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偶然言中》川普能否撐到 2020?

川普異常漫長的亞洲行,襯托出的其實是他在美國國內的困境。2020年總統大選,川普會不會連黨內的總統提名都拿不到?

宋文笛

川普的亞洲行程。(圖:https://goo.gl/Cvh4Te)

川普目前正展開任內首次的亞太之旅,前後為期 12天的此行,長度居近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的所有美國總統之冠。亞太此刻正值多事之秋,各界期待亦高。光是在東北亞,便有日本重視搖搖欲墜的TPP 等區域經貿整合問題,朝鮮半島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 (THAAD) 和北韓飛彈問題,中國十九大後的中美經濟民族主義議題未來走向的問題有待處理。此外,川普在東協(ASEAN) 主導的東亞峰會上能否達到「戰略再確認」 (strategic reassurance) 的效果,有效安撫對於川普的孤立主義和多利益少道義的「交易主義」 外交傾向 (transactionalism) 充滿疑慮的亞洲盟友們,都是這次各界矚目的焦點。川普政府本身亦有意無意提高各界對此行的期待。

行前,川普國安會主動透露白宮正在進行「中國政策總評估」 (China policy review),由於白宮首席策是巴農 (Steve Bannon) 方下台不久,此舉無疑有意引人聯想。十月中,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 更是再次加碼,在CSIS智庫的政策演說中多次納入兩大盟友-澳洲和印度已提倡多年的「印太戰略地區」 (Indo-Pacific region) 概念。兩者拼湊起來的訊息是,美國似乎在與中國直接短兵相接的東北亞地區,對中國態度逐步軟化,但是做為平衡,在較遠的東南亞和廣義亞太區域,則進行加碼。

川普異常漫長的亞洲行,襯托出的其實是他在美國國內的困境。(AP)

通俄門

然而,川普異常漫長的亞洲行,襯托出的其實是他在美國國內的困境。

美國《紐約時報》保守派專欄作家杜萊特 (Ross Douthat) 近日甚至提出命題:2020年總統大選,川普會不會連黨內的總統提名都拿不到?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方興未艾的「通俄門」調查,以及共和黨大老的眾叛親離。

10月30日,美國特殊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 在歷經半年的調查後,提出了首批指控,以叛國、作假口供等12項罪名起訴川普2016年總統競選團隊的總幹事曼納福特(Paul Manafort)以及其生意夥伴蓋茲(Rick Gates)。穆勒並另外揭露,川普競選團隊的外交顧問帕帕多普洛斯(George Papadopoulos)已經接受了認罪答辯(guilty plea),承認了多項罪名。

按照《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 分析,下一張骨牌很可能是川普政府的第一任國家安全顧問弗林 (Michael Flynn)。弗林二月份才因為私下聯繫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Sergey Kislyak)討論歐巴馬政府的對俄制裁,被曝光後,決定閃電辭職,前後才上任三個禮拜。(註:弗林辭職次日,川普主動要求時任 FBI 局長柯米(James Comey)停止調查弗林的通俄問題,此番涉嫌妨礙司法的談話被柯米公開,才引發了後續的「通俄門」調查。)

再回溯至七月份,川普的長子 Donald Trump Jr. 亦曾公開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坦承他在 2016年總統競選期間曾對疑似和俄國政府關係密切的「俄國律師」表示,樂意接受他提供有關希拉蕊的黑材料 (“they had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fitness, character or qualifications of 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I believed that I should at least hear them out”)。

若是說,已經倒下的曼納福特和帕帕多普洛斯兩張骨牌最多會影響到川普的2016競選團隊,一旦弗林也被起訴,這把「通俄門」之火則有可能將延燒到川普的白宮,甚至不排除再燒到川普的家人。

一旦弗林也被起訴,這把「通俄門」之火有可能將延燒到川普的白宮。(AP)

共和黨大佬脫隊

共和黨內的重量級大老,無論開明派或保守派,都和川普漸行漸遠。九月底,田納西的聯邦參議員寇爾克(Bob Corker)宣佈不再競選連任,沒有選舉壓力後,無事一身輕的寇爾克隨即多次公開指責川普撒謊、損害美國利益、貶低美國的尊嚴。十月底,兩年前最早公開支持川普的人之一的極保守派參議員佛雷克(Jeff Flake)跟進。做為保守派代表,而且國會投票紀錄和川普的意向高達90%相同的佛雷克,於10月24日發表長篇國會演說,批評川普的興起導致美國政治過度極端化,並表示自己心灰意冷將不再尋求連任;十月中,曾擔任共和黨2008年總統候選人的相對開明派參議員麥肯(John McCain)也再次批評,川普的世界觀的核心是「不成熟的、虛假的偽民族主義情緒」以及「早已被掃進歷史的灰燼的過時教條」。近日,唯二在世的共和黨籍前總統-大小布希總統父子,在他們即將出版的新傳記《最後的共和黨人》中,也再次透露 2016年總統大選他們沒有投票給川普,老布希(為了打書)甚至直接承認自己的一票是投給希拉蕊。

