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為何農業的改革總是出現斷點:從農田水利會改制爭議談起

農田水利會的定位、組織架構,原本就是一個隨著社會變遷,特別是農業發展,隨時進行調整;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每十年就會檢討農田水利會的相關法令,從2001年迄今已經超過15年,不僅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已出現弊端,農田水利會在因應氣候變遷下對農業生產影響的角色扮演,農政單位自該拿出魄力改革。但在此改革過程中,社會上不應充斥虛假議題去掩飾對權力/權利失去的焦慮。

焦鈞

農為國本!這是一句多麼神聖與沉重的口號;在思考台灣未來生存發展過程中,農業必須走在改革的前緣,農業的改革必須建立在農民與環境的相生關係架構下,方能凸顯農業改革的高度。農委會最近力推農業水權統一,最大在野黨卻為一己之私阻撓,杯葛農業改革三法當中《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更扭曲「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水利會長改官派」的立法原旨。這些改革的斷點,說穿了只是地方派系為了維繫「權力/權利」以鑲嵌於其他地方政治選舉運作,農民與水權,早已不在他們的視界之中。

再次強調,農業與環境的相生關係中,最重要的兩個因子就是土地與水源。

農委會在今年年中竭盡洪荒之力完成全國農地調查,緊接著啟動「水權管理:農田水利會改制」可惜的是,最後一項農業改革的農民團體改制,迄今仍無法出台-就是緊扣農業改革的核心,沒有農田與灌溉,農業是必走向終結。農田水利會的改制,在野黨被少數地方派系把持,指鹿為馬製造假議題,其居心不過是擔心自己的寡佔台灣「農業團體資源霸權」數十年的基業,會被改革的列車所推倒所進行的最後頑強抵抗。

在野黨杯葛農業改革三法當中《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扭曲了「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水利會長改官派」的立法原旨。圖為國民黨智庫召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推動農田水利會改制,違法違憲。(記者施曉光攝)

為何稱在野黨少數人士的反對是假議題呢?這就要從台灣的水利會組織歷史了解起。

目前稱之為「農田水利會」的組織,從日治到民國,歷經數次定名、整併、改革後,奠定當前所謂一般通稱農田水利會為「公法人」地位的是1955年《水利法》修正後始為之;也在水利法的這次修正之後,農田水利會的名稱也告確定。接著,在1965年,也就是《水利法》修正後的十年,增訂了《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也就是當前所謂的「爭議議題」的來源:此法確立的農田水利會會員代表、會長的產生方式,從過去的核派改為選舉。

但到了1975年,也就是《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實施的十年後,當時的台灣省政府研擬了《健全農田水利會實施要點》,將省府所管轄的農田水利會會長,改為「間接遴選制」(當時直轄市台北市並未實施)。一直到1993年,也就是末代官派省主席的年代,通過了《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條文中明訂「農田水利會於三年內改制為公務機關」(該修正案於1993年2月3日實施通過);但,1994年首次台灣省長直選,在選舉投票前夕(同年11月8日再次修正,同年12月3日省長選舉投票)刪除了上述條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就此斷點。

整個農田水利會目前呈現的爭議問題,在野黨不外乎宣稱「廢直選」、「改官派」、「改公務機關」似乎都是「萬惡不赦」,根本否定的農田水利會的歷史發展歷程,特別是所謂當前的「農田水利會會長直選」,說穿了是2000年國民黨首次失去政權,擔心地方基層組織流失,於是利用朝小野大的國會結構,由當時的農業縣立委劉銓忠領、曾蔡美佐、國民黨團等銜提案修正《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以落實民主自治精神為由遴選制改「會員直選」;2001年9月立法院三讀通過,2002年的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重新計算任期屆數迄今。

整個農田水利會目前呈現的爭議問題,在野黨不外乎宣稱「廢直選」、「改官派」、「改公務機關」似乎都是「萬惡不赦」,但這根本否定的農田水利會的歷史發展歷程。(記者黃耀徵攝)

因此,農田水利會的定位、組織架構,原本就是一個隨著社會變遷,特別是農業發展,隨時進行調整;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每十年就會檢討農田水利會的相關法令,從2001年迄今已經超過15年,不僅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已出現弊端,農田水利會在因應氣候變遷下對農業生產影響的角色扮演,農政單位自該拿出魄力改革。但在此改革過程中,社會上不應充斥虛假議題去掩飾對權力/權利失去的焦慮。事實上,現任十七個農田水利會會長,不分黨派是支持改革,甚至主張取消直選改為遴選,顯見「直選不能廢」是挾持虛假民意的假議題。

在政府組織改造的進程配合下,農業委員會明年即將升格為農業部,對農業水資源的事權統一,也必須同步跟進;農田水利會的會長的產生方式,自得因應這個組織變革而改變。在野黨少數利益綁架的改革的制高點,倒果為因批評此舉為違憲,是沒有充分理解農田水利會組織演變歷程的謬誤與曲解。

回到在野黨內少數利益對農田水利會改制的焦慮,因為這是過去他們習以為常的「派系資源」,只要是選舉,不論直選或是過去實施過的間接選舉制度,地方派系要角很清楚這樣「公共資源」是可以透過選舉過程被「分配」,進而跨向「壟斷」的格局。這種把持資源的終極心態,才是他們積極反對農田水利會改制的真正原因;因此,他們不會去正視農政單位提出的整個改制方向、方案內容與配套措施,也不願與社會積極對話去取得正當性;說穿了,他們也只能夠使出的招數就是在立法院內的非理性杯葛,黨內外、社會群體會去附和此反對改革聲音者,同樣都是一群對權力失落的焦慮者,如此而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