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魔幻拉美》 新舊更替:阿茲特克人的火之儀式

阿茲特克深信第五個太陽的存活時間為五十二的倍數,為了讓帝國千秋萬世, 每五十二年一到,祭司舉行盛大的「新火祭典」。然而,阿茲特克帝國僅於1351、1403、1455與1507年,舉行過四次「新火祭典」,等不到第五次的「新火祭典」,即於1521年遭西班牙人消滅,第五個太陽世代隨之劃下句點。

陳小雀

與火邂逅之後,人類徹底改變生活,文明一日千里,從最基本的照明、取暖、烹調,到驅趕野獸,再到燒陶、製銅、鑄鐵、冶金…甚至發展化學,樣樣離不開火。火是力量,也是能源,物質經過火會產生量變與質變,有些物質會變得更為精純或堅硬;簡言之,火讓原始燒出文明。因此,在各地文明中,均有與火相關的神話傳說及宗教儀式。

阿茲特克流傳著一則神話,敘述神如何透過火而化身為日月。據信,在一片漆黑的太初,眾神圍著火堆,期盼有自願者跳入火堆,藉自我犧牲來開創宇宙,氣質高雅的美神躊躇了一下,倒是其貌不揚且滿身長滿膿包的醜神不加以思索便投入火中,立即變成太陽,美神見狀才隨著跳入,一步之差,只能變成月亮,有了日月的照拂,阿茲特克人得以開啟文明。

講究繁文縟節的阿茲特克人,總會以酬神為由,在一年的十八個月裡固定舉行宗教祭典與活人獻祭,例如:一月的雨神祭、二月的玉米神祭、三月的大地女神祭等。亦即,每二十天一次大典,每次大典的時間少則一天,多達數天之久。只有在太陽曆上那多出的五天禁忌日裡,阿茲特克人難得什麼事都不做,不舉行祭典活動。

阿茲特克人於每年的十月舉行火神祭,將幾個人牲投入火中,在人牲斷氣之前,再將他們拉出火堆,並將他們仍跳動的心臟取出。(news.okezone.com)

火是如此重要,阿茲特克人於每年的十月舉行火神祭,將幾個人牲投入火中,在人牲斷氣之前,再將他們拉出火堆,並將他們仍跳動的心臟取出。根據阿茲特克的信仰,火神希屋特庫特利(Xiuhtecuhtli)又稱為綠松石之主,腰間配戴著綠松石。綠松石在阿茲特克文明象徵能量與神奇,有「眾神之石」的美喻,能趨吉避凶。因此,阿茲特克祭司將綠松石鑲在祭刀上,增加其神聖地位;戰士以綠松石裝飾武器,以求攻無不克。從阿茲特克的出土文物中,可發現不少代表火神的綠松石面具,蘊含永生之意。火神也是時光之主,掌握著年歲流動,同時兼具白晝、光明與黃金之神,有死而後生、春回大地之象徵意義。火神在許多古抄本、雕刻品裡,均以一名活力充沛的年輕男子形象呈現。

阿茲特克藉四處討征擴大帝國版圖,仍有不安定感,因而大肆舉行活人獻典。尤其每五十二年太陽曆與祭祀曆重合之際,更是讓阿茲特克人戒慎恐懼,為了預防宇宙間的邪惡之氣藉新舊火更替作亂,而造成第五個太陽的毀滅,於是舉行盛大的「新火祭典」。亦即,阿茲特克深信第五個太陽的存活時間為五十二的倍數,太陽能否有無數個五十二年周期,取決於「新火祭典」。

火神也是時光之主,掌握著年歲流動,同時兼具白晝、光明與黃金之神,有死而後生、春回大地之象徵意義。(維基共享)

火神希屋特庫特利又稱為綠松石之主,腰間配戴著綠松石。綠松石在阿茲特克文明象徵能量與神奇,有「眾神之石」的美譽。(Pinterest)

每五十二年一到,為了迎接新紀元,家家戶戶清理家園,熄滅爐火以及所有的火苗,並將鍋碗瓢盆丟出屋外,象徵「舊火」和「舊物品」留在舊時代。祭司會到山丘觀察星象,直到昴宿星團升天為止,象徵獲得神諭,知道天體一切運行順利,世界在吉星高照下不會滅亡。觀測結束後,祭司隨即進行「新火」點燃儀式。首先,祭司以木柴在一名人牲的胸脯上磨擦生火。事實上,這項工作難度頗高,即便經驗老道的祭司,也不見得有把握。倘若祭司未能及時點燃火苗,代表未來將災厄連連。火苗若順利點燃,祭司會剖開另一名人牲的胸膛,取其心臟助燃,好讓那升起火的胸脯陷入熊熊烈焰中,象徵新的周期繁榮昌盛。最後,祭司將「新火」引至大神殿,並分送百姓,而居民歡天喜地,拿著「新火」返家,重新燃起爐灶,燒陶製造新器皿。

從墨西卡(Mexica)族於1325年建立都城特諾奇提特蘭起,僅於1351、1403、1455與1507年,舉行過四次「新火祭典」。阿茲特克帝國未能千秋萬世,等不到第五次的「新火祭典」,即於1521年遭西班牙人消滅,第五個太陽世代隨之劃下句點。

中華文化有「天干地支」的六十年循環紀日法,馬雅與阿茲特克則有每五十二年的輪迴觀念;然而,阿茲特克人卻因神話傳說而不斷執行活人獻祭,其殘暴行為終於為自己帶來滅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