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魔幻拉美》有趣的貨幣制度

可可豆是巧克力原料,馬雅人、阿茲特克人卻發展出可可豆本位的貨幣單位,例如:一顆番茄值一粒可可豆,一隻兔子要十粒可可豆,一隻火雞需十顆可可豆,一個奴隸則要價一百顆可可豆。雖然可可豆是天然種子,但在馬雅與阿茲特克社會也曾出現「偽幣」。

陳小雀

在貨幣發明之前,「以物易物」是最初的交易方式。貨幣的產生方便了人類的交易行為,在貨幣標準化之前,羽毛、珍珠、貝殼、礦石和貴重金屬等,都曾被當過貨幣。現在除定法定貨幣外,尚有各式各樣的貨幣,琳琅滿目,尤其近年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產生了虛擬貨幣,「比特幣」、「乙太幣」、「萊特幣」和「瑞波幣」等成為熱門話題。貨幣象徵財富,也代表經濟活動;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前哥倫布時期美洲有趣的貨幣。

歐洲征服者到來之前,美洲最常見的交易單位為羽毛、可可豆、黑曜石、玉石、斧片、貝殼等;其中,可可豆及斧片已具貨幣規模。

可可為常綠喬木,梧桐科,可可屬植物,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原產地為南美洲亞馬遜(Amazonas)河、奧利諾科(Orinoco)河一帶的熱帶溼潤地區。三千餘年前,奧爾美加人開始於墨西哥灣雨林耕作可可樹。可可果實直接長在樹幹上,果實中有粉紅色果肉,以及約有二十至二十五粒淡粉紅色種子,即所謂的可可豆。可可豆含咖啡因和可可豆鹼,是溫和的利尿劑和興奮劑,可減緩心絞痛。可可豆經加工處理後,磨成粉末可調成飲料。除了用於飲食和醫療之外,可可豆尚有宗教和經濟用途。

歐洲征服者到來之前,美洲最常見的交易單位為羽毛、可可豆、黑曜石、玉石、斧片、貝殼等;其中,可可豆及斧片已具貨幣規模。(圖:網路)

馬雅人繼承奧爾美加文化,稱可可樹為「cacahuaquahitl」(讀音:卡卡歐亞瓜伊),視之為生命與豐碩的象徵,在可可粉內,加入辣椒末,調製成苦澀的冷飲料,平時僅供酋長、祭司、戰士等貴族飲用,或用於宗教祭典。爾後,阿茲特克人也承襲了馬雅文明,稱可可飲料為「xocolatl」(讀音:索可拉),即今日「chocolate」(巧克力)這個熟知詞彙的來源。

可可豆如此珍貴,馬雅人、阿茲特克人因此發展出可可豆本位的貨幣單位,例如:一顆番茄值一粒可可豆,一隻兔子要十粒可可豆,一隻火雞需十粒可可豆,一個奴隸則要價一百粒可可豆。不過,物品的價值換算隨部落不同而有異。雖然可可豆是天然種子,但在馬雅與阿茲特克社會也曾出現「偽幣」。不肖分子將泥巴塞入空心的可可豆內,以假亂真。可可豆「偽幣」在後期的阿茲特克社會相當猖獗,當局不得不祭出重罰,一旦不肖分子使用可可豆「偽幣」被捕,會被關進籠子裡等審判,情節重大者甚至會被判「欺瞞社會」之罪名而遭處決。

除了可可豆之外,墨西哥谷地尚使用斧錢交易。所謂斧錢,為銅製薄片,因其外形彷彿「斧頭」而得名,一銅片折合八千粒可可豆。在南美洲厄瓜多、祕魯、智利等地亦出現斧錢。從出土的地理位置研判,發祥於安地斯山區的文明主要以貨易貨,而靠太平洋沿岸地區則有以貨幣交易的行為,例如:莫切(Moche)、蘭巴耶克(Lambayeque)、辛恰(Chincha)等前哥倫布文明,相繼以銅製的斧片為貨幣,亦將斧錢當成陪葬品。斧片約長七公分、寬六公分,除了銅製之外,也偶而有金、銀所鑄造。

馬雅人、阿茲特克人因此發展出可可豆本位的貨幣單位,例如:一顆番茄值一粒可可豆,一隻兔子要十粒可可豆,一隻火雞需十粒可可豆,一個奴隸則要價一百粒可可豆。不過,物品的價值換算隨部落不同而有異。(Mexicolore)

印加人沒有貨幣,在征服了辛恰人之後,並未仿傚斧錢制度,仍維持以貨易貨的習慣,常以貝殼、布匹和衣物做為交換,或以勞力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在貝殼方面,則以海菊蛤(mullu)最珍貴。海菊蛤產於厄瓜多太平洋沿海,為海菊蛤屬(Spondylus),外殼有美麗紅色,殼內之肉可食用。印加人將海菊蛤磨為塊片或顆粒,當成交易貨幣,並可加工成首飾及鑲嵌藝品。

在貝殼方面,則以海菊蛤最珍貴。海菊蛤產於厄瓜多太平洋沿海,為海菊蛤屬,外殼有美麗紅色,殼內之肉可食用。印加人將海菊蛤磨為塊片或顆粒,當成交易貨幣,並可加工成首飾及鑲嵌藝品。(elcomunista.net)

在西班牙人到來之前,印加人統一山海之間的部落,建立了名為「大萬廷蘇優」(Tahuantinsuyo)的大帝國,訂定各項制度與法律規章。有善於管理之美名的印加人,坐擁安地斯山豐富的金、銀、銅等礦產,竟沒有利用盛產的金屬,建立標準化的貨幣,頗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