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業二三事》農業大數據是擺脫看天田的一個契機

過去看天吃飯,依二十四節氣判斷播種、施肥、灌溉與收成,若能成功導入新科技提供更精準的生產訊息以供判斷,傳統農業面貌自然會起革命性的變化,傳統農業自可邁向精準農業、智慧農業。

焦鈞

愈往農村底層走,這樣的聲音愈是明顯:「無法度,天公伯要把田收走!」

特別是去年十月接連兩場的颱風雨,台灣西部平原幾乎無一倖免;各項救濟措施,甚至農業保險的出台,無一不是為了減輕農民損失;如此年復一年的循環,農民似乎擺脫不了看天田的無奈!難道,沒有辦法利用現代科技做到事前防範?當世界各國開始重視與討論農業與資訊產業結合,透過農業大數據透分析提供農民預警、預測、決策建議,已非天方夜譚。

當世界各國開始重視與討論農業與資訊產業結合,透過農業大數據透分析提供農民預警、預測、決策建議,已非天方夜譚。(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新農業的終點就是建立智慧農業

農業大數據是建構智慧農業的底層結構。將此政策綱領放諸當前政府藍圖,正可呼應「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物聯網(也稱為亞洲‧矽谷計畫)、生物醫學、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加上新農業與循環經濟-或許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搶佔了媒體焦點。新農業正需要結合台灣的產業優勢與強項,達到真正的產業創新,農業大數據庫的建立不僅穩合了當前的施政藍圖,也是解決農民生產問題看天田的最佳解決方案。

依據農委會所框定的新農業:以「創新、就業、分配及永續」原則,透過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及提升農業行銷能力等三大施政主軸,並推動十大重點政策,包括:推動對地綠色給付、穩定農民收益、提升畜禽產業競爭力、推廣友善環境耕作、農業資源永續利用、科技創新強勢出擊、提升糧食安全、確保農產品安全、增加農產品內外銷多元通路,以及提高農業附加價值,以打造強本革新的新農業。

要完成上述新農業十大目標,沒有精準的統計數據分析,而仍持續依靠「傳統農業生產統計概念下的訊息」,這樣的舊思維是無法完成新農業的目標。從「傳統農業訊息轉換到大數據庫訊息」的概念,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工程,從農民生產觀念的更新、新科技導入與整合、農業管理人才的培育,最後到吻合台灣生產現況的系統分析方法論的建立,這樣一個長期且需持續性的工程,在氣候變遷劇烈變化下,真的是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大事。

農業大數據,是下個農業革命的起點

(圖片提供:台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馬聿安博士)

以美國這個農業強國來看,已經出現了以天候模擬為基礎,透過紅外線影像偵測作物生物特徵(根部與土壤釋放的微量元素),結合地理資訊管理系統(GIS),將系統資訊整合併演算出一套預估數據,透過手機APP程式傳遞給農民使用者,提供他們精準的施肥時機、降雨與氣溫預報、土壤成份與作物生長情況變化。除了以天氣訊息廣泛蒐集為基礎的農業大數據庫分析,還有針對播種最佳時機、農場管理模組化等,將農業計畫、生產、管銷到會計系統與農業大數據庫資料的整合,都已經是十分成熟的應用。而這樣的應用,以美國的主要作物玉米、大豆為例,已經超過45%以上的農民使用這樣的介面服務。

當然,農業大數據這套技術,不僅僅只適用於作物生產;對於牧場管理,根據美國當前就成熟的技術,是把監測設備佩帶在牛隻頸上,精準蒐集牛隻的健康訊息,或乳牛泌乳情況。而更多新科技與新觀念的導入,包括訊息的雙向傳遞、個人差異化的管理模組,這些對台灣資通信產業來說,並不是太高深的技術,關鍵在於誰來出面整合,誰又可以點第一把火協助這個產業加大馬力向前衝。

由於五加二產業創新遲遲未見具體方案,有科技能力背景的小農,面對台灣的氣候異常已成常態的情況下,只好自力救濟,投入資本建構適合自己生產條件的農業大數據庫。上圖呈現的農業資料庫蒐集與建立,與美國成熟的技術相比,一點都不遜色;同樣也是借由地面、空中立體化的蒐集雜糧作物的生產情況,以紅外線遙測方式建立底層「田間色塊模組」,再配合系統數據分析提供農民生產者每一塊區域的「精準生長期程」,提供農民最佳決策的訊息。

在美國,除了以天氣訊息廣泛蒐集為基礎的農業大數據庫分析,還有針對播種最佳時機、農場管理模組化等,將農業計畫、生產、管銷到會計系統與農業大數據庫資料的整合,都已經是十分成熟的應用。(http://agrisk.umd.edu/)

透過農業大數據庫建立分析而來的訊息,才是有價值的訊息,如果用軍事術語來說就是「重大戰略情報」。可惜的是,當前的農政單位手中握有的訊息,依舊停留在傳統操作模式下,以人工目視統計而來的不精準訊息;這樣的訊息只有量化數據的統計功能(而且可能還十分不準確),沒有辦法提供政策決策時的質化分析參考,更與農民生產者的距離,十分地遙遠與疏離。

傳統的農業生產統計,只具備了學術研究上的量化統計意義,不具備市場生產決策參考意義,也就和產銷訊息產生不了意義。農政官員在缺乏精準農業情報下,怎麼可能有辦法清楚掌握「農業生產現場/戰場」真實情況,去做出最佳決策判斷。因此,農業大數據庫的建立,不僅僅是為了個別農民生產者;一旦從下而上農業生產資料蒐集全面覆蓋後,農業大數據庫才得以建立,台灣農業要脫胎換骨,也才具備了「強健體魄」去面對市場、氣候的變化與挑戰。

回到農民身上,過去看天吃飯,依二十四節氣判斷播種、施肥、灌溉與收成,若能成功導入新科技提供更精準的生產訊息以供判斷,傳統農業面貌自然會起革命性的變化,傳統農業自可邁向精準農業、智慧農業。

這,不是新農業的面貌,甚麼才是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