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故事》臺灣並非「送王船」起源地,卻保留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

比起部分地區失去在地特色,或空有儀式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代天巡狩信仰,臺灣的信仰儀式相對完整且保留了清楚的發展脈絡,這有大半歸功於民間長期而穩定的文化傳承。

張瀛之

2017 年 3 月,中國與馬來西亞的多個宮廟與民間社團共同簽署倡議書,打算將「送王船」聯合申報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迎請代天巡狩文化、送王船習俗儀禮與文化脈絡的地方,其實在臺灣。

代天巡狩與王爺信仰

迎請代天巡狩、送王船的習俗源自中國,17 世紀開始陸續隨華人移民流動、神船漂流,傳播到臺灣、東南亞等地華人社會。因為各地不同的在地需求、經濟型態與社會發展,衍生出了在地化的多樣祭典儀式與風貌。

事實上,早在 12 世紀以前,中國江南一帶就有造船送瘟的儺儀,道教經典中也有遣瘟送船的紀錄;明末,閩南一帶為了規避官方對於宗教迷信的禁制、合理化既有信仰習俗,因此由通曉禮制的儒生們將民間送五帝、瘟神的儀式加以改造,結合了封建體制下的「巡狩禮」,發展出一套標準化、符合封建社會禮制的迎送儀式。

「巡狩」原指帝王巡視所屬疆域、稽查地方吏治、體察民情、展現天子風範的禮制。然而,帝王不能常親自出巡,因此發展為由帝王欽命官員「代天子巡狩」;這樣的制度在民間信仰中,也被對照、轉化為玉帝敕令神明至地方關懷民情、稽查並驅瘟逐疫、清掃邪祟的「代上天巡狩」。

精細彩繪的王船上搭載了栩栩如生的水手(陳旭志攝)

呼應帝制時代制度的巡狩儀式

既然迎來的是代替上天到地方行使神權、顯示神威的王爺,迎請代天巡狩的祭典儀式往往嚴謹而隆重,並多奠基、轉化自人類現實世界既有的經驗,代天巡狩祭典的相關行事、排場、儀禮,也多仿效王道中的巡狩禮。

像是祭典開始前,各廟宇就會仿照官署衙門、行宮建置代天巡狩行臺、布置王府;祭典期間,王府行儀也依照規制祀王、升堂行事。在代天巡狩駕臨期間,較具規模的廟宇多會由禮生團體指導地方頭人進行王府行事,由內班(或稱內司、房科)主持與張羅王府日常祀王等行禮儀式,外班(班頭、衙役)則負責排衙、維持秩序,許多地區也會設有轅門官、旗牌官等代理中軍府掌管兵馬軍務、巡庄。醮祭期間,地方百姓也不忘擇期以陣頭、開路儀仗護送王爺出巡遶境,祭典結束前,還會集結五湖四海豐盛料理宴王。在帝國制度瓦解百年後,華人生活圈中仍透過反覆信仰習俗實踐傳統禮制。

當然,祭典中相當重要的就是借重王爺與相關神明法力解瘟消災,因此許多地區迎請代天巡狩時會同時辦理道壇科儀、法會或王醮,配合王府行事,作法啟請神明降臨,協助收禁地方上的邪祟,最後在盛大添儎中,由王爺押趕邪祟登船火化。

各具特色的臺灣地方祭典

臺灣早期漢人移墾社會,常面臨水土不服、傳染病流行等威脅;民間一般相信疫病天行,因此成神傳說、道經記載中與行瘟解瘟有關的王爺信仰,成為常民的心靈慰藉。當今仍有迎請代天巡狩祭儀的地區,在祭典與相關活動保有部分共通脈絡,但在細節上卻因地制宜、各自精彩。

以雲林、嘉義地區為例,除了濱海村庄年年「迎客王」外,盛行的五年千歲信仰類型就包含了 4 年一科於水邊迎送王、迎請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到村庄內繞境並祭祀,後於鎮安宮前燒化添儎等類型,有的村庄還會同時迎請南鯤鯓五府千歲為南巡王爺、馬鳴山五年千歲為北巡王爺。

嘉義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陣容。(劉青薰提供)

臺南地區,則包括原倒風內海區域迎「遊巡王」,原臺江內海區域 3 年一科迎請十二瘟王並舉辦刈香(遶境),府城區域王獻(献)大典,安平永祀王船與水手會習俗,南關線地區配合慶成辦理王醮,原二層行溪流域 12 年一科或不定期「請新(親)王」習俗,屏東也可分為屏北的「溪(河)畔型迎王」與屏南的沿海型迎王祭典;至於高雄、臺北等移入都市,則展現了來自各地移民的多樣原居地信仰習俗。

