連起來的反對者組合而成的「第一次擁護憲政大會」,還有新聞記者、報刊業者,他們一致認為桂太郎組閣,是藩閥壟斷、毀憲亂政的行為。這就是「第一次護憲運動」。

桂太郎並不是不知道問題所在,他決定成立新政黨,跟反對他的「政友會」分庭抗禮。元老山縣有朋一向是最反對政黨政治的人,當年他跟伊藤博文鬧翻,就是因為伊藤決定組成政友會。但現在,山縣有朋和桂太郎也不得不承認,政黨政治將會是未來的主流,為了穩定政局,必須要有跟「政友會」、以及早先和「政友會」對立,自由派組成的「立憲國民黨」互相牽制的政黨。這樣看來,變成國會裡面的兩個主要政黨,都反對桂太郎內閣,這個內閣的正當性自然飽受質疑。為了爭取協商的機會,桂太郎也決定延後議會召開的時間,看看能否事緩則圓。

問題是,得到民意支持的政友會和國民黨組成的「憲政擁護聯合會」當然不會退讓。「政友會」當中立場最激烈的尾崎行雄向桂太郎提出彈劾,桂太郎則威脅要解散國會,行政部門跟國會之間的衝突越發激烈。

1913年2月10日,不支持內閣的民眾包圍國會,歡迎「立憲派」的「政友會」和「國民黨」議員,攻擊支持桂內閣的官僚派議員,數度引起警方出面保護議員、排除騷亂。受到警方鎮壓刺激的民眾越發憤怒,砸毀親桂的報社,燒毀警局、交番,並且燒毀了26輛電車。警方也因此強力鎮壓,最後此事變成五十三人死傷的暴動事件。當時「政友會」的實際領導者原敬在日記上寫下,「他(桂太郎)要是還不辭職的話,差不多要發生革命了」。2月11日,桂太郎下定決心辭職,結束這起53天內閣的鬧劇。這起事件,也就是「大正政變」。

1913年2月10日,不支持內閣的民眾包圍國會,2月11日,桂太郎下定決心辭職,結束這起53天內閣的鬧劇。這起事件,也就是「大正政變」。(圖:網路)

不過,接下來組閣的並不是西園寺公望,也不是政友會的實力人物原敬。組閣的是「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

山本權兵衛出身薩摩,參加過戊辰戰爭,明治之後他依照薩摩軍人的培訓邏輯,加入海軍兵學寮(後來的海軍兵學校),從基層軍官幹起,一生都在海軍發展。日清戰爭到日俄戰爭這段日本海軍發展最蓬勃的時期,山本權兵衛就是在任的海軍大臣,也因此有「陸軍山縣、海軍山本」這樣的說法。

山本權兵衛最大的軼事,和他的夫人有關。他的夫人登喜子,早先曾經是品川一帶的遊女,有一天遇上當時是少尉軍官、年少氣盛的恩客山本。山本對登喜子一見鐘情,帶了兄弟去把登喜子搶出來。後來妓院找上門來,兄弟們又湊了錢,幫登喜子贖身,山本權兵衛也娶了登喜子為妻。由於山本夫婦感情不錯,這段往事也成為民間八卦熱愛的話題,明治、大正時期若有類似到妓院搶親、贖身的行動,常常會讓人再次想起這段佳話。

山本權兵衛和他的夫人登喜子及其子女。(圖:網路)

讓海軍出身的薩摩軍人組閣,算是長州人山縣有朋、桂太郎的小小退讓。政壇對桂太郎不滿的氣氛稍緩之後,山本也出面跟一向比較偏執政團隊這邊的「政友會」協調。經過討論,山本決定要把山縣有朋留下來的「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擴大。讓退役將領也能夠出任,這樣軍方對內閣的干預就可以減少一點。也因為這個退讓,「政友會」終於決定再次回到執政團隊裡來,原敬答應出任第一次山本內閣的內相。不過,原敬的決定也讓黨內比較偏向自由派的尾崎行雄等人不滿,他們決定退出「政友會」,改跟長期在野的「國民黨」合作,組成「憲政擁護會」,對時政展開激烈的批判。

國會的壓力對經歷過戰爭的山本權兵衛而言,從來都不是問題。但他上任不久,就遇到更麻煩的事。1914年1月23日,德國媒體刊登新聞,爆料指出西門子公司長期行賄日本海軍,此事引起國會反對黨議員的重視,並提出質詢。接著,檢調也立即對收賄問題展開搜索,並有海軍官員遭到檢方拘捕。甚至海軍大臣齋藤實本人,也牽涉其中,最後是靠著天皇的保護而免於被調查。西門子的醜聞,讓海軍出身的山本非常尷尬,民間到處都有「想起海軍就想起山本,想起山本就想起賄賂」這一類的打油詩在流傳。

1914年1月23日,德國媒體刊登新聞,爆料指出西門子公司長期行賄日本海軍。圖為當時日本媒體對於西門子事件的諷刺漫畫。(圖:網路)

在野黨國民黨掌握機會,提出彈劾案。東京、大阪也有抗議海軍,揚言「薩摩藩廢絕」、「海軍肅清」的集會。對日本民眾來說,日俄戰爭以來,縮衣節食就是為了富國強兵。稅費裡面甚至還有「海軍建設費」這種款項,現在辛苦納稅的錢通通進了官員的口袋,怎麼不讓人生氣?最後,山本權兵衛內閣不敵輿論壓力,決定總辭。很多年之後,山本才有機會再度組閣,但那已經是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社會因為亟待振興,再次期待軍人強力執政的氣氛之後的事了。

只是,「西門子事件」當中,山縣有朋的態度最耐人尋味。經過山縣有朋同意,才組閣的山本權兵衛雖然也是軍人,但薩摩人和長州人長期以來一海一陸,管理界線清楚,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現在山本權兵衛為了讓內閣順利運作,向政友會屈服,對「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退讓,不啻為打臉山縣的舉動。因此,也有說法認為,「西門子事件」會鬧大,最後搞到山本權兵衛內閣總辭,也和山縣有朋有關,無論他是按兵不動、推波助瀾,還是落井下石,總之,山縣有朋之所以不人氣,除了民間不喜歡他的長州藩閥形象,應該也和不管政治人物上台、下台,他都要參一腳有關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