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深度解讀友善環境耕作之納法輔導管理

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已送出行政院,希望在立法院的審議階段,不僅需要立委諸公與廣大公民團體的參與,讓環境永續的概念得以落實。他山之石足以借鏡,切勿為立法而立法,缺乏相關配套與資源整合,讓農業回到國家政策總綱領的核心位置,相信是這部法令未來實施後可以期待之處。

焦鈞

農業最近有個熱點話題: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的出台。其中,首次將友善環境耕作入法,並與有機農法並列推廣。關於友善環境耕作案例、探討早已多如牛毛,在台灣實施友善環境耕作的農戶,也與慣行農法、有機農民不同而自成一格;對此,本文不再贅述,而是要把視野跳說到其他國家,他們是怎麼看待「友善環境耕作」這件事;也就是希望在法案審議過程中,試著找出整個社會需要凝聚甚麼樣的共識。

農業最近有個熱點話題: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的出台。圖為三星行健村農友推廣有機種植。(資料照,記者簡惠茹攝)

網路搜尋Environmentally-friendly Farming,會出現超過7萬筆的學術討論文章,而相關網頁報導也高達百萬筆,無庸置疑這是一個潮流與趨勢;而另一個相似的概念” Ecological Farming”,也有近50萬筆的網頁連結。但無論是Environmentally-friendly Farming 或 Ecological Farming,兩者間共同概念包括了「生態平衡與自然的、可持續性的、與環境共生的、有別於有機認證體系的」農法;共同的關鍵字,則是「土壤、氣候變遷、微生物菌」等不屬於慣行農法範疇的概念。【另有一支脈:「自然農法」,同樣擁有廣大信眾與支持者,但就本文仍歸納於上述兩大概念當中,不另討論】

當然,在臺灣只要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肥、不用除草劑、動物不用抗生素、作物不噴灑賀爾蒙,林林種種這些的都算是友善環境耕作/生態農法。但,問題真的就這麼單純嗎?

從國外推廣經驗中,在規範友善環境耕作的法令出台之前,我們是否該自問「台灣整個農業的哲學性思考是甚麼?」;台灣農業是否做好了「跳脫工業化農業體系思維」的準備換軌道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

在臺灣,這樣深層次的思考是欠缺的!誠如一位落實非工業化農法的稻農所言:「過去政府的農政體系從來不會關照這個領域。友善環境耕作領域,對於現存的農業官僚系統而言,是一個隱型不存在的體系!」【不用慣行農業/農法,而使用工業化農業體系,主要是因為在台灣慣型農業/農法通常拿來和有機農業/農法做對照】工業化農業體系在全球有其一致性,就是遭遇跨國企業無情的攻擊,透過化肥、農業、基改作物-- -- -友善環境農法的實踐者,只是對抗這農業全球體系的一個微小力道。

工業化農業:以無人機空中噴藥大大節省農村人力及成本。(資料照記,者廖淑玲攝)

於是我們要問,台灣是否有精準的統計,奉行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的農戶有多少?其分布型態又是如何?在法令預備納管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農政官僚體系做了哪些因應的變革?從產地反饋的訊息得知,在臺灣當有機認證體系早已「占據」非工業化農法的主流位置並取得絕對話語權情況下,奉行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的小農擔心仍是未來的生存條件是否會變得更美好,還是被有機農業體系壓抑的更嚴重!

從歐洲國家的成功經驗來看,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背後是有很高「科技含金量」,特別是「與環境的友善聯結」這麼一個從概念發想到落實的過程,絕對不是土法煉鋼可以達成-- -- -如果,今天台灣真的要發展一套屬於自己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Ecological Farming體系,必須要能夠有跨部會的資源整合,而非單純由農政官僚體系獨立承擔。

信任:與消費者的聯結

世界各國都一樣,有別於有機認證的友善/生態農法,因為沒有第三方認證體系,如何與消費者端產生連結去建立彼此間的互信,最終仍須社會公民團體的力道支持;當下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讓這樣的聯結較以往更為容易之外,建立消費者對有善耕作農法的認同與信任,永遠是最困難的課題。

在英國,為了扶持這樣的體系,提出了LEAF Marque(Linking Environment and Farming)的標章做法,以彌補友善農法小農無法參與有機認證的缺憾-- -- 只要是符合了土壤、肥料、蟲害防制、汙染防治的管理,導入所謂的農業整合管理2.0系統,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就能取得LEAF標章。特別的是,這不是一個被法令強制規範的管理認證系統。這是公民社會自發性力量的展現,彌補了有機認證申請高門檻的不足。

在英國,為了扶持這樣的體系,提出了LEAF Marque(Linking Environment and Farming)的標章做法。(圖片來源:http://www.leafuk.org/leaf/home.eb)

農政單位已出台「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審認要點」及「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未來農民實施友善環境耕作,雖然沒有標章,但可透過隸屬的「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稽核管理後,申請補助。透過補助雖然可以擴大友善耕作的面積,但在補助的背後,如何讓「友善耕作農法也是一個有競爭力的農業生產模式」,這恐怕是更嚴肅的課題。

如何不掉入數字管理的迷失,這就是本文前段所提到的,在農業全球化體系下台灣農業治理的哲學性思考是甚麼;補助固然是一種「必要之惡」手段,但補助如果只是擴大生產面積,而忽略了農業生產最根本、也最殘酷的事實-- -- 產業競爭力-- -- 在缺乏其他相關配套思維下所形成的政策思考,最終落入數字管理的模思,農民最終仍無法因為實行友善環境耕作而讓自身競爭力躍升,藉此獲得更好的收益。

同樣的情況,在法國,提出了有競爭力與友善環境農法的30項計畫(30 projects for competi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rming),名為「農業-創新2025」(Agriculture-Innovation 2025);計畫中明確指出全球農業當前面臨的挑戰:饑荒、面對開發中國家對動植物性蛋白的需求成長、減低環境的衝擊降低食物碳足跡、契候變遷的挑站。這項農業創新計畫,大膽地提出法國農業必須優先面對的三大議題:對抗氣候變遷、發展農業新科技、整合資源進行農業研究、實驗並使農業更具有競爭力。

在法國,提出了有競爭力與友善環境農法的30項計畫(30 projects for competi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farming),名為「農業-創新2025」。(圖片來源:https://goo.gl/2GURPu)

這個農業創新戰略,就是一個立體化的農業思維治理;在三大優先議題下,提出了九大農業創新領域:農業生態、生物經濟、數位農業、機器人、遺傳學與生物科技、生物防治、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農業經濟、教育訓練。在上述九大領域中,分別列出了30項執行計畫。如此,勾勒出了法國農業面對有競爭力的友善環境耕作的完整思維。

有機農業促進法草案已送出行政院,希望在立法院的審議階段,不僅需要立委諸公與廣大公民團體的參與,讓環境永續的概念得以落實。他山之石足以借鏡,切勿為立法而立法,缺乏相關配套與資源整合,讓農業回到國家政策總綱領的核心位置,相信是這部法令未來實施後可以期待之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