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瞭望之窗》從亞太政經安全格局看川普的亞洲之行

這次川普訪問亞洲的時機格外敏感,預計觸及的議題包括朝鮮半島、美日韓關係、美中關係、亞太經貿與安全等。川普受困於國內「通俄門」事件,是否還能在外交上呼風喚雨,讓日、韓、中、東協等國言聽計從?老謀深算的習近平這次面對川普準備在北朝鮮和貿易議題上要求更多讓步的來勢洶洶,如何接招?又,台灣議題會否在北京「川習會」出現?川普回應美國對台政策立場能否精確而不被外界做文章?蔡英文派遣出席APEC的特使宋楚瑜又如何向川普與習近平傳達十九大後最直接的訊息?

托克維爾

包括台灣在內的亞太各國政府都正繃緊神經,密切關注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展開上任以來首度的亞洲訪問行程。從多數媒體與評論家的角度,川普性格多變,又喜愛「推特外交」和「交易外交」,接任總統後包括推翻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巴黎氣候變遷協議等舉動,讓國際憂心是否川普政府的外交傾向「孤立主義」。

但從亞太各國政府國安外交決策者角度來說,無論川普性格如何難測,或是其亞太戰略是否清晰可信,仍然必須拋開對川普個人的好惡,做好相關因應的準備。包括台灣在內的主要國家領導人最近都動作頻頻,可見各方對於川普亞太之行的戒慎恐懼,甚而進行「預防性外交」準備。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將展開上任以來首度的亞洲訪問行程。(AP)

例如,剛完成十九大權力鞏固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除了以逸待勞迎接川普8日訪問北京,也對鄰近國家下足外交功夫。日本首相安倍甫贏得國會大選,新的內閣維持不變陣容,挾著最新民意的加持,安倍希望能夠再行說服川普對TPP能夠回頭是岸,或至少願意重新談判。當然,安倍內閣再次上路,也具有因應可能朝鮮半島情勢失控時,自衛隊進行必要軍事行動的正當性。但值得台灣注意的是,台日關係固然良好,但安倍重整其鼓之後,對外政策部份也以強化日中關係為目標,包括安倍期待能夠訪中,以及推動延宕已久的日、中、韓自由貿易協訂的談判。

日本首相安倍甫贏得國會大選,新的內閣維持不變陣容,挾著最新民意的加持,安倍希望能夠再行說服川普對TPP能夠回頭是岸,或至少願意重新談判。(REUTERS)

至於韓國大統領文在寅,趕在川普到訪之前,進行大動作的外交斡旋和表態,但對象卻是中國。先是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宣佈首爾不再考慮增加「薩德」飛彈系統部署、也不參與美國反導彈防衛系統,並且美、日、韓三國也不會發展軍事同盟。接著青瓦台宣布,10日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非正式領袖高峰會時,文在寅將與習近平舉行四個月來第二次的元首會晤。這也將是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後,兩國領袖首次面對面,而會面的前提正是康京和先行重申的「三不」原則。

此一「破冰」舉動背後的戰略思考是:文在寅希望獲得中國對韓國經濟與觀光的解凍,同時盡早恢復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韓中關係早日回到正常軌道。文在寅所屬政黨原本就較「親中」,早在去年年底,北京也數度邀請文在寅所屬的進步派陣營國會議員訪中,只是後來文在寅當選後面對朝鮮半島情勢惡化,不得不暫時先拉攏美國。但川普拋出重新談判美韓自由貿易協議,也讓文在寅心中不是滋味。

東協國家部份,新加坡將是明年東協輪值主席,總理李顯龍10月先訪北京,化解先前新加坡軍用卡車在香港遭扣留的齟齬,接著再訪華府與川普會面,呼籲美國必須維持在亞洲的領導。

其他如越南、菲律賓這兩個在南海領土主權爭端上與美國歐巴馬政府站在同一陣線的國家,在杜特蒂與川普分別上任之後,也出現若干立場的調整。原本歐巴馬用力甚深的緬甸,也在翁山蘇姬成為實質領袖後,再次倒向北京。 上述變化,箭指川普,希望他能藉由訪問亞洲,清楚勾勒出清晰且令美國盟邦安心的戰略。

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宣佈首爾不再考慮增加「薩德」飛彈系統部署、也不參與美國反導彈防衛系統,並且美、日、韓三國也不會發展軍事同盟。(REUTERS)

川普的幕僚最近也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方向來替川普「暖場」。例如國務卿提勒森旋風式造訪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他特別公開宣示美國和印度必須加強戰略夥伴關係來制衡中國。而國防部長馬提斯也在出席在菲律賓舉行的東協國防部長會議時,暗批中國持續的填海造陸、擴張軍備行為,然後再前往泰國與韓國這兩個美國的安全同盟宣示美國維持亞洲安全穩定的決心。

但一方面川普的個性難測,會否按照幕僚設定的劇本演出還有待觀察。另一方面是他面臨國內「通俄門」醜聞雪球愈滾愈大的風波,民調支持度直直落。此時此刻訪問亞洲,雖然可以暫避風頭、轉移國內焦點,但川普面對亞太主要國家情勢變化與政策調整,以及習近平精心鋪陳的亞太外交戰局,如果定力不夠、決心不足,只會逞口舌之快,是無法占上風的。

國務卿提勒森旋風式造訪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他特別公開宣示美國和印度必須加強戰略夥伴關係來制衡中國。(AFP)

台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且必須預先出招,防止北京藉由川普的訪問做出傷害台灣的舉動。蔡英文總統此時訪問南太友邦,過境夏威夷和關島。她當面向美方官員保證,未來國防預算每年至少會增加2%,甚至不排除編列特別國防採購預算,這當然是說給川普聽。同時,蔡政府透過外交運作,讓美國國會通過友台的《台灣旅行法》,期待解除兩國高層官員互訪的限制。接著數十位國會「台灣連線」議員聯名致函川普重視台美利益,白宮官員重申美中不會簽署「第四公報」,美國不會將台灣當作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上述作為都是蔡政府面對川普訪問亞洲所做的事前應變計劃。

但計劃歸計劃,有時候計劃常趕不上變化。這次川普訪問亞洲的時機格外敏感,預計觸及的議題包括朝鮮半島、美日韓關係、美中關係、亞太經貿與安全等。川普受困於國內「通俄門」事件,是否還能在外交上呼風喚雨,讓日、韓、中、東協等國言聽計從?老謀深算的習近平自從今年4月在佛羅里達與川普禮尚往來之後,這次面對川普準備在北朝鮮和貿易議題上要求更多讓步的來勢洶洶,如何接招?又,台灣議題會否在北京「川習會」出現?川普回應美國對台政策立場能否精確而不被外界做文章?蔡英文派遣出席APEC的特使宋楚瑜又如何向川普與習近平傳達十九大後最直接的訊息?

種種變數皆考驗台灣對亞太政、經、安全格局變化的掌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