臺南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之「西港刈香」王船燒化,又有臺灣第一香之稱。(柳青薰提供)

東南亞與中國的情形

隨著社會形態改變,許多早期迎請代天巡狩、送王船的地區已不再舉行。不過,除了臺灣以外,在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以及中國,至今也都仍保有迎請代天巡狩、送王船習俗。

1919年馬六甲怡力勇全殿與干冬清華宮聯合舉辦的送王舡儀式中,通過陳金聲橋與佳必多戲院時萬頭鑽動的景象。(馬六甲清華宮提供,洪炎城與家人敬獻)

18 世紀後半到 19 世紀,東南亞霍亂、鼠疫等傳染病盛行,當地華人社會轉向原鄉的王爺信仰與送船習俗尋求精神慰藉並驅瘟解厄。以馬六甲地區為例,勇全殿、清華宮等廟宇就密集地在 19 世紀下半葉每隔 5至 8 年送王船。二戰後衛生條件改善,相關儀式也停辦了一段時間,直到 2001 年才陸續復辦。東南亞代天巡狩信仰也從早期驅瘟逐疫的需求,轉變為在地華人共同的文化識別與認同,藉由廟宇間的共同參與、整合,祭典中的遶境遊行除了傳統安鎮除煞意義外,也宣示了華人社會的群體團結力量與勢力範圍。

馬六甲地區和中國部分地區至今仍保有採蓮隊,圖為1933年清華宮採蓮隊員手拿裝飾過的槳,吟誦採蓮詞,為行經之處清理收煞。(馬六甲清華宮提供,洪炎城與家人敬獻)

在送瘟船習俗、辦理王醮的起源地中國,文革期間大量廟宇、文物嚴重毀損,相關民俗祭儀也被視為迷信而停辦。改革開放後,福建泉州同安、廈門、漳州海澄等地區廟宇與文化工作者陸續透過典籍耙梳、耆老訪談,甚至跨海觀摩、互訪等,恢復各項送王船習俗的祭典儀式,近年中國官方也非常重視送王船的習俗,希望透過祭典擴散觀光、文化與經濟的對外影響力。

信仰的傳承與實踐
比起部分地區失去在地特色,或空有儀式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代天巡狩信仰,臺灣的信仰儀式相對完整且保留了清楚的發展脈絡,這有大半歸功於民間長期而穩定的文化傳承。例如,負責執掌王府行事、祀事規制的地方禮生團體,常會透過編寫禮儀手冊的形式,清楚記錄、傳承儀禮的細節。

長年主持西港醮務的王李家族,就有一本由前人王李慶於 1946 年整理的「丙戌科端月置醮事簿」,不僅詳細記載了清光緒年間祭典相關時序,每個環節必須置辦的物品也都一清二楚,再透過家族傳承作為行事依據。祭典的定期舉辦,也讓廟宇主事者、道教道士或法師與乩童、地方頭人與居民能夠不斷參與、演練,不但涵養民俗工藝、民俗體育發展,也才能為當代保存下這麼完整的文化紀錄。

臺史博「巡狩四方:臺灣及東南亞王爺信仰」特展利用展櫃上方進香條概念,呈現臺南七股樹子脚玉勒寶安宮的白鶴陣與展覽資訊。(張瀛之攝)

巡狩四方—臺灣及東南亞王爺信仰特展 王爺信仰盛行於臺灣西南沿海、澎湖、金門,相關習俗中尤以請王爺駐駕,供奉祭祀、清淨地方及驅瘟除祟後,最後添儎送王的「迎請代天巡狩」最為特殊。這種源自中國閩南的信仰形式,17世紀隨神船放流、移民遷徙,傳播到臺灣、東南亞等地華人社會,落地生根;隨不同在地需求、文化涵養與社會發展影響,衍生出多樣祭典儀式與風貌,也成為串連地方社群的重要凝聚力。臺灣因社會穩定發展,文化長期而完整的傳承,保留了當前全世界最細緻而豐富的迎送代天巡狩儀禮,也保留了詳細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紀錄。 展期:2017.10.18∼2018.6.17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1段250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 臺灣並非「送王船」起源地,卻保留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王爺信仰文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