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伊朗與西亞世界》《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阿拉伯視角下的歷史,西方立場的結論

阿拉伯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早有不同的阿拉伯勢力存在。於是,在十字軍入侵期間,其實也有穆斯林與基督徒同盟對抗另外一群穆斯林的情況出現。同為穆斯林不代表就必須站在同一立場面對外來侵犯,畢竟不同群體有著不同的利益,也不能藉此斷定穆斯林之間不甚團結。若要以這個邏輯思考,其實歐洲人之間的立場也不盡相同,同為基督徒相互廝殺的血腥歷史並不會比較少。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在尚未接觸西亞歷史之前,我們所熟知的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就是基督徒對於阿拉伯世界的聖戰(Holy War),是一次又一次二元對立的宗教戰爭。儘管也有不少書籍作品中曾提到問題不來自於宗教因素,而是歐洲人為了政治與經濟擴張所發動的戰爭,但很少人會從阿拉伯人的角度來看待十字軍東征這段歷史,也不會去細究其中相當複雜的層面。

多年前閱讀新聞工作者馬洛夫(Amin Maalof)為《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The Crusades through Arab Eyes)一書所撰寫的前言,其中提到阿拉伯人稱「十字軍東征」為「法蘭克人入侵」(Frankish invasion)一段,精神為之一振。同一件事情,由不同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樣貌。可惜的是,人們對於歷史多半只認為那是「過去的事」,重點在於年份與人名的正確,如此而已。就算有不同的詮釋,也只視做為「翻案」,並不會正眼對待。

刻板印象中的十字軍東征是基督徒對於阿拉伯世界的聖戰,是一次又一次二元對立的宗教戰爭。(Crisis Magazine)

馬洛夫旨雖不在翻案,但他致力呈現阿拉伯視角,引用了相當多阿拉伯人對於西元一千多年阿拉伯世界的描述,例如,伊本朱拜爾(Ibn Jobair)描述摩蘇爾(Mosul)擁有黑色的天然資源(指的就是石油,27頁),還有烏薩瑪(Ossuama Ibn Mounqidh)描述法蘭克人的兇猛和狂野(41頁)。從本書的描述來看,阿拉伯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早有不同的阿拉伯勢力存在。於是,在十字軍入侵期間,其實也有穆斯林與基督徒同盟對抗另外一群穆斯林的情況出現。同為穆斯林不代表就必須站在同一立場面對外來侵犯,畢竟不同群體有著不同的利益,也不能藉此斷定穆斯林之間不甚團結。若要以這個邏輯思考,其實歐洲人之間的立場也不盡相同,同為基督徒相互廝殺的血腥歷史並不會比較少。

在西元一千多年的戰爭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地方的重要性,例如,摩蘇爾、敘利亞(Syria)、巴勒斯坦(Palestine)、開羅(Cairo),早已突顯出來,至少這些區域是戰爭必經之地,或者是做為各方勢力穩定與發展的據點。據此也可看出,現今阿拉伯世界無止盡的紛爭,早在一千年前就是如此。在戰爭斷斷續續經過百年的時間後,阿拉伯的重要據點落腳於開羅,阿尤布(Ayyub)王朝就是這樣壟罩著埃及與敘利亞,又於1250年由所謂的奴隸兵團馬木路克(Mamelouks)所取代。

在戰爭斷斷續續經過百年的時間後,阿拉伯的重要據點落腳於開羅,阿尤布王朝壟罩埃及與敘利亞,再於1260年由所謂的奴隸兵團馬木路克(圖)所取代。(http://www.historytoday.com/)

不光是歐洲的法蘭克人,13世紀之後東方的蒙古人也進入了阿拉伯世界。現在的伊朗,就是過去蒙古勢力的伊兒汗國(Ilkhanids)疆域,是旭兀烈所建立的勢力。不過,如同本書所說,旭兀烈並沒有能力擴張到以開羅為中心的埃及。然而,阿拉伯世界在三百年之間遭遇到來自東西兩方的強權壓迫。若說阿拉伯世界難以發展,這些外來因素就是阻礙發展的重要原因。此外,早在16世紀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進入開羅之前,整個敘利亞至埃及一帶就已是自主的區塊,可說是鄂圖曼帝國的「新疆」。於是,包括美索不達米亞這個阿拉伯區塊無論是不是18、19世紀英法兩國爭食之地,或是19世紀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Mohammad ‘Ali)宣稱要獨立,可能都會有令鄂圖曼伊斯坦堡(Istanbul)政府難以處理的情況發生。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開羅與伊斯坦堡完全不在一般認知的阿拉伯重點地區內,卻先後成為重要的政治中心,可以想見這是因為該區域因長期戰亂而沒有穩定發展的可能性。隨著鄂圖曼在伊斯坦堡的權威愈加穩固後,更使得廣大的阿拉伯世界沒有突出的重要據點。更特別的是,本書提到這段西亞世界紛紛擾擾的歷史,其實與我們所認知的當代西亞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摩蘇爾(現今的伊拉克)、大馬士革(現今的敘利亞)、開羅(現今的埃及)、耶路撒冷(Jerusalem現今的巴勒斯坦),都是目前國際新聞中常見的地名。區域的一切動盪都還是在此地發生,外來勢力依舊扮演主導的角色。於是,西亞世界的歷史,向來就不是單純的區域歷史,而是具有跨區域性質,或是現在所說的國際性質的歷史。這些問題極少具有宗教意涵,而是在不同勢力拓展與競爭之下所產生的衝突與對立。

13世紀之後東方的蒙古人也進入了阿拉伯世界。現在的伊朗,就是過去蒙古勢力的伊兒汗國疆域,是旭兀烈所建立的勢力。(The Saffronart Blog)

只是,馬洛夫看似用了阿拉伯人的視角來呈現歷史,卻用了西方視角來解釋事件的發展。

他認為「在整個十字軍東征期間,阿拉伯人的社會拒絕敞開大門去吸收西方的觀念……對於侵略者(十字軍)而言,去學殖民地的語言是很自然的事。」(274頁)。但馬洛夫並沒有考慮到,就算事實如此,受侵犯的阿拉伯人必然對西方深惡痛絕,又何必要「敞開大門」?而西方人要學習東方事物又會多「敞開大門」嗎?在多數的面向上,這些充其量也只是有益於讓西方更能夠統治東方的手段而已。到了21世紀,西方社會對於伊斯蘭世界的接受度並沒有提昇多少。

馬洛夫也認為,「在西歐,十字軍的東征掀起了經濟和文化上的革新;但在東方,戰爭卻導致數世紀的衰敗和文化上的封閉。」(275頁)。馬洛夫在書末提到:「東方阿拉伯世界就是視西方世界為天然敵人」(276頁),似乎就是要告訴讀者東方對西方的仇視。

看起來馬洛夫呈現了所謂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但結論卻未站在阿拉伯人的立場,反而以「西方優越、東方落後」這類足以讓學者薩依德(Edward W. Said)批判得體無完膚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來做結語。

馬洛夫並不是歷史學者,看待歷史不見得能夠以文字呈現複雜多元的史觀。他的出發點沒有問題,但觀念的呈現還是需要包含更多的層面,這也是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所需要思考的部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