除了外有特別檢察官追查,內有黨內大老離心,川普在民眾眼中的施政滿意度又是另一問題。

自從五月下旬以來,川普的施政滿意度一直擺盪在 38%左右的低檔。美國二戰後的總統選舉史上的鐵律之一是,歷任總統只要在競選連任時滿意度低於五成者,選舉必敗(唯一一次例外是發動伊拉克戰爭,獲得另一鐵律「戰時總統選舉連任必勝」加持的小布希)。固然滿意度有高低起伏,不能排除到2020年選舉時會回穩,但是像川普才上任四個月滿意度就穩定跌破四成的,的確是歷來少見。

歷史上曾有總統因為民調低而主動放棄總統連任的先例:民主黨總統詹森在1968選舉前,有鑑於因為越戰戰況陷入泥沼,民調長期跌破五成甚至時而跌破四成,便曾經宣布放棄連任。

雖然川普作為「非典型」的共和黨領袖,若能知難而退,民主黨和傳統士紳型共和黨人,皆將額手稱慶。但是依照川普的個性,要他主動退讓,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大小布希總統父子在他們即將出版的新傳記《最後的共和黨人》中,再次透露 2016年總統大選他們沒有投票給川普,老布希甚至直接承認自己的一票是投給希拉蕊。(USA TODAY Sports)

黨內初選「擋川」?

若是川普不主動退,「通俄門」調查之火最後又沒有燒到川普本人,居國會少數的民主黨又沒能跨過總統罷免案所需的高門檻,那麼下一步便要等到2020年總統大選,由共和黨在黨內初選階段發動狙擊。

近四十年來,執政黨總統競選連任一般都能輕易取得黨內的總統候選人提名權。勉強能數得出1.5個例外:1980年競選連任的卡特總統對上承襲前甘迺迪總統兄長光環的愛德華‧甘迺迪 (Ted Kennedy),以及1988年做了八年副總統後準備扶正的老布希總統碰上走民粹草根路線的布坎南 (Pat Buchanan)。兩名現任者都遇到小亂流,但最後都能夠有驚無險地拿下總統提名。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黨內初選出現亂流時,往往會形成典型的「菁英開放 vs 草根民粹」的兩種路線對決。

卡特總統長年宣傳自己是純樸的南方農夫出身,大學讀的是軍校,他的政策(以民主黨的標準而言)相對保守,因而掌握了保守的南方選票;相對的挑戰者甘迺迪是典型的東北部精英家庭出身(Eastern Establishment),讀過哈佛,兄長是前總統,走的是符合東部和西海岸開放選民需求的自由派路線。老布希總統出身於政治世家(父親是聯邦參議員),讀過耶魯,自身連做兩任副總統,走共和黨標準的相對開明路線;他的對手布坎南則是「恐龍級」的「史前保守派」(paleo-conservative) 出名,布坎南首創的「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便是川普就職演說中的「被遺忘的人民」(forgotten men) 的原型。

布坎南的政見例如反移民、反自由貿易、反聯邦政府等,皆和川普競選時大同小異。共和黨內目前缺乏能夠走出和他不同路線的競爭者。按理說,既然川普競選期間的主力支持者是藍領白人男性,那麼最適合扮演川普未來挑戰者的人,理應是出身於偏民主黨州或搖擺州,無論是出於耳濡目染或是政治現實,都習慣走相對開明路線的共和黨籍州長和參議員。但是 2016年共和黨總統黨內初選期間,符合此條件的人選們反而最早出局。無論是佛羅里達州長小小布希(Jeb Bush)、威斯康辛州長華克(Scott Walker)、俄亥俄州長凱西克(John Kasich)、紐澤西州長克里斯提(Chris Christie),甚至佛羅里達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皆一一倒下。

雖然川普面臨內外交煎,但是一來缺乏開明派論述的領軍者,二來做為軟性政黨又難以培養總統之外的權力中心,除非穆勒的通俄門調查能有大進展,不然,即便到2020年,共和黨菁英要將川普拉下馬依然不容易。

美國共和黨此後將如何完成路徑修正(course correction),還有待後續觀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