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偶然言中》中共政治局常委將如何決定分工?

政治局常委會確立了最後七人名單之後,剩下的問題是職務怎麼分配?但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王岐山退休之後,中紀委書記的位置應該交由誰來接班?

宋文笛

延續前文〈論資排輩,避免跛鴨:為什麼是這七名常委〉所述,習於十九大的核心目標在於打破慣例,達成進一步集權和延續執政的目的,其政治資本首先集中於修改黨章。只要能夠確保避免潛在接班人入常,剩餘的政治局常委人事可以盡可能沿用既有慣例,以論資排輩處理,減少阻力。

挑選常委人選時,擔任過中央委員3屆的自動入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具有2屆政治局資歷的也能入常(汪洋);在只有1屆政治局的人選中,則以另有中央書記處經歷加分的人優先(栗戰書)。唯一的例外是習近平的頭號機要栗戰書,壓過了同等經歷但多擔任半屆中央委員的劉奇葆。年齡已過「七上八下」的王岐山也循慣例下莊,但是如同前文所預測,應該會在沒有明顯年齡規範的其他位置上發揮餘熱。此外就是非戰之罪的李源潮,因為未能進入中委,直接失去常委候選人資格,此論資排輩的規律來不及用到他身上。

政治局常委會確立了最後七人名單之後,剩下的問題是職務怎麼分配?

趙樂際:中紀委份量減弱、業務接近、年齡劣勢

要理解常委的分工前,首先要處理的是習的首席戰友王岐山退休之後,中紀委書記的位置應該交棒給誰? 大多數主流看法判斷是現任中辦主任栗戰書,直到人選揭曉前最後兩三天,媒體狂傳中紀委候選人名單上疑似沒有王岐山而有趙樂際,輿論才逆轉。筆者在十月初的舊文則已預測中紀委書記將會是現任中組部部長趙樂際,結果證實的確是趙樂際出任。

中紀委書記的位置大多數主流看法判斷是現任中辦主任栗戰書,直到人選揭曉前最後兩三天,媒體狂傳中紀委候選人名單上疑似沒有王岐山而有趙樂際,輿論才逆轉。(Reuters)

筆者也認同主流分析大部分的思路。如前所述,在私交上,王岐山與習近平同為國家級領導人家庭出身的紅二代,也是在文革期間同樣下放到外地有數十年交情的親密戰友。在政治上,王岐山在中紀委掌握了反腐利器,對於其他政治人物形成相當的震攝力,是習近平集權路上的最重要助力之一。如此重要的位置,既然過去五年是交給習近平高度信賴,又有數十年交情的王岐山出任。想當然爾,未來也應該交棒給習近平同樣高度信賴,並且有多年交情的人。於是栗戰書便在這種推論下成為呼聲最高的中紀委書記人選。因為栗戰書近五年來與習近平幾乎是形影不離的政治命運共同體,而且雙方自從習近平 29歲到河北基層歷練時,便已建立了至今三十多年的老交情。由栗戰書出掌重要的中紀委,似乎合情合理。

但是,這個分析應該要再往前推一步。此處需要指出三點:中紀委分量在王岐山卸任後相對下降、趙樂際對於紀檢業務嫻熟、以及趙相對於比較年長的栗戰書的「年齡劣勢」。

第一、如同前文所述,習近平已經鋪墊下兩個安排,即新設立的「依法治國領導小組」以及王岐山卸任前立下的「中紀委需要向中共中央報告」的新慣例。既然習自此能夠親自控管中紀委,那麼中紀委書記的人選本身的重要性便相對下降了。栗戰書做為第一號親密戰友,或許可以放到其他位置上。因此,與習關係良好的趙樂際便有了機會。

王岐山是習近平集權路上的最重要助力之一。中紀委的位置,多數觀察家認為未來也應該交棒給如王岐山一般,與習近平高度信賴,並且有多年交情的人。(Reuters)

第二、趙樂際負責的業務接近中紀委。在十八大期間,趙樂際長期做為「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第一副組長輔佐組長王岐山,對於中紀委業務最是駕輕就熟。在業務上,趙樂際走的是「任免」路線,十年前亦有過從中組部部長轉任中紀委書記的賀國強,有既有慣例可循。

第三、年齡問題。常委空缺的位置中,傳統上最具實權的位置,除了中紀委書記,另有一般做為「儲君」培養所的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該位置領導中央書記處處理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屬於能夠深度培養人脈、熟悉黨務的中樞位置。無論是胡錦濤或是習近平,在接任總書記前,都曾在此位置上見習至少五到十年。

書記處常務書記的重要性,使得十九大前多方預測陳敏爾或胡春華若被立為儲君,便將被放在這個位置上歷練。其他預測兩人將不會入常的觀察家,則往往認定既然栗戰書擔任中紀委,那麼按照刪去法,另一名習派人馬趙樂際就應該主管書記處。

但是,書記處常務書記的「儲君」的敏感性質,也是筆者判斷趙樂際不會主管書記處的原因。

既然習近平最快也要等到五年後的二十大才會培養儲君,那麼第十九屆的書記處常務書記就應該是「看守位置」,或者交給只能擔任一屆,之後年齡便到點退休的人物,或者讓政治性較弱的學者出任,日後才不致於尾大不掉。換句話說,不是已經 67歲的栗戰書,便是終生擔任智囊的62歲王滬寧。趙樂際因為年紀才60,能夠連任兩屆,若是擔任書記處常務書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聯想,或至少對於未來的潛在儲君樹立單一領導的威信不利,都應該避免。趙樂際的相對年輕,反而變成劣勢。

趙樂際因為年紀才60,能夠連任兩屆,若是擔任書記處常務書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聯想。(Bloomberg)

那麼,栗戰書和王滬寧誰合適呢?

按照論資排輩原則,原本筆者在假設李源潮能夠進入中委以及常委的情形下,應該由資歷最深,於十八大期間也負責輔佐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的李源潮擔任德高望重的人大委員長,栗戰書也就順理成章由中辦主任升級至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但是,由於李源潮於中央委員階段出局,導致人大位置出缺。從目前有限的資訊判斷,德高望重的人大委員長此一終生成就獎,有比較大的可能將會優先交給年齡較長,已經是最後一次機會的栗戰書,而由較年輕的學者派王滬寧接管中央書記處。

汪洋和韓正:同為經濟專才,首要資歷優先

政治局常委扣除不動的習近平、李克強,以及已經討論過的三人,剩餘的兩個位置,按慣例會是全國政協主席和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汪洋和韓正將各取其一。但我們可能要等到明年春天的「兩會」前後,正式任命政府人事完畢,我們才能完全確定。

這裡有兩種可能搭配法:一按專業,二按資歷。

我十月初的預測,以專業優先。汪洋和韓正兩人雖然都為經濟專才,但是亦可以細分。汪洋具有較多的中央層級的宏觀經濟管理經驗,曾出任負責商貿談判的副總理,職場早期亦曾擔任有「小國務院」之稱的發改委前身的副主任。韓正雖然亦有高級經濟師身分,但是至今為止其仕途幾乎都在上海,更多是擔任地方的第一線管理者。若純論常務副總理的需求,似乎汪洋更接近。

但是,若按照論資排輩原則,汪洋已是兩屆政治局委員,地位優於只有一屆資歷的韓正,位在所謂「四大班子」 (黨、政府、人大、政協) 之列的政協主席的尊榮亦稍高於常務副總理。按照排序,汪洋於十九大常委會上排名第四,也先於第七的韓正。綜合判斷,最後似乎還是資歷邏輯壓過專業需求。資歷更深的汪洋將出任政協主席,韓正則將出任常務副